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初现端倪(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12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徐先生认为我该怎么做。”

“你说的不错,官员之间的矛盾,不能够牵涉到百姓,若是官员因为一己之私,置百姓死活于不顾,那就是禽兽之行为了,我是决不允许这等情况出现的。”

陈尧言在庆阳府知府的位置上面兢兢业业,郑勋睿也没有什么话可说,毕竟拜访这一类的事情,都是官场的潜规则,并非是正式的规矩,皇上最为厌恶的就是党争,若是那些身为封疆大吏的巡抚,将所有府州县的官吏都笼络起来,这绝不是皇上希望看见的情形。

“先生说的不错,陈大人若是安安心心做事情,那最好不过,反正所有的功劳,都可以记到巡抚衙门,与庆阳府没有多大的关系,陈大人若是别出心裁,让庆阳府各地不能够安稳,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郑勋睿微笑点头。

“张溥大人在浙江担任知县,属下知道一些,至于说杨彝,属下不是很熟悉,不过他们创办的应社和复社,影响是很大的,如今更是与东林书院联合起来,在南方声势很大,甚至在朝廷之中也有不小的影响。”

既然一切都慢慢到来了,郑勋睿也就坦然面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了不起,让他感觉到悲哀的是,大明朝廷面对那么多的问题,内部不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团结,内讧依旧如此的严重,这还有什么希望。

郑锦宏进入了厢房。

“先生不要着急,还有一件事情,我想着问问。”

“徐先生不用着急,我说一件事情,你就知道了,陈大人曾经两次弹劾我,第一次的弹劾是南直隶乡试之后,我乡试高中,家中购买千匹骏马,陈大人那个时候还是南京户科给事中,弹劾我图谋不轨,意欲造反,第二次的弹劾是我出任延安府知府之后,开仓赈济百姓,陈大人弹劾我擅自动用府库的粮食,违背了朝廷的规矩,同样是图谋不轨。。。”

“属下还真的想不到这背后的主谋,朝中的东林党人,应该说是不少的,但身居高位者微乎其微,实际上皇上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很是忌讳这方面的事宜,再说内阁首辅温大人,对东林党也不是很在乎的。”

要不是因为这一层的缘由,郑勋睿也是能够想到背后主谋的,不过目前的局势有些迷茫,几年时间过去,他都没有想到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

郑勋睿已经清楚,徐望华知道很多的事情,而且能够做出精准的判断,这个时候,他也需要将一些往事说出来了,让徐望华能够帮忙分析。

这里面的意味非常明确了,陈尧言不可能不知道官场上的规矩,偏偏不按照规矩来。

徐望华的神色有些严肃。

邸报到达巡抚衙门,郑勋睿的神色严峻,他和徐望华的预计是完全准确的。

徐望华准备告辞的时候,郑勋睿挥挥手。

郑勋睿说出来这些话,徐望华站起身来,抱拳行礼了。

“属下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若是陈大人兢兢业业做事情,将庆阳府治理的很好,属下认为大人没有什么需要干涉的,唯一能够做的一点,那就是不去过多的理睬和赞誉,陈大人不管做的多好,都需要巡抚衙门举荐,这一点还是控制在大人手里的,陈大人既然不按照规矩来,大人也没有必要按照规矩做。”

徐望华脸色发白,这样的事情,他还真的是第一次知道。

“属下觉得大人不必在乎背后的主谋,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的,大人忙于延绥各地的事宜,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顾及,退一步说,就算是大人知道了背后的主谋是谁,如今也是不好采取什么措施的,还不如暂时不知晓的好,属下相信,总有一天,大人是能够揪出来这背后之人的。”

徐望华看着郑勋睿,他知道郑勋睿询问的问题,一定是很关键的。

“郑锦宏,命令庆阳府府州县的驿站,时时刻刻关注所有的消息,同时特别关注庆阳知府陈尧言的一言一行,随时禀报。”

三月初,皇上的圣旨再次到来,庆阳府知府董功明擢升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户科给事中陈尧言出任庆阳府知府。

“今后你我之间的商议,就是要如此的直接,万万不要拐弯抹角,猜来猜去让人心烦,还会耽误很多的事情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