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初次交锋(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03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酒很快上来,这是绍兴女儿红,是上等的好酒。

“清扬兄,朝廷如今尽数清理阉党,皇上目光如炬,痛下决心一举清除了阉党之祸患,让天下读书人都舒心,在下是痛恨阉党的,也曾经和阉党生死斗争,为此专门组织了应社和复社,就是想着团结天下之有志之士,为朝廷鼓与呼,在下和清扬兄接触虽说不多,可惺惺相惜,在下也仔细品味了清扬兄江宁县县试之文章,至今仍然激动不已,想不到清扬兄有着如此之远见卓识,若是清扬兄愿意,在下期盼和你一起来壮大复社,以文会友,议论朝政。”

这样一个睿智的年轻人,按说是郑勋睿应该要团结的对象,至少今后发展的过程之中,能够得到很大的帮助,可今日真正接触了,郑勋睿对张溥的印象很不好,他总是感觉到张溥的身上,存在着不服人的傲气,存在对一切都傲视的态度,存在着俯视众生的霸气,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服从他人的,永远都是想着做领袖的。

伙计给众人都倒上酒之后,站到了身后。

层次不同,认知肯定就是不一样的,也许这种表露文采的方式,为读书人所追捧和接受,但寻常百姓肯定是不习惯的,包括郑勋睿这个伪读书人,同样看不惯。

郑勋睿眼神闪动了一下,这么快,看样子这个张溥是个记仇的人,先前的对话,一定还记在心里,要说这喝酒,外来之人肯定是吃亏的,大家都是读书人,要面子,不可能在喝酒的事情上面闹僵,在座的其他人都是苏州人,只有自己是江宁县的人,这一人一杯还无所谓,酒杯不大,不到一两酒,但若是反反复复的敬酒,谁也承受不住。

第一杯酒喝完,杨廷枢亲自拿起酒壶,给每个人都添满了女儿红。

一丝火星隐隐出现了,杨彝和顾梦麟两人的脸色微微变化,荥阳郑氏他们当然知道,真正的名门望族,想不到郑勋睿是荥阳郑氏的传人,难怪能够展现出来如此的气度和学识。

杨廷枢刚刚坐下,张溥就开口说话了。

张溥的第一杯酒喝下去,接下来就是其余的人敬酒了,不过这里面的吴昌业,和郑勋睿的情况差不多,同样不是苏州人,同样是到苏州来游历。

“清扬兄,你是在讥笑在下吗。”

接下来张溥的话语,证实了郑勋睿的猜想。

早有准备的郑勋睿,内心是冷笑的,开什么玩笑,我郑勋睿穿越之后,是要做大事情的,怎么可能栖身一个小小的复社之中,俗话说得好,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不管是复社、应社乃至于东林党,不也随着大明的轰然倒下,灰飞烟灭了,当初的慷慨激昂到什么地方去了,当初热血沸腾想着挽救天下的雄心到什么地方去了。

禀生身份的张溥,能够做出如此之多的事情,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表明张溥的确有着不凡的组织能力和学识。

应该说今日一起吃饭的人,张溥的名气是最大的,一方面是因为七录七焚的故事,表明了张溥的学识是很深厚的,另外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张溥关心时政,曾经在天启四年和张采创办了应社,结交诸多的读书人,同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与东林党遥相呼应,应社的成员颠峰时期达到了三千人,崇祯元年,张溥又单独创办了复社,一年多时间以来,张溥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做了尖锐的斗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驱逐了阉党的骨干顾秉谦,因为在驱逐阉党方面,与朝廷的志向相投,这让复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让复社逐渐有些变味,开始干预朝政了。

太白酒楼的饭菜,在苏州府城同样是数一数二的,只不过价格方面不简单,酒楼一共四层,第一层大堂,消费便宜一些,可谓是面向大众,从第二层到第四层,全部都是雅间,其中有单独的雅间,也有形同套间的雅间,这让郑勋睿很是感慨,看来吃的文化,还真的是博大精深,任何时候都是兴旺发达的。

早间的闲逛,郑勋睿没有太多的兴致,因为彼此之间存在一些隔阂,他的话语不是很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杨廷枢和众人表述离别之后的事宜,不过读书人之间说话的那种酸味,让他实在有些受不了,既然大家都是好朋友,那就直来直去,没有必要摆弄文采,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读书人一样的,难怪外面会传开酸秀才的绰号。

就在张溥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伙计离开之后,杨廷枢首先端起酒杯,提议所有人干了第一杯酒。

张溥的霸气终于表露出来,这个时候,郑勋睿也不会客气了。

雅间里面更加的安静,张溥略微品味了这句话,脸色瞬间通红,恨恨的看了一眼郑勋睿,转身离开了雅间。

郑勋睿端起了酒杯。

周遭瞬间安静下来。

“清扬兄,是否对复社有所不了解,何须拿出家训来搪塞,至于说人轻言微,清扬兄乃是应天府小三元,如此的学识,都是人轻言微了,在下是无地自容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