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堪比少年甘罗(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92 字 8个月前

大明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进士是杨廷和,十九岁的时候进士及第,其次就是张居正,二十三的时候考中进士,两人都是声名显赫的,杨廷和曾经是内阁辅臣,张居正更是内阁首辅,可惜两人结局都不是很好,杨廷和生前就被贬斥为平民了,张居正则是死后遭遇到清算,整个的家族都跟着遭殃。

刘宗周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开始从头仔细看这篇文章了,他忘记了文章的作者是只有十五岁的郑勋睿了,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完全消化这篇文章,有些东西他是可以吸取的,充实到自己的文章之中去。

府试发榜的时间为十日,同样是在应天府衙门外面的榜棚发布。

朝中的争论沸沸扬扬,没有停息下来,内阁大臣如同走马灯一般的调整,皇上雷霆手段清除了阉党,得到了文武大臣的支持,不过近来因为辽东的诸多事宜心烦,特别是毛文龙被斩杀了,辽东的局势很不稳定。

已经过了酉时,慢慢开始有考生交卷了。

郑勋睿落笔的时间太早了。

确立府试案首,主要是府尹刘宗周的意见,不过也要知会府丞、儒学教授、训导等人,这是尊敬,府丞是府尹的副手,儒学教授和训导是在府学教书的。

郑勋睿前脚离开,刘宗周就拿起了文章,粗略的看起来了。

儒学博大精深,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学透了,刘宗周潜心研究,总结提炼出来慎独的观点,也需要不断的完善。

训导的比对虽然是开玩笑,但却引起了刘宗周等人的深思,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有着如此不凡的学识,堪比历史上的少年丞相甘罗了,这样一个杰出的少年,乡试高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就是参加会试和殿试了,按照时间计算,郑勋睿参加会试的时候,也不过十七岁的年纪,若是能够经过会试,参加殿试,甚至是金榜题名,那将是轰动整个大明的。

可是今日就不一样了,郑勋睿的文章彻底震撼了他。

也许郑勋睿将超越杨廷和,成为大明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进士。

刘宗周看似是在注意每一个交卷的考试,其实内心想到的还是郑勋睿写出来的文章,他想到其中一些新颖的内容,包括对慎独准确的总结和把握,包括提出来的例证等等,仔细想想都是很合适的,从远古的视野、到明初的风气,一直到如今的氛围等等,娓娓道来,就好比是一个大儒给诸多的学生授课,引经据典,让众人心服口服。

十天的时间,录取一百五十人,工作量非常之大,但是和乡试比较起来,还是要轻松很多的,加之众人早就有了经验,绝大部分的文章看了开头就知道下面的情况,若是开头乱七八糟、文不对题的,很快就被抛开到一边去了,除非是特别精彩的文章,才可能让阅卷之人全部看完。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刘宗周自然是同意的,不管怎么说,应天府府学比江宁县县学的条件好很多的,再说郑勋睿家在江宁县,距离府学的距离不是很远,早出晚归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时辰过去了,刘宗周终于抬起头来。

不愿意的人肯定是有的,譬如说江宁县知县王铎,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可况刘宗周比他高了好多级了。

参加府试的童生,能够取得增生和附生的资格,就是万幸了。

郑勋睿的文章,在所有阅卷之人手里都传过了,其中的一些句子,不少人都能够背诵下来了,期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郑勋睿县试的文章,以及在秦淮河所作的诗词,也被拿过来了,一名训导甚至分析比对了两篇文章和诗词,形容一篇文章是少年激情四射的呐喊,一篇文章是少年老成的教谕,至于那篇诗词,则是情意绵绵的飞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