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新鲜的玉蜀黍(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12 字 8个月前

所有的佃户都上阵,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接近一千亩的玉蜀黍,全部都收割完毕了。

玉蜀黍生长的过程之中,总是有一些棒子掉落,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有风吹的影响,也有自身的脱落等等,郑勋睿认为这样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所以忘记告诉郑福贵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小疏忽,让郑福贵好长时间没有能够好好睡觉。

甘薯的丰收是肯定的,尽管大明多地遭受了灾害,可江宁县还不错,算得上是风调雨顺,这是郑勋睿的运气,也是机会,肯定是要抓住的。

送来的玉蜀黍棒子,很快接近一万个左右了,郑勋睿回家之后,立马做出了安排,每个佃户的家里送去五个玉蜀黍的棒子,告诉他们可以将这些玉蜀黍的棒子直接用水煮了吃,或者是用火烤熟了吃。

老实的佃户,将秸秆挖起来,整理的干干净净,放到一起,郑勋睿看见这一幕,哭笑不得,告诉众人,沿着根部砍下就可以了,秸秆的根自然会烂掉,来年一样可以种田。

东西都是现成的,郑福贵亲自操作,选定了一处长势最好的田地。

尽管不知道应该如何的制种,但是经历了狂喜的郑福贵,完全相信儿子了,不管郑勋睿说什么,他都是完全照办,按照他的算法,这一次种植的接近一千亩的玉蜀黍,产量四千多石,出去给佃户每亩一石玉蜀黍,剩下有三千石,算起来可以买到九千两银子了,自己奔波这么多年,也没有赚到这么多的银子,可郑勋睿却不是这么算的,他说远远不止买这些银子,至于说究竟能够卖多少,郑勋睿没有说出具体的数目。

佃户也试着煮了玉蜀黍吃,玉蜀黍的味道令他们回味,带着甜味,而且能够吃饱,这样的好东西还真的是没有见过,有些佃户舍不得全部都吃掉了,准备留着,却得到了东家的通知,必须要在短时间之内全部都吃掉,时间太长就浪费了。

四面八方很多的农户都来了,看着郑家和佃户收获玉蜀黍,他们的眼睛里面,露出来的是羡慕的神情,大部分人都在想了,来年一定要钟玉蜀黍。

最高兴的还是郑福贵,他是非常仔细的,每个玉蜀黍的棒子,煮熟之后,他都称过,接着将外面包裹的叶子和里面的芯再次称一边,计算每个玉蜀黍的产量是多少,这样计算下来的结果让他异常的吃惊,他时常到田间地头,很清楚每亩地里有多少根玉蜀黍,这样算下来,每亩玉蜀黍的产量至少在四石以上,这个收成震惊了郑福贵。

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早就想到真正的安排了,他要开始经营玉蜀黍和甘薯的种子,种田是难以真正发财的,可是经营种子就不一样了,何况这是自家独立的技术,任何人都不可能争夺的,至少在五年时间之内,可以做到独家经营。

新鲜的玉蜀黍棒子,一些农户也品尝到了,如此好的味道,令他们开始羡慕郑家了。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就是算出来每亩玉蜀黍产量的时候。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种子的利润太大了,比起贩卖粮食,可以说高出了上百倍,当然,郑勋睿会想方设法的制造出来一些神话,让众人相信,只有从郑家买了种子,才能够保证丰收,否则就是亏本。

一些士绅富户开始到郑家串门,想着讨要一些新鲜的玉蜀黍。

当然这是今后的事情了,未雨绸缪有必要。

郑福贵自己都被震惊了,以为测算出来的结果是假的,他扭头又开始测算第二块地里的玉蜀黍,这一次他更加的仔细,周遭一些士绅富户,也跟着凑过来看,半个时辰过去,在所有人的监督之下,产量再次出来,还是四石,还多出了一点。

郑福贵的名声很快出去,因为玉蜀黍,就连江宁县都知晓了,很多的商贾开始联系郑福贵,要求收购玉蜀黍,给出的价钱是不错的,二两五钱银子一石,在征求了郑勋睿的意见之后,郑福贵陆续的开始出售,但出售之前,将那些最好的玉蜀黍留下来了,按照郑勋睿的吩咐,至少要留下五百石的上好玉蜀黍。

家里早就准备好了仓库,大量的玉蜀黍棒子,收获之后,就要被放进仓库去。

可是玉蜀黍的产量达到了四石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啊,也就是说,一亩玉蜀黍,相当于两亩的水稻,这样的产量是惊人的,在这个缺乏粮食的时代,粮食的产量就是农户的命根子,也是很多士绅富户的命根子。

半个时辰之后,测算的结果出来了,玉蜀黍的亩产达到了四石五斛。

看到送来的玉木棒子,还有郑福贵愁苦的面容,郑勋睿这才明白了,原来父亲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非常的担心。

一时间,谷里镇很多人都知道了玉蜀黍,都知道了这个是好东西,很好吃,而且能够吃饱肚子,众人就是不知道产量是多少,是不是适合自家种植。

如此速度就快了很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