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证据链(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06 字 8个月前

“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银子如何支付的事宜,有了前面陈尧言的许诺,后面的银子支付的事情就好说了,我认为,陈尧言离开庆阳府的时候,携带大量的银子,那是不成立的,故而这些商贾会想办法将银子运送到京城去,在京城直接交给陈尧言,岂不是很方便。”

可惜文震孟和东林党之间的关系是不错的,当年对付阉党的时候,东林党支持了文震孟,以至于文震孟被归纳为东林党之中的一员,如今郑勋睿和东林党之间已经开始了争斗,如此情况之下,让文震孟掺合起来,肯定是起到反作用的。

“第二项罪名勾结流寇,庆阳府所辖的一州四县,本是很平稳的,官府考虑到今年是大灾之年,准备了救济的粮食,而且安抚了涌入庆阳的流民,最大限度的稳定了局面,可陈尧言出任知府,赶走了流民,不管不顾百姓的死活,大肆的征收赋税,导致原来留在庆阳的绝大部分流民被迫离开,其中一部分已经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

讲究效率和高速运转是郑家军的传统,更何况是郑锦宏亲自负责做的事情。

自古民不与官斗,商贾更是明白这些道理,在弄清楚事情的原位之后,这些商贾后悔不迭,完全按照徐望华提出的要求招供了,而且情愿拿出大量的银子,这个时候割肉也无所谓了,只要能够保住性命。

徐望华离开厢房之后,郑勋睿对着郑锦宏开口了。

徐望华亲自审讯这些商贾。

“少爷,是不是给文大人说说此事。”

暗访搜集到的情报,徐望华也全部整理出来,根据情报写出来材料,秘密的找到了相关的农户在上面签字画押,其中就包括苏蛮子。

“不要说了,这样做画蛇添足,敏感的事情,我们自己来处理,而且不能够流传出去,太爷的性格,不还不熟悉。”

“嗯,越快越好,陈尧言不要想着能体面的离开庆阳府了,此外徐先生还要注意一些,在措辞方面尽量的公允,所有的证词一式两份,巡抚衙门要留下一份,这些证词可不能够丢了,谁知道京城是不是会出现什么意外啊。”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这无疑是罪加一等,须知庆阳府各地出现流民,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官府采取救济的措施,拿出粮食来,让百姓能够安顿下来,回到家中,可陈尧言为一己之私利,不惜釜底抽薪,变卖官府的所有粮食,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官府无法安抚百姓,任由百姓饿死或者是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

“因为大肆征收赋税,庆阳府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流民,饿死之人早就出现,官府不考虑到救济百姓,反而对这些流民实施驱赶,知府衙门发布的告示之中,严令各地不允许呈报出现流民的事宜,凡出现的流民,都是流寇,此举导致流民走投无路,让流民更加的痛恨官府。”

“朝廷正在山西等地大规模的剿灭流寇,此时庆阳府衙的做法,不仅没有考虑到安抚百姓,反而督促百姓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此举岂不是勾结流寇。”

经手此事的徐望华,侃侃而谈。

郑勋睿利用这个案子,其实已经在皇上的内心种下一颗种子,这恐怕是陈尧言背后之人想不到的事情。

“一边是陈尧言大肆的贪墨,一边是庆阳府各地百姓流离失所,沦落为流民,饿死人人的情况已经在各地出现,可是对于这些情况,陈尧言不闻不问。”

“庆阳府知府陈尧言的第一项罪名贪墨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七名商贾全部都交代了,他们依靠陈尧言的支持,以低价收购粮食、高价卖出,从中赚取了大量的银子,这些赚取到的银子,三分之一是要在陈尧言离开庆阳府的时候给与的。”

“徐先生,有一个方面,你需要注意,也就是商贾说到等候陈尧言离开庆阳府的时候,就将银两交付,这里面有些疑问,陈尧言很有可能从这方面予以辩解,毕竟他的银子还没有拿到手。”

。。。

徐望华的眼睛里面透露出异样的神情,他本来认为自己考虑已经非常周到了,想不到郑勋睿的考虑更加的细致,让陈尧言没有任何辩解的机会了,要知道这样的证据拿到手里之后,可以证明陈尧言到庆阳府来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想着好好做官,纯粹就是来捣乱的。

说到这里,郑勋睿微微叹了一口气,其实他也想得到文震孟的帮助,毕竟文震孟是内阁次辅,能够在皇上面前说话,而且文震孟的身份特殊,在皇上面前的影响是不小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