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欲治先乱(上)(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366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李存义误解与否,李大成就不管了,此战难胜呐!三十万人,也不知能坚持几天?

对此李大成也不隐瞒,有什么说什么,事实如此,遮遮掩掩不是好汉。

“无非就是钱庄、票号、当铺、大户,大师兄,这些咱们都摸清了!

“肃堂师兄,你误会李兄弟了,在京城不是李兄弟出手,外城可要涂炭了!

“扒了那身皮,你们就是津门的义和团,老子要在津门并拳,这正好是个由头,傍晚之前将事情做好!

一番问答下来,李大成也算是给李存义跟梁振蒲交了底儿,有热血他们便留下,没热血想走李大成也不拦着,不过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挡住他的脚步,错非他李大成死了!

肃堂师兄,你可知道京城现在的粮价?一千多两银子换不来一石粮食呐!还是这李兄弟,不计代价,说通了贝勒爷在京城四处开设粥厂,此举又活了无数百姓。

“肃堂师兄,你怎么说话呢?现在李兄弟掌的是贝勒爷的家,别没了规矩!”

“嘿!还真让李师傅说着了,梁老哥是老子在狱中捞出来的,五哥那边与你一样,也是为了让老子少造杀孽。

冷笑了一声之后,李存义不服也得服了,但嘴上却是依旧不饶人,想来程廷华跟王五,也是对面这小年轻用下作手段招揽的。

入夜之前,这事儿必须做好,劫财归劫财,尽量别杀人!”

讲交情,有以前的嫌隙在,怕是很难攀扯了,索性李大成就用了对付王五的招数,大义在前。

“这么说来,倒是我这老头子误会李兄弟了?”

一句话打发了有胆说话的一位,李大成再扫了一眼站着的官员们,这官署的大堂不错,杀人就在这了。

漕船案的动静虽说不大,但对直隶官场的影响却很致命,那些个京中的老臣、权臣,看上去跟个不用的夜壶似的,但他们真要发了难老娘们也得让尿给憋死。

“唉……国不国、人不人呐!李某跟着兄弟了,李某倒要看看兄弟如何让洋鬼子心惊胆战!”

战事将近,李大成没工夫去区分善恶,挡路的先宰掉再说,料理完了义和团,就该是武卫军了。

“这是朝廷的事儿,就不能让武卫军上去?”

匆匆发下了劫掠京津的命令,那边梁振蒲也带着李存义等在外面了,打发走了曹宝福与齐世铎,李大成又见了这两位。

“如此就仰仗李老哥了,曹福田、张德成、林黑儿这等妖言惑众之人,一个不留!

“梁老哥,李存义那边接触了吗?”

说话的功夫,李大成将自己的转轮拍到了桌子上,功夫再好一枪撂倒,说的就是现在这场面,敢动手,就是钱老八那样的一对一也没机会,更别说五十多的李存义了。

一听是让他做奸细,李存义的眉头一横,转身就走,这是谈不下去了。

李存义口中的轻蔑,李大成听得出来,老龙口?呵呵……没有聂士成的武卫军做牵制,义和团能近身跟老毛子玩肉搏,扯犊子呢?这么说话,也太贬低手拿步枪的老毛子了。

剩下的掌管津门及直隶钱粮的主官,把你们各自衙门的副手、干员一概传召到府署!”

“以刀枪剑戟对火.枪,咱们一方的伤亡绝对小不了,即便三十万不死绝,也剩不下几万人的!

李某来津门,为的就是跟洋鬼子死磕到底,振威军的二十万人,以及在津门收拢义和团的十多万人,怕是很难活着走出去的!”

此战,不打到洋鬼子心惊胆战,老子绝不退出津门!”

若是没有一腔热血,五十多的李存义会单刀上阵杀敌?李大成的话虽说残酷,但李存义认为他这是往最坏处想的,真正打起来,应当不至于此的。

去吧!什么时候开始,钱老八会给你们命令的。”

这事儿也是曹宝福的任务之一,坐镇津门,可不是在这里傻等,除了摸排义和团的情况,津门的银子在哪,曹宝福也得清楚不是?

“大人,廷杰大人还在城中。”

“好!好!好!真是不错!中午的时候,这津门就要乱了,你与大瓮趁机劫了这些地方,官署的东西不能动!

尴尬的一笑之后,李存义也只能自个儿为自个儿打圆场了,程廷华是谁?老佛爷都请不动的人物,大刀王五爷更是李存义的熟识,那人别说是言语逼迫了,就是刀架在脖子上,该不答应还是不答应的。

大义当前,李存义挡不住的,李大成这一道命令下去之后,梁振蒲苦笑了起来,李存义也顿住了脚步。

“李师傅,多日不见一向可好啊?”

“不能退吗?”

这些事儿安排下去之后,李大成让人给桂顺上了茶,为什么打裕禄、廷雍,为什么将两人下狱,这个不必李大成多说什么。

洋鬼子自海上来,人马会很多,现在登陆大沽口的只是一小部分,津门至少要坚持一个月以上,死的人少不了!”

王五、梁振蒲、程廷华,这就是李大成心中的排位,在梁振蒲的心里,他还真是感念这个救他出狱的人,贝勒爷?贝勒爷也听李大成的不是?没有李大成救他,秋后他可就要问斩了,虽说八卦门的师兄跟他的弟子们花了不少钱游说,将斩立决换成了斩监候,但还是一死不是?

随意屠戮百姓的人一个不放,全数编入振威军!”

“这不就结了,义和团不成!老子要在津门并拳,李师傅你来指点坛口如何?”

“罗荣光,你派人去知会聂士成,将差事交代好立刻回城,城池周边的武卫军,在东南两门防御!

到了津门就该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王五、程廷华、梁振蒲、李存义,李大成以后还想用,又该到了打预防针的时候了,沟通到位减少误会不是?

曹宝福没有经历过京城的劫掠,胆子还是老漕勇的胆子,这样的大案他是不敢做的,但对李大成来说,这事儿却是小事一桩,随着战争的推进,许多事情你就是亲历了也说不明白的,大局是什么?现在京津的大局就是一锅浆糊,谁也弄不清楚的,或许有许多的怀疑对象,但谁又敢在事后找后账呢?义和团之事毕竟是老娘们首肯的,找后账,就是给老娘们泼脏水,不想活了?

“退?怎么退?往哪退?津门一时三刻丢了,以后洋鬼子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死三十万还不到老子的底线,若是人马不够,老子就命人裹挟直隶的壮丁参战。

“此事李某做不来,告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