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管(一)(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78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钱粮一块你来做主,让银炉依着锤子的样式,铸造二百万到三百万两的十两重银锭,配好木柄,这个要当做军饷发放的,咱们的振威军缺乏武器,一把锤子也能杀人的!锤子柄上再加绳套,让振威军士兵方便携带。”

为了不给李大成添乱,顾其行也就说了一个尽量少的数目,免得到时候大军攻到军粮城之后空欢喜一场。

“军管,就是对津门进行军事化管理,钱粮物资一律收归朝廷,不准私下买卖,如何分配这些物资,府署说了算!”

女人不错就要怜惜,仔细的看了一下宛如,李大成如是安慰到。

与明白人说话就是简单,顾其行明白了,李大成这边就省力了,看来得力助手还是必要的。

自今日起,收缴津门所有的粮食,每家每户按量发放,王勇钦那边要做堵塞河道的差事,正是缺乏人手的时候,振威军不能动,老顾你这段时间要利用好津门的百姓,粮食是重中之重,你那边一定要管控好。”

“二爷高明!以十两的银锭做锤头,不仅可以当做武器还能振奋军心,振威军上下只要看到那硕大的纯银锤头,就必然想着活下来花银子,这一招虽说简单,但却直指人心呐!”

“明白了!可用保甲来做这事儿,二爷,北仓的粮食需要南运吗?”

军粮城南仓跟北仓一样是百万仓,南仓比北仓的规模要大得多,藩库那边的粮册还没整理出来,可能南仓存有的粮食有几十万石也说不定。”

另外让天津机器局那边做好准备,第二个就去机器局,再有就是将津门附近机器厂、洋工厂等等的位置、资料整理出来,我要看看有没有合用的。

“这些屁话就别说了,时间紧迫,三两天的功夫就要开战,军粮、器械、河道这些担子可不轻呐!

“聒噪!来人,拖下去!”

桂顺带着老顾进屋的时候,李大成就坐到了铺着锦缎的圆桌前,宽大的锦缎遮住了桌脚,至于底下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直隶总督衙门的房舍不错,不愧是为老佛爷建的阅兵行宫,除了有办公场所之外,住宅区设计建造的也是不惜工本,虽说地方不大,但环境优雅别致,算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不可!能不动北仓就不动北仓,大沽口那边有粮食吗?”

两日之后就有可能开战,洋鬼子有一万五千人以上,配合海上的炮舰,咱们根本无法夺取大沽口,即便是夺了,大沽口的炮台怕也不能再用了,武卫军的军心有些不稳,作为主力牵制他们怕是很难坚持到底,十万人的死伤换这一万五千洋鬼子的命,这就是我的预期。

“不成!老子没闲心思、也没闲钱来养活她们,必须送走!再者有些也不能让他们活着!”

军管就是赋予了顾其行等人绝对的权力,绝对权力之后就是绝对的腐败,这事儿李大成也怕顾其行被手中的权力迷花了双眼,一旦做的过了,桂顺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那好!我去找老顾,这屋里的你瞧上了哪一个随便处置,伺候不好,就让她们去劳军。”

桂顺刚走,一个女人就跪倒了李大成的面前,这是要走门路的,京城这位怕是回不去了,还是去劳军吧!

“你回来了,这一觉睡得舒服,自昨儿个下午开始,这睡饱了就是舒坦呐!

“明白就好!咱们的主要目的,一是要控制津门的物资,以济大军用度;第二就是利用军管,逼迫津门百姓北迁京师,一旦津门陷落,屠城是可以预期的,到时候津门滞留的百姓太多,咱们就进退两难了;第三利用军管役使那些不走的,让他们为大军出力,等见过津门的屠场之后,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离开的。

“爷……”

“嗯!可以,这事儿以他为主。”

“这事儿让老顾听听?”

“桂哥,醒醒!”

“不必了,贝勒爷已经说过了,二爷的计策很是不错,军管是津门之战的依托,老顾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

“这是命!怨只怨他们生在了官宦人家,抄家灭族这是规矩!”

被李大成打横抱起的宛如红着双眼问了一句,这一身可是她专门为这个男人准备的。

“这么糟糕?这津门咱爷们儿是不是不该来呐?

你们几个好好给二爷拿捏拿捏,若不是二爷,你们早就被派去劳军了!”

顺道为桂顺邀买人心,也是为了桂顺以后着想,津门这一仗死人太多,再没个好名声,让老娘们怎么重用桂贝勒爷呢?

“唉……奴也是生在官宦人家的,这事儿既然奴瞧见了,就让她们做这院子的侍女吧!”

宛如揉累了,李大成就看着她入睡,等她睡下之后,他悄悄的起身,走向了桂顺的院子,见着正在墙角蹲着的钱老八,李大成指了指宛如收留那些女人的屋子,让他自己去选一个当老婆,这是之前应了他的。

大沽口夺不回来、夺回来守不住,这津门就关不上,洋鬼子只会越来越多的,局势堪忧呐!从今天起,就该让津门的百姓北撤京城了,大战之后屠城在所难免。”

安置家眷的事儿是顾其行做的,李大成的院子与桂顺的院子不仅相邻、而且相通,在鬼头刀的带领下进了自己的院子,宛如已经在屋里等着了,昨夜对她来说也是个不眠之夜,只等着男人回来了,可快天亮了也没回来,支撑不住的宛如穿着一身大红的绣衣伏在桌子上睡了,桌上的油灯还是亮着的。

这茬应该是桂顺做的,京中权臣的家眷,今天抄家的那些直隶官员,女人的数量可是不少,桂顺一句话,下面自然会有人送来的。

“什么新人?那是用来劳军的,等天亮了我让人送她们过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