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种植技术(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96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买下了这么多的种子,耗费了五百两银子租赁耕地,剩余的七百五十两秋收时节支付,可谓是毕其功于一役,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郑富贵其实是最辛苦的,种田的事情他会,是一把好手,很多时候他亲自指导佃户应该如何的种植,他对于郑勋睿做出的每亩田给佃户一石粮食的决定,感觉到不理解,家里投入了这么多的银子,还要给佃户那么多的粮食,会不会是赔本的买卖。

正月底,甘薯种子全部种下去,同时四百石的农家肥,全部都施下去了。

种子全部播种完毕之后,郑富贵和郑勋睿两人算了一次账。

郑富贵回到家里,已经是正月十八了,出门了两个月的时间,他收获巨大,但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玉蜀黍和甘薯的确存在,可就是在福建,种植的人也不是很多,据说这东西太娇贵了,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颗粒无收的。

四月底的时候,郑勋睿再次到田里,仔细看了一遍,这个时候,玉蜀黍已经结出了玉木棒子,玉米棒子眼看着长大,郑勋睿告诉郑富贵,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个棒子,粮食全部都在棒子里面,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郑勋睿是不想算账,他怕算出来之后,吓坏了郑富贵,按照最为保守的估计,一千亩耕地的收成,可以达到四千三百石以上,去掉一千石,尚有三千三百石,每石粮食按照三两银子折算,总收入接近万两白银了。

尽管读书不行,可是对于郑氏留下来的家训,郑富贵还是记得,闲暇之余,他专门去拜祭了祖先,恳请祖先保佑郑家,保佑郑勋睿,在他看来,郑勋睿已经是郑家最大的希望,也许光宗耀祖这个重任,将在郑勋睿的身上出现。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何况这只是开始。

从这个时候开始,郑富贵告诉所有佃户,必须要保护好那些棒子,绝不能损坏了,否则要收到严惩的,甚至是扣除粮食。

按照郑勋睿提出来的要求,玉蜀黍和甘薯的生长过程之中,还有一次施肥,那是在三月初,接着就是田间地头的管理,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气力了。

一共一千亩的耕地,其中三十亩种植甘薯,其余的全部种植玉蜀黍。

正月十九,所有农户都还沉浸在春节气氛之中的时候,郑家的所有人,以及所有的佃户都动作了,郑勋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就是耕地,深翻耕地达到二十公分,需要耕田三次,其次就是大量的搜集农家肥,每亩耕地需要四百石农家肥,可以多,绝不能够少。

穿越之前,他曾经在乡镇工作,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种植玉米和番薯,因为亲自操作过,对所有种植技术是熟记于心的,这个时候运作出来,得心应手。

郑富贵对于种植的核心技术是绝对保密的,他曾经和郑勋睿两人通宵的忙碌,不要任何人插手,包括郑凯华。

趁着天气晴好的时候,郑勋睿将所有玉蜀黍的种子,全部摊开在阳光之下暴晒,这令郑富贵大为吃惊,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了。

育苗是不成立的,过于的耗费劳力了,没有薄膜,目前还做不到,郑勋睿只能够采用直接栽培的方式了。

郑富贵咬牙买了四十石种子,其中玉蜀黍二十五石,可以播种一千亩土地,甘薯种子十五石,可以播种三十亩土地,他本来想着多买一些甘薯种子,但还是放弃了,一来运输方面不是太方便,二来也是因为开销太大了。

二月初,玉蜀黍种子全部种下去,四百石的农家肥也跟着施下去了。

看着郑勋睿如此的忙碌,郑富贵是非常心疼的,毕竟才十五岁的年纪,若是在官宦之家,郑勋睿的任务就是读书,可是如今的郑勋睿,累死累活的,真的是做牛做马了。

平摊到每亩地上面,接近四两银子了,况且其中还有自家的五百亩耕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