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这种名声绝不背(1 / 2)

枭宋 曾经淡然 1424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昔日岳父的相助之情,妻子曾经的结发之恩,女儿的血脉相连全没了...一个读书人读到如此境界,苏晓算是看透了,圣人教诲改变不了一个心中存在的小人心理,一辈子都无法改变。

形势不利,撑腰的人谁也不敢说话,颜洄终究是怕了,也明白了苏晓的立场,他慌乱的跪倒在地,连声讨饶。

宋宁宗嘉定令有;“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并听婚嫁”的规定。根据这条规定,徐子厚与顾家定亲可以,但必须让颜洄领回自己的女儿,否则苏晓有权强制执行。

没有感恩的心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无耻心,做人的道德让这个读书人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苏晓一阵烦恶。朱覃的要求其实不过分,他只是想让颜洄好好对待自己的外甥女,但这微小的要求都不可得,谁都不能阻挡颜洄的贪婪,哪怕是苏晓暗示颜洄他都不知悔改。

苏晓开堂了,刚刚发生的刺杀事件沸沸扬扬,让苏晓成为泉州人的话题。既然开堂审案,还是如此敏感的案子,岂不被众人热热闹闹的看一看。一大早,市舶提举司大堂之外人山人海,这是自由的大宋,百姓看官员审案是一大热闹,谁也挡不住。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养媳”,这个名称就起于宋代。周代制度,其中夫人之妹与侄女往往年尚幼即随同出嫁;秦汉以后,帝王每选贵戚之幼女进宫,成年后为帝王妃嫔,或赐予子弟为妻妾,皆为童养媳的一种表现。《宋史.后妃传》载,仁宗宠幸幼...女。于是有了“童养媳”的名称,元、明、清时,养媳从帝王家普及于社会,小地主或平民,往往花少许钱财买来,以节省聘礼。“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这种风气适于贫民家庭,成本低,因此盛行于这个时代与后世。

泉州学谕周孜川和苏晓关系不错,今年市舶司收入增加,苏晓已经答应周孜川给府学提供资金修缮府学学舍并赞助贫困生员。当然,作为宰执贾似道的眼前红人,泉州学谕周孜川没有得罪他的理由。

革去贡生资格——则意味着颜洄永远不可能再从科举上出身了。背着这样的名声,他甚至不能出仕。

道德的缺失借助了法律,颜洄这种聪明让苏晓心中大怒,他被气笑了:“朱覃,朱覃是你何人?”

若换做其他官员,这个案子恐怕不会开庭,直接驳回朱覃的诉状岂不省事,何苦得罪那些读书人。不过,虞括瞬间就明白了苏晓的意思,意见给的如此简单。

苏晓的话一出口,堂下那些给颜洄撑腰的穷书生立刻醒悟,苏晓这位强势的提举市舶可不是他们人多就能吓唬住的!一旦掌控整个泉州教育的学谕周孜川过来,这些穷学生被他记住名字,那是万劫不复的苗头......

尽管年龄还小,但看来朱覃很在意甥女的名声,同时这个徐家除了比较穷,看来也是不错的人家。苏晓对自己这个“青天大老爷”的表现很满意,他微笑以对:“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并听婚嫁,此是朝廷规定,朱员外甥女的监护权在你手,亲事是你做主,本官无权干涉。”

大棒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苏晓终归是不能够得罪整个大宋的读书人士,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些后路。大部分人很满意,颜洄摆脱了女儿这个将来要烧钱的拖油瓶,朱覃讨会一部分嫁妆还得到甥女的抚养权,他心满意足。唯一不满意的是徐子厚...朱覃的甥女如今可是一座金矿,凭什么从我这个穷人身边夺走儿媳,我儿子还指望那份丰厚的嫁妆呢。

颜洄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随口回答:“回大人,朱覃是学生曾经的岳丈。”

朱覃躬身施礼:“提举,甥女毕竟曾许给徐秀才家的儿子,徐家也对甥女不错,提举若......”

一个敢于对宗室下手的提举市舶,一个整顿军武不吝钱财的兵马都管,一个敢于剿匪还被刺杀的官员...如今,苏晓开始对读书人不客气......众人终于意识到,这是泉州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位提举市舶,绝对公正...唯一的缺点是太贪。

“曾经的岳丈...那么,临安的住所与海船是你曾经的岳丈相助不会有假吧?”

打官司就是要让你尽量的心服口服,当然,不心服口服也可以,按照法律来办,苏晓的眼前瞬间开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