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斗,我没有和清扬直接接触,但是他在苏州的表现,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听你说了之后,印象更深了,我早就说过你,不要加入到什么应社之中,你看看清扬,年纪比你小,可对结社结党有如此深刻之认识,很不简单,还好清扬影响到你了,让你有了退出应社的想法,我是支持你的,皇上对朋党是深恶痛绝的,内阁大臣如同走马灯一样调整,几乎都是牵涉到阉党了,你日后也是要进入到朝廷之中的,若是牵涉到了阉党,自身吃亏是小事情,有可能牵连到家人的。”
“第二件事情,既然你们家乡遭遇到了如此之大的灾荒,那想必就不是你一家是如此之情况了,肯定整个的村镇都陷入到其中,当然,除开那些士绅富户。”
“第三件事情,说说你们村子有多少户,遭遇灾荒的有多少,被迫离开家乡的有多少,越详细越好。”
“回禀少爷,小的家乡叫做洪家堡,一共有一百一十七户,其中一百一十五户都姓洪,全部都是习武的家庭,三年灾害下来,原来储存的粮食都吃完了,家家户户都无法承受了,很多人都出门去想办法了,其实出门也不行,没有路引,官府就要追查,弄得不好性命都丢失了,小的家人若不是得到少爷的帮助,也不知道是什么结局。”
杨廷枢回家之后,第一时间去给爷爷禀报游历的收获。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回家之后,洪欣瑜拜见了郑富贵、马氏和孙氏等人,认识了郑凯华,也很快弄清楚了郑家的基本情况,他万万想不到,郑勋睿居然是应天府的小三元,这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如此多的人户,想要官府开出来路引,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徐州距离江宁县千里之遥,路上至少需要二十日以上的时间,你给每家带去十两白银,这样能够应付路上的所有开销,到了江宁县之后,每家再行领取十两白银,用于搭建房屋,维持生活,至于说日后怎么安排,下一步再说。”
杨廷枢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这些都是朝廷之中的事情,告诉郑勋睿有什么必要。
郑勋睿微微点头。
老婆婆的神情,和遇见郑勋睿等人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拿着黄金白银,她没有仅仅顾全自家,而是购买了五十石粮食,回到洪家堡,将大部分的粮食都分到各家各户去了,如此情况之下,绝大部分的人都纷纷回家了。
杨成听的非常仔细,特别是牵涉到郑勋睿的事情,哪怕是细节都要询问。
洪欣瑜瞪大了眼睛,看着郑勋睿,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一百一十七户全部都搬迁到江宁县来,那可不是小事情,郑勋睿可没有义务帮助洪家堡的人。
洪欣瑜点点头。
杨廷枢不敢再说什么,连忙退出了房间。
看见骑着阿拉伯马回到家的洪欣瑜,老婆婆的脸色不好看,不过洪欣瑜说出了回来的理由之后,老婆婆陷入到沉思之中,仅仅半天的时间,老婆婆就要求洪欣瑜,请来洪家堡几位有声望的老人。
“是的。”
“少爷,杨贺叫我给少爷传话,他想到少爷身边,不想留在京营了。”
“这事不用争议了,前些日子,你到我的身边很匆忙,一时间有些事情没有想那么细,如今想起来了,有几件事情,我想问问你,你要如是回答。”
“是的。”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就在杨廷枢站起身来,准备离开的时候,杨成再次开口了。
“这是我考虑不周,当时没有想到,这样吧,你明日回去,告知老人家,让洪家堡一百一十七户全部都搬迁到江宁县谷里镇,就在我家租种土地,这灾害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长的时间,若是明年还是遭遇灾害,岂不是都没有活路了,江宁县的气候好一些,在这里来种地,总是能够想到办法的,虽说此举让洪家堡的人都离开了家园,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三天四夜的时间,洪欣瑜几乎没有歇息,赶回了洪家堡。
“淮斗,有三件事情,你可以私下里告诉清扬,第一件事情,原兵部右侍郎杨镐,因为萨尔浒大败,被关押在大牢之中,九月底被朝廷诛杀,第二件事情,右都督毛文龙被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袁崇焕以通敌罪被斩杀,第三件事情,兵部尚书孙承宗复出,依旧是镇守辽东。”
回来的路上,杨贺一直和郑锦宏在一起,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