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力排众议(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72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尽管说郑勋睿问的非常清楚了,而且理解也是非常清楚了,可是郑锦宏、杨贺、洪欣涛等人的认识,还是不一样,他们认为王小二的堂哥回来过春节,肯定是因为延安府各地的情况出现了好转,更多的流寇愿意回到家乡,甚至包括闯王高迎祥麾下的亲兵,甚至高迎祥本人都是愿意回到家乡安塞县去的。

开始这些原因,郑勋睿是无法解释的,也是不能够明白说出来的。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过于的超前了,就被人家视为妖怪了。

王小二被送回去之后,争论随即展开。

郑勋睿的解释,已经是非常清楚了,其中有一些超前的判断,那就是流寇在山西遭遇沉重的打击,这个情况他是不可能知道的。

郑勋睿当然不会如此的幼稚,他是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历史还是有着自身的认识,首先说流寇的首领,包括最为出名的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流民,造反的时候,身份不是农民,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而是想着过上更好的生活,其次是流民造反之后,愿意真正的平静生活的人是不多的,环境是能够改变人的,流民一旦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特别是受到重用之后,权力欲望会提升,通过厮杀获取到钱财的意识会深入骨髓,这些人之前从未体味过这样的生活,深入其中之后,难以自拔,这就和抽**一样,是有瘾的,难以戒掉的,最后就是这些流寇的首领,一旦沾惹上权力之后,舍不得放弃,可是投降朝廷,他们得到的权力有限,而且是遭受各方的压榨个白眼,这是他们不能够承受的,远远比不上他们之前一呼百应的态势,他们难以忍受,再次造反也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不可能什么都不解释。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的意思,诸位都是明白的,换位思考,高迎祥、罗汝才和张献忠等人,特别是高迎祥,崇祯元年就开始造反了,我不管他造反的原因是什么,可是被推举为流寇的总头目,权力欲望是难以磨灭的,这就好比说让你感受到了富足的生活,也许在家境败落的时候,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节俭,可是要求你一辈子都过节俭的生活,恐怕没有谁能够承受,这是人的本性,高迎祥等人也是一样。”

郑勋睿首先看向了杨廷枢,来到延安府有五个月的时间了,对延安府以及延绥各地的情况,基本都是了解的,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王小二不是等闲之辈,预计到其中存在问题,所以到官府告发,不过王小二内心是存在畏惧的,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身份,受到官府的怀疑,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感觉到对不起堂哥,不过王小二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野心,想着过安稳的生活,家里的情况很是不错,王小二不愿意这种局面被破坏,所以到官府告发。”

预料到有一场大战的郑勋睿,也不是特别的着急,这一次他没有强行的发布命令,而是出人预料的请来了延安府知府杨廷枢。

郑锦宏首先介绍了王小二反应出来的情况。

延安各地的情况开始好转,高迎祥等人不可能不知道,加之洪承畴和曹文诏等人在山西的拼命追杀,让流寇难以承受,他们会选择转移阵地,能够选择的地方不是很多。

“这么多的情报汇聚到一起,诸位可以想想,难道是王小二的堂哥一个人回来吗,要真的是一个人回来,何必告知王小二,回来就可以了,从四月份开始,一直到如今,回到延安府各地的人超过了三十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脱离了流寇队伍,回到家乡的,只不过官府没有追究,让他们能够彻底安心。”

“我认为,王小二反应的情况,应该是引发重视的,不管是不是王小二堂哥一个人回到家里看看,还是高迎祥可能率领流寇大军回到陕西,应对都是必须的。。。”

杨廷枢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等最好的机会,自然是让给闯王高迎祥,其余的各路流寇,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发展。

郑勋睿解释到这里,大家基本明白了道理,可还有一点不清楚,那就是流寇在山西很是不错,为什么会选择再次进入到陕西。

腊月十八,杨廷枢来到了延绥镇。

杨廷枢从未经历过这么大的事情,对于郑勋睿斩杀不沾泥张存孟、神一魁以及紫金梁王自用等事情,也只是听说,所以在开口说话之前,经过了好一会的思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