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中拉拢(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21 字 8个月前

“我认为很简单啊,既然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那就纯粹的进行学术上面的交流,我可没有忘记读书,正好有些难以解惑的问题,询问温大人。”

“三太爷说的是,我还有预计,若是恩师坚持辞官,那么内阁次辅很有可能就是太爷了,皇上定会如此安排的。”

文震亨上任之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熟悉了延安府的情况,他已经是四十九岁的年纪,若不是有这次的机会,也许就在中书舍人的位置上面致仕了,能够出任延安府知府,也是出乎他预料的,但是凭着感觉,他知道此事肯定与郑勋睿有关系。

尽管说两人都是四品的官阶,可是意义不一样,郑勋睿是以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兼任延绥巡抚,这就是代表朝廷管辖延安府、庆阳府和榆林边镇了,身为延安府知府的文震亨,是标准的下级,必须要服从巡抚衙门的安排。

“清扬,你准备如何对待。”

文震孟尽管是内阁辅臣,但不可能提出如此的奏折,毕竟是需要避嫌的,唯一能够提出推荐的,就是内阁次辅徐光启了,徐光启是郑勋睿的恩师。

文震亨这个时候是真的感觉到震惊了,他觉得自己后面准备说的很多话,都是多余的,其实郑勋睿明白这一切。

“好啊,那我倒要留下来几日的时间了,看看曼珊的手艺如何,若是不行,我可要埋怨的。”

“你为什么这么说。”

“清扬,你怎么能够想到这样的事情,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来啊。”

“清扬,你的能力不一般啊,在京城的时候,我听说你接连剿灭流寇,还有些不相信,认为你身边一定有高人指点,后来听大哥说了,的确是你独自指挥作战的,那个时候就觉得吃惊,刚才听到你的这番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其实大哥和我都有这等的分析,不过我们经历的事情不一样了,年岁更是不一样,在朝中很多年,才悟出这些道理,你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如此多的事情,真的是不简单啊。”

文震亨盯着郑勋睿,看了好一会的时间,本以为郑勋睿来到了陕西,基本不会关心朝廷里面的事情了,再说延绥各地的情况,如此的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心神,不可能顾及到其他的事情,可是郑勋睿居然开口就说出了关键。

文震亨的脸色有些发白,接过了信函,仔细看起来。

“我想皇上不会愿意看见内阁铁板一块的局面,崇祯四年的时候,周大人和温大人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为什么皇上一直都容忍,让这样的情形延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恩师早就身体不适,不能够上朝了,皇上一直都不愿意恩师致仕,有倚重恩师的意思,但也是看重恩师忠心耿耿,不参与到党争之中的缘故。”

“这没有什么问题,我还年轻,早就做好准备了,对了,三太爷待会尝尝曼珊的手艺,听说三太爷来了,曼珊下厨做菜,专门款待三太爷。”

“嗯,那你的意见是什么。”

“清扬,我出任延安府知府,得益于你的推荐,事情我都知晓了,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治理好延安府,不会给你添乱的。”

“太爷绝对不能够投靠温大人,若是真的投靠了温大人,那就马上会遭受到排挤。”

“三太爷夸奖了,其实我也就是按照常理进行的推测,朝廷之中出现那么多的事情,任何人都是需要分析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距离京城遥远,反而能够冷静的分析了,若是身处其中,到不一定能够做出这些判断的。”

来到延安府之前,文震亨专门去拜见了大哥文震孟,文震孟出任内阁辅臣之后,事情多起来了,拜访的人不少,文震亨很少去麻烦,不过这次出任延安府知府,和郑勋睿在一起共事了,需要掌握一些情况。

“清扬,你说的有些道理,帝心不是我们做臣子的随意揣摩的,不过有些时候的确需要知晓其中的奥妙,否则选择错误,影响太大了。”

文震亨和文震孟两人谈了大半夜,这一夜文震亨就在大哥的府邸里面歇息。

说到这里的时候,文震亨的神色有些严峻。

“三太爷是为太爷担心吧,若是恩师出现了什么意外,太爷在内阁之中倍感孤独,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很有可能遭受温大人的排挤,故而如今不知道如何的选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