<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里每年参加取解试的士子超过万人,笔架山陶瓷窑群每年生产数十万件陶瓷用来运销海外极其各地,被称为“瓷都”。无论是陶瓷还是高山茶叶、水果、矿产,还是各色土产都成为商贾追逐之物,可见潮州变化之大。
“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煞依。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韩愈《泷吏》)
南澳岛的杀戮结束了,鲜血洗练了这些效用,也让南澳岛血流成河。雷歌手下人的无情让这些效用触目惊心,但也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凶狠有时候在作战中占据很大优势。岛上的海寇无一例外,面对这些畲人战士,他们除了逃跑别无他途,这也让文山与苏桓的手下承受了巨大压力,导致多人受伤,还损失了几名兄弟。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貌就在这些历史记载之中,潮州这个曾经的瘴恶之地,蛮、僚、俚、蜒等少数民族占大多数的地方已经是汉人掌控之下,也成为了一个风物冠南方之地。
这是唐代名人对潮州的描述,而如今,潮州完全换了摸样。
得罪苏晓的事情许慎自然不会干,因此他极其恭敬,随行的队伍很庞大,不但出动了包括州衙的众多官吏,就连潮州城内有名望的缙绅也全部被他拉出来充数以示隆重。
许慎不是苏东坡,当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杭州署衙还是五代时期留下的,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破烂不堪。于是,苏东坡给朝廷打报告,执掌朝政的高太后青睐这位大文豪,一笔就批给他4万贯。这笔钱不是现在的4万贯可以比拟,占朝廷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大,苏轼用这笔钱修了官署、城楼、城墙和粮仓,后来还疏通西湖。
前任插秧后人收稻的事情,谁干?
“衍诚兄,这潮州的城墙如此破败,为何不进行修缮?”
“土俗熙熙,有广南闽峤之语;人文郁郁,由韩公赵德而来一…扫除青草黄茅之瘴霭,仿佛十洲三岛之仙瀛。(《舆地纪胜》)
实质上,“官不修衙”是其权限所决定的,不是你想修就能修的。朝廷对各级官衙有严格的规制,不允许资金利用超标;再者,你也没有权力动用财政资金擅自修衙。至于自行解决,那叫聚敛民财,会被有心人惦记,看你是不是从中贪墨,因此,地方官一般都是熬资历,修缮府衙与城墙的事情谁也不积极。
不但在邸报中看到过苏晓的消息,许慎其实很了解苏晓的晋升历程,这也是许慎心中的一丝希望。
不知道苏晓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苏晓的言行让人摇头,许慎立刻岔开话题,他举手示意:“雨声请入城,愚兄备薄酒以待。”
南澳岛完了,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与海寇没有牵连,后果就是...整个南澳岛的居民会被流放,那些参与劫杀海船的海寇会被砍头。
此时,天已经放亮,整个村庄透着残暴的气息。
一甲进士,这是许慎赖以生存的资本,朝中无人,不然也不会被扔到这样一个蛮夷杂居之地。
大庭广众之下,苏晓的话让许慎很尴尬。难道苏晓真的不懂“官不修衙”,这城墙也就如同府衙,在流官制度下,为官一任三年,也是匆匆过客,亦不必修衙,当然一般也不会修城墙。
“飓风鳄鱼,祸患不测。州南近界,涨海连天。毒雾瘴气,日夕发作。居蛮夷这地,与魑魅为群。”(韩愈《谢上表》)
可惜,于事无补,苏晓的人占据绝对优势,已经没有悬念,
鲜血染红了整个街区,喊杀声还在不断响起,附近显然居住着麻十六的很多心腹,拼上一把也是死,被官兵抓捕也是死,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海寇开始反击。
麻十六的浑家也不过是一个普通村妇,当效用把她带到街头,她立刻就瘫软在地。
“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杨万里《揭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