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道不同(2)(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22 字 8个月前

张溥首先举起了酒杯,对众人都表示了祝福,乡试之前能够听到祝福的话语,众人都是高兴的,大家笑着将这杯酒喝下去了。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等读书人,路见不平就是要呼吁,如今之复社,就是要荡涤一切的龌龊,淮斗兄学识渊博,若是能够将个人之利益置之度外,那就是最好了。”

尽管说众人都知道郑勋睿的才学是所有人之中最为突出的,可惜这些读书人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才学了,还有更多其他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是目前的郑勋睿所不具备的。

这杯酒不好喝。

酒菜很快上来,已经过了盛夏季节,气候渐渐变得凉爽和舒适,夜间还稍微有些凉意,这样的季节是最为舒服的,不过这样的季节若是在北方,譬如说京城,那就能够感觉到寒意了,毕竟南北两边的气候差距是很大的。

“清扬兄为什么这样说啊,大家一起聚会,都是意气相投啊。”

酒宴比预期时间结束早很多,之后众人在未出现争论,张溥和杨彝等人也不提杨廷枢退出应社的事情了,不过两人对杨廷枢的态度骤然冷淡下来了,几乎到了视而不见的地步。

“呵呵,某刚刚说到了霸王宴,这霸王宴是什么意思啊,那就是我想着让你说话,你就开口说话,否则你就是不懂规矩,我认为正确的事情,那就是正确的事情,你若是反对,那你就是黑白不分,甚至是十恶不赦,这世上之事情,若都陷入到此等的霸王规矩之中,那读书人也就不需要辨别是非了,跟着走就是了。”

“淮斗兄,我敬你一杯,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宋朝的王安石老先生这句话经典啊,你曾经也是热血沸腾,身为应社之骨干,为了天下鼓与呼,不知道为何要退出应社,这让我很不理解,险些和你绝交,今日我再次奉劝你,还是多多考虑家国天下,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那些缠缠绵绵的事情。”

酒宴结束之后,到秦淮河去的事情也泡汤了。

杨彝端起了手中的酒杯,对着杨廷枢示意,他的脸已经是红彤彤的。

顾梦麟和陈子龙没有说话,看着这一切。

郑勋睿突然开口,令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杨廷枢的眼神里面有着担忧,他显然不愿意郑勋睿趟入浑水之中,可是缺乏了郑勋睿的帮助,他是无法应对的,故而这个时候,他的表情是非常复杂的。

杨彝早就想着开口说话的,不过郑勋睿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他被噎住了,的确如此,个人的选择是自由的,就好比说杨廷枢自愿退出应社,不应该遭受谴责,那是人家自己的选择,若是端着衣服圣人的架子批评,那就真的有些霸王的滋味了。

郑勋睿主动举杯给每一个人敬下一杯酒之后,就没有再次主动举杯了,这让他少喝不少的酒,其实在喝酒的过程之中,他已经看出来了,酒宴之上的中心是张溥和杨彝两人,特别是张溥,带有指点江山的味道,气势不一般,举手投足都有老大的味道了。

这一幕被郑勋睿捕捉到了,由此他明白了,顾梦麟和陈子龙两人,尚未加入到复社之中,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不会加入到复社之中去了。

一行人进入酒楼的时候,张溥为首,杨彝、吴伟业、吴昌时等人跟在张溥的身后,郑勋睿和杨廷枢是走在一起的,稍微落后一些,顾梦麟靠他们很近,唯有陈子龙一人,好像是单独的一个人,尽管大家之间的距离都隔得不远,但是之间的界限好像明确了。

。。。

“清扬兄和天如兄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今日大家聚会,就是饮酒,其他事情不谈,不谈,来,我敬大家一杯。。。”

至于说复社和东林党之间的联合,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杨彝已经是复社的重要成员,此人是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的学生,当初跟着他游历,就是想着让他对东林书院产生好感的,既然进入了复社,那就证明了复社于东林党之间的联合。

“淮斗兄,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勇敢面对,这世上的事情本就是如此,有舍才有得,若是想着任何时候都其乐融融,那就什么事情都不要想着做,你既然退出了复社,就不要在乎张溥和杨彝的态度。”

读书人在一起喝酒,时间很长,而且喝酒也没有多少的节制,这大概是众人都是性情中人,骨子里面是不服输的,再说雅间里的读书人,个个都是有着一定影响的人物,至少在众多生员看来,都是学识不一般的人物了。

“这个,清扬兄言过了,我等和淮斗兄说到的是之前的事情,想着劝他迷途知返,清扬兄志存高远,对于我等之间的交谈,看着就是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