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乘胜而击(上)(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551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许多人都说,咱们受欺负,是大清朝廷太过怯懦,五哥你想过没有,若天下百姓人心不怯,即便是朝廷怯懦,谁又敢来欺负咱们?

长叹一声,王五也无话可说了,摆事实讲道理,李大成的话有凭有据,没法辩驳的,朝廷有罪百姓无罪,这道理说不通的。

从昨天开始到今天傍晚,一日两夜的功夫,振威军上下没有正经的开过饭,土坡上一场生死战之后,振威军上下许多人都看破了生死,身体疲乏绝处逢生之后,谁愿意干搬运尸体的苦力活儿呢?

“哈,五哥倒也有些见解,但这不是原因所在,开战之前,我也有些迷糊,但开战之后,我明白了!

之前李大成下的军令是将振威军死伤的人员埋在土坡附近,将洋鬼子的尸体丢到海河干流,黄庄一带有条河,但不是海河干流,不能直接入海,从黄庄土坡到海河干流,起码还有二十多里的距离,大战之后,谁也不愿意干这个倒霉营生,李大成命令之中可以吃肉的一节,也就成了振威军上下遵行的命令,吃掉总比运出去省力一些吧?

这次战争过后。振威军总要剩个几万人的,这几万人以后慢慢的开枝散叶,就会影响几百万人上千万人,不错!

“哦……吃人了?也无所谓!八千洋鬼子够吃,咱们的人要好好埋葬,棺材咱们是没有的,这墓穴一定要挖好。

大清一年财税八千多万两,民间的生产总值又有多少?恐怕几十亿两银子的总值有吧?

振威军要是吃了人,这举国上下,还不把振威军看成一群畜生?”

挥手将帐篷中的人赶了出去,王五站到了李大成的对面,盯着李大成的双眼问到。

将自己这些天的感悟说了出来。李大成的心里也轻松了一下,积贫积弱,这词儿在李大成看来并不适合现在的大清,积贫积弱的只是大清的朝廷与百姓,真正掌握着大清财富的人,绝不能说他们是积贫积弱。

人肉这东西有一个吃的,就能拉起十个,有十个就有成百上千,有成百上千就有振威军从上到下,李大成的作为这次真是惹得王五有些不痛快了,吃人肉,这不是人干的事儿。

但这一仗你干了什么?现在又在干什么?五哥是真的看不明白了,古往今来,吃人的军队不是没有,但这些人有哪一个成事儿了?

甲午一战,官军有枪有炮,还有一支北洋舰队,对上东洋的小日本,一样的败局,为什么?朝廷不成是其一,这天下的人心不成了,才是关键!

“吃已经吃了,谁也改不了,咱们兄弟慢慢走慢慢看,五哥你以后细看我李大成究竟是好是坏!

自道光朝开始,洋鬼子入侵我国,从来没有过超过五万人的军队,若官军上下人人死战,百万官军,四万万老百姓,干不过洋鬼子?

将记着以后战略的笔记本放好,李大成看着王五。有些迷糊的问道。

“走就走吧!无所谓!五哥,振威军上下的士气如何?”

聂士成的武卫军现在已经没有用处了。他们走不走与李大成的关系不大,从今以后桂顺桂贝勒的振威军才是大清最强的陆军,只要有一个月的时间整训,即便是同等人数下的正面作战。振威军不一定次于小日本。

时间对李大成来说很重要,李大憨的一半人马还在军粮城一带呢!也不知夺下了没有,明天必须向大沽口进发,两天之内必须攻陷大沽口,不然洋鬼子回过味,就有充足的时间去破坏大沽口的火炮了。(未完待续。)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下面开始吃人了,这事儿做不得啊!

山东不是最好的战场,东三省也不是,京津一带才是,无论怎么绕,无论是大清朝廷还是诸洋鬼子都绕不开津沽这个战场。

开战之后的李大成,王五就有些看不明白了。不顾振威军上下的生死,数次纵容聂士成,现在还纵容没有粮草的振威军士卒吃人,在王五看来,李大成完全就是把振威军当做了朝廷的替死鬼,这事儿不该呐!

现在的局势,对朝廷而言是乱局,对诸洋鬼子而言也是乱局,无论是英法德美,还是日俄都不希望满清立刻就灭亡,一个怯懦的满清朝廷对他们的在华利益有多重要,他们比谁都清楚。

想要在一定时间之内守住津沽一带,纵深固然重要,稳固的前沿与纵深相比更为重要,津沽稳固的前沿在哪?威震海门高五大炮台就是!

若朝廷的大臣们人人不惧,哪会让一个老娘们主导国政?若天下百姓人人血性,哪有洋鬼子的欺凌?哪有这许多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

富民强国。不是借用几个理论可以做到的,而是实干,踏踏实实的干,鬼子来了与他们血干,没有敌人就得苦干,这就是李大成对大清的认识以及救国的办法。

重整振威军、剑指大沽口,这营生若是落在武卫军身上,可能半个月也准备不好,但对振威军而言,重组大军一半天也就够了,只要有了小队长,振威军成型的速度飞快,只不过战力不多而已。

战败求和,满清朝廷是有很大的责任。这大清上下的四万万五千万百姓就没有责任了?

还是人心呐!没有一颗吃人的心,就只能被欺负,振威军上下从哪来的?义和团的拳民呐!这还是练过的,尚且如此怯懦,若是平民百姓,他们又怯懦到了什么程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都不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国家了,这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人人为己,换来的就是任人欺凌,自怨自艾那是受的欺凌不够,这样的人活该!

这事儿做了,振威军无论打的多好,都不可能成为朝廷的官军,一支吃人的队伍,哪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们引入朝廷?李大成这么做就是在断了几十万人的去路,这事儿由不得王五妥协。

将铅笔插到缴获的笔记本之中,李大成轻飘飘的给了王五答复,吃人不是什么坏事儿,说不定,最先激发出暴虐之气的就是振威军上下的十几万人,一个人的出肉率跟一口猪差不多,八千人的洋鬼子,怎么也得有六七万斤肉,这还省粮食了。

三个振威军打不过一个三寸丁,一群人被几个人追着杀,这些五哥不会没见过吧?这又是为什么?五哥你清楚吗?

“唉……大成,你说的这些道理五哥觉得可以,但是五哥认可,别人也认可吗?”

大沽口不可坚守是要附加一定条件的,若是有五六万人马协防大沽口的五大炮台。防海上的战舰没多大作用,但打一场陆地攻防战还是完全可以的。

大成呐!你劫掠京师,五哥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五哥也清楚,赈济灾民需要银子,而且你在京师做的事儿,也算仁义。

五哥,你觉得兄弟说的对吗?

大清穷吗?不穷!而且富的很,直隶官署也有大清上下财税的记录,这些李大成听顾其行说过,仅天津一个口岸,一年的货物吞吐量就在两三千万海关银上下。算成是银元四五千万,英镑五六百万,烟台那边也有两千多万,这是北方的两大港,再看上海、广州、宁波、厦门等口岸,这帐就大了。

咱们先不说这个了,整军备战,明天抢下大沽口之后咱们再说可好?”

顺手将刚刚的战略记下,李大成问起了振威军的情况,这场仗剩下的六万振威军,才是以后战争的主力,武卫军什么的让他们滚犊子就好。津沽一带最近几个月,老娘们说了不算,桂贝勒说了算。

大沽口,一个关键的所在,威震海门高五大炮台,可以说是京津的海上门户,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在大清各处建了很多炮台,威震海门高五大炮台,或许不及北洋的威海卫、旅顺口两大军港,但差也不会差太多的,因为大沽口不仅是京津的门户也是直隶的门户,何谓北洋?直隶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