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恩荣宴(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18 字 8个月前

郑勋睿一头雾水,不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问道了这件事情,这是自己的私事,按说皇上是没有必要关心的。

皇上身后的文震孟,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郑勋睿,听见郑勋睿这样的回答,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

午时二刻,礼部官员带着诸多的进士,前往孔庙行释菜礼。

“郑爱卿,我大明三元及第之读书人,以前只有商辂和黄观两人,如今你是第三人,不过依照你的年纪,十七岁就能够三元及第,乃是大明第一人了。”

恩荣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皇上看看诸多进士的相貌、言行和举止等等,有可能简单询问一些问题,以此来判断新科进士的能力和学识。

恩荣宴巳时开始,午时结束,一个时辰的时间。

两个时辰的时间,诸多的进士可以简单的交流一下,以前一直都是没有时间的,如今总算是放松下来了,尽管后面还有恩荣宴,还有释菜礼,还有立碑题名,但是和传胪大典比较起来,都不算是多大的事情了,众人真正关注的,还是后面的礼部授官。

看着满桌子的珍稀菜肴,郑勋睿有些遗憾,换做平时,他早就不会客气了,至少每样菜都是要品尝一下的,可现在不行,读书人都是斯文的,如此重要的场合,绝不能够失态,何况他是殿试状元。

接过朝服和冠带,皇上要他平身,这个时候郑勋睿可没有客气,麻利的起身了。

皇上将在礼部赐宴,招待新科进士,此宴称之为恩荣宴。

郑勋睿拿着谢恩表,正要开始念的时候,皇上开口了。

巳时,皇上抵达礼部,身边陪着的也就是内阁大臣,不过让郑勋睿奇怪的是,文震孟居然陪在皇上的身边,脸上还带着笑容。

看着自己的名字被第一个镌刻上去的时候,郑勋睿内心忽然有了一种隐隐的冲动,他要将这种尊重学问的风气延续下去,不管是多少年之后,也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才会真正的有希望的,这道理谁都清楚,但愿意真正这样做的人不一定很多,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学问被挂在了口头上面,得不到太多的尊重。

孔庙在安定门内的国子监所在地,诸多的进士从正阳门出来,从崇文门进入,顺着大街朝着孔庙的地方走去,这一段路有些远,需要走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午时,恩荣宴结束。

皇上离开之后,宴会就显得稍微随便一些了,不过没有谁放开喝酒,也没有谁大口吃菜,恩荣宴不过是一个礼仪。

酒楼的掌柜,知道郑勋睿等人很快就要搬离酒楼了,一旦恩荣宴之后,吏部授官,郑勋睿和杨廷枢就不可能继续住在酒楼,所以在传胪大典结束,郑勋睿和杨廷枢回到酒楼之后,掌柜规规矩矩的准备了酒宴,而且是亲自执壶倒酒。

郑勋睿、陈于泰和杨廷枢三人是不需要操心的,工部立碑题名之后,三人很快就会被授予官职,郑勋睿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的官阶,陈于泰和杨廷枢两人是翰林编修,七品的官阶,至于说其余的进士,那就不好说了,二甲进士很有可能全部被授予翰林庶吉士的官职,虽说是不入流的官职,但成为翰林院的庶吉士,也就意味着一脚踏进了金光大道,将来进入内阁也是很有可能的,至于说三甲的进士,最好的安排是成为翰林院的庶吉士,其次是能够进入六部和都察院,成为八品的官员,最差也就是排到地方上,但很有可能直接出任七品的知县。

恩荣宴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无非是宴席开始之前,状元代表诸多的进士,向皇上上表谢恩,这个仪式还要看皇上的心思,若是皇上不愿意听那么多肉麻的吹捧话语,很有可能直接收下了谢恩表,赐给状元朝服和冠带,在诸多进士跪拜之后,直接宣布宴会开始的。

皇上这句话说出来,郑勋睿又必须得跪下,尽管他不情愿。

恩荣宴开始,皇上果然没有呆多长的时间,一刻钟之后就离开了,大概是朝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赐予状元郑勋睿朝服、冠带。”

碑是立在孔庙里面的,不管是哪朝哪代,就算是朝代更迭,但不会有哪个朝廷毁掉孔庙里面的碑林,这些碑林悉数是历朝历代进士的名。

“皇上赞誉,臣不敢当,清扬少年俊杰,臣之孙女定当珍惜。”

谢恩表主要是陈于泰和杨廷枢来完成,早在酒楼的时候,郑勋睿就拜托杨廷枢了,这样的吹捧文章,他不爱写,念出来都有些勉强。

这拜见皇上的礼仪的确太多了,皇上来了之后需要行礼,皇上赐宴的时候需要行礼,难怪有人说古代的官员做的最好的就是磕头,当然大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遵循天地君亲师的规矩,只有拜祭天地、拜见皇上、父母和恩师的时候,才会行跪拜礼,其余时候,官员就是见到了内阁首辅,也不需要行跪拜礼的。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郑勋睿隐隐感觉到有些饿,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会说,恩荣宴的那一天,恐怕是要饿肚子的。

赐给了朝服和冠带,表明郑勋睿就是朝中的大臣,皇上开口说话也不一样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