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徐望华进入巡抚衙门的时候,脸色平静,毕竟是内阁次辅徐光启身边的人,见过很多大的场面,来到巡抚衙门,是完全能够适应的。
说到这里,徐望华再次对着郑勋睿抱拳了。
“在下不才,愿意留在大人的身边,日后多向大人学习。”
“我知道先生一直都是陪伴在恩师左右的,见多识广,恩师的葬礼已经结束,先生专程到延绥镇,定是带着恩师的嘱托前来的。”
郑勋睿做出这个决定,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徐光启的信函里面,没有提到徐望华的来历,但是强调了徐望华的能力,当初在登莱设立新军就有徐望华的建议,这个建议其实是很好的,可惜徐光启和孙元化都是文人,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管理军队,若是真正按照严格的要求训练出来新军,一旦新军的战斗力形成,对于后金鞑子怕是巨大的威胁。
“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等地肆掠之流寇,亦不能够轻视,宜速战速决,快速剿灭,让北方能够稳定下来。”
郑勋睿不会在乎徐望华的过去,徐光启都不在乎,他怎么可能有什么忌讳。
“大人客气了,在下无名小卒,不值一提,老爷多年含辛茹苦,奈何时运不济,登莱兵变,让老爷遭受沉重打击,朝廷之中也有弹劾,老爷不愿意回避责任,本想着一力承担的,不过皇上压下了这些弹劾的奏折,原内阁首辅周大人,倒是代替老爷受过,老爷多次给皇上解释,可惜周大人最终还是辞官归里了。”
“见过郑大人。”
这些评价的史书,基本都是东林党人写出来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东林党人很多人都投降了后金,而且郑勋睿本人也领教了东林党凡我异类、全部封杀的作风,相信这些人写出来的史书,那才是真正的见鬼了。
徐望华有能力,来到他的身边,能够帮助出谋划策,当然徐望华是不是真心的归顺,是不是愿意彻底的投靠,那就要看他郑勋睿的本事了。
徐光启病逝,文震孟小心翼翼,这让郑勋睿面临的局势险恶了很多,也许他和东林党之间的矛盾会在某一刻爆发出来,张溥、杨彝以及户科给事中陈尧言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背后的人,更不会浪费大好的机会。
“那在下就斗胆了,对于当今时局,在下的总体看法不是很好。”
徐望华稍微愣了一下,思索片刻才开口。
按说顾梦麟马上就要到京城去了,已经是腊月的时间,来年二月就要进行会试,顾梦麟需要到京城去做好准备,万一能够很好的发挥,会试高中也是有可能的。
进入厢房,看见了郑勋睿,徐望华稽首行礼。
“徐先生不必客气,恩师病故,我没有能够护送灵枢,深感遗憾,可是身不由己,想必恩师在天之灵,也是能够知晓的。”
应该说幕僚的作用,是远远大于巡抚衙门的官吏的,幕僚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建议,有些时候甚至能够代表巡抚大人做出某些决定。
有些话他不好直说,不过这次到延绥镇来投奔郑勋睿,不说出来怕是不合适,人家郑勋睿的眼光深远,老爷早就察觉到了。
“徐先生的分析,非常精辟,我很是佩服,按照徐先生的才学,若是能够进入到朝廷之中,怕是早就进入内阁了,来到延绥镇,怕是委屈了徐先生,若是徐先生愿意,就暂时留在我的身边,不知道徐先生是不是愿意。”
“在下未在朝中做事情,认识恐怕不是很客观,希望不要误导大人。”
郑勋睿的脸色微微变化,徐望华自称在下,看来也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并非是管家出身的,徐光启身边有这样的人不稀奇,但有功名的读书人,心甘情愿成为管家,那是绝不多见的,看样子这个徐望华,可能有着不一般的身世。
“在下曾经听老爷说过,内阁首辅温大人清正廉洁,精明干练,处理朝中事物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能够辅佐皇上稳定朝局,但难以阻止朝廷之内的党争,前任内阁首辅周大人,同样如此,只是周大人律己不严,让宵小钻了空子。。。”
留在身边,那就是做幕僚了。
徐望华没有否定,从怀里掏出了信函。
徐望华一直没有说到文震孟,也许是内心有着一些顾虑,郑勋睿也不会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