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糕’是s镇特有的风俗,到了清明节的前后几天家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这个时候临近村子的小孩会一窝蜂的往墓地上去,排队等主人分糕点或者钱。以前基本都是白色的糕点或者糖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分钱,五毛一块,最多甚至几十都有,确是少数。
小男孩兴奋的继续说着:“对了,再晚几天就是‘分糕’的时候了,我带你一起去。我知道哪里最多,那边都是街上的人,肯定都分钱。”
夏末看着有些喜色的夏奶奶:“奶奶你快下山回家吧,茶叶放着,我一会和**奶她们去卖,晚上我也会自己热饭吃的。”
小孩玩心大,往往一天下来才有一块钱,对于小孩来说是满足的。老人手快的一天能有七八块的收入,这对于已经播种育秧苗后农闲的妇女来说是份不错的零工。
二叔婆听了这话,脸一板,没说什么就走了,去上家院子聊天去了。这其实也有故事的,因为之前夏爸爸一家只有一个男人,二叔婆说过像尼姑庵,没想到夏奶奶记到现在。
春天必然是这样,沉寂多时的山坡迎来她的色彩,碧草嫩芽和火红,陶醉游人的心目;红杏流水,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村子里的人一般都是在自己家吃早饭的,很少再外面买,一是为了省钱,二是因为没有特定的地方买。这几年世道越来越好,村子里的人也越来越有钱,再加上离镇上较近,就有人放上几个泡沫箱子,里面放着干净棉被,骑着三轮车挨个村子叫骂。
小男孩又拉拉她的衣服:“你以后都不上学了吗?再晚点我就要上小学了,我妈妈说一定要上学,这样才能有出息,可是我不想去。好羡慕你啊。”
夏末只到这一刻才想起来今天的日子,原来今天是阴历三月初一,哪个男孩要出生了。是个很会读书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太自私了。再过九个月另外一个男孩也会出生,是个是实诚贴心的孩子。
可是眼角的纹路和上扬的嘴角都显现出她的好心情,明显的言不由衷。
夏末叹气,果然是这样。夏奶奶对孙子的渴望是很迫切的,她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可惜却没有孙子在自己身边。夏大伯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是全家在s省矿区生活;夏奶奶带过长孙一年,很是疼爱,当时夏大伯要带走的时候狠狠的哭了一场。二儿子之前只生了两个女儿;小儿子才十多岁被老头子带在身边。两个闺女的是外孙,也没办法带。
二叔公是老太奶奶在老太公死后叫的第二任丈夫所生的小孩,两兄弟感情也不是很好,尤其是在分家后就很少交流了。二叔公是个劳碌的命,天不亮就下地;而夏爷爷是个享受的命,基本没下地;而两人的老婆正好相反。
夏奶奶声音平淡的说着:“也不是第一个孙子了,没那么稀罕了。倒是打电话给老头子,他比较开心,说明天到家。”
春天必然是这样,受尽风欺雪扰的屋梁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一团小小的燕巢,享受属于它的喧嚣;和煦的暖阳和微风带动了柳条的嫩绿,浮动春的生机。
春天必然是这样,满塘的枯黄的桔梗抵死的守着没有波动的死水,和底下的老根;细雨如丝雾弥漫在空气中,田埂有着泥土的气息。
夏奶奶咽下口里的包子:“还在医院呢,真是怕人,好多血的。现在也不知道,等出院再说,这次可是花了大钱。”
“爱娇,这么早就杀鸡了啊,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啊。”门口传来二叔婆有些精锐的声音。这两人从年轻的时候关系就有点微妙,看似很好其实各种看着不爽。
可是这些喧闹又能怎么呢,有人欣喜就有人漠然。夏末收回投向山下的眼,理理自己的竹编的帽子快速的重复着自己的动作。
一切都按照前世的轨迹转动,只有她是轨迹之外。
南方小城镇有很多打零工的机会,采茶无疑是春天最好的活计,只是一般都是老人。而村子里也只剩老人和小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往外发展,正月十五一过就都离开了。
这几个月夏末一如既往的乖巧懂事,会主动择菜洗碗,打柴洗衣服。夏奶奶下田种地,她在田埂看隔壁阿婆孙子那借来的书;夏奶奶上街卖菜,她跟着走一个小时的公路,帮忙找钱。下雨送伞,太热送水,农忙热菜送饭。她的乖巧懂事迎来一大堆爷爷奶奶的称赞,她只是笑笑。
夏末笑笑:“谢谢。”然后继续自己手中的动作。
夏奶奶听了这话摸摸她的脑袋,准备将肉包子给她,末末摇摇头,和夏英杰跑远了。
这次可不能这样了。
夏奶奶连连应好,放下竹篓匆忙的往山下去,只是都是黄泥土的山路上有些滑,不小心一屁股坐在地上。夏末喊了一声,可是老人没有听见,快速的起身,一会就消失了。
夏奶奶一下子从一丛很高的茶叶林冲出来,大声应道:“黄珍生了,我孙子怎么样?”
只有清明前的十来天有这样的价钱,越往后就越不值钱。而且采茶必须用竹编的篓子,如果用塑料袋子茶叶会捂热变黄,影响价格。
夏末摇摇头,低头继续的手上的动作,现在该忧心的是另外一件事。要上小学了,可是她没有户口。前世也是没有户口读了两年书,然后人口普查被罚了大笔钱,被怨恨死。
正好,你叔叔生意的朋友有个女儿要说给小杰。女孩子很优秀,大学毕业,也和小杰聊的来。两家大人本来准备年底订婚的,可是小杰却说喜欢你,要和你结婚。不是你不好,只是你们真的不合适。
春婆婆笑笑:“小孩给你,你就吃,他们吃好东西多的时间长着呢。”说着咬了一口自己手里的肉包:“听说黄珍生了,这月子是准备回家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