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路漫漫(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336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回到直隶府署。将前线的情况,详细的说给了桂顺与顾其行,桂顺那边自然一个劲的点头,顾其行那边也自然是眉头紧皱。如今津门的形势可谓是复杂万分的,稍有不慎就是破家灭门呐!

孙守业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攻打租界区的时候,这老头子左臂上挨了一枪,伤的位置不怎么好,手术治疗也很难保住左臂。要活命就得截肢,这复仇的代价也不小呐!

草草给聂士成三人画了一张塘沽一线的布防图,以南仓的粮食为后盾,聚集津沽一带百姓挖掘工事,同时准备淤塞海河的土方物资,之后,李大成就带着满心的苦涩离开了大沽船坞,进退两难的路不好走啊!

坐在一处废墟之中,李大成有些不甘的望着洋鬼子占据的那部分租界。落寞的对孙守业说着,是自己行动太快了?还是人心不可用?屠掉一个租界区都这么费劲,以后的仗怎么打?

“路漫漫呐!二爷,这路不好走呐!其行尽力而为。”

“二爷说的不错,饷银咱们现在很富足,除了府库与海关署的三百多万两银子之外,直隶钱局那边还有两百多万两银子,几百万制钱,这些足够一段时间的花销了,如今南仓到手,粮食短期之内也不缺,钱粮一处贝勒爷、二爷可以安心。

海上的炮舰就是一群移动的炮台,有战舰配合陆军作战。天津的一百五十公里海岸线,哪里不能突破?大沽口不可坚守,早在开战之前就成了定局,以大沽口为前沿,纵深延伸至津门。全线防守,这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四十五公里的纵深,一百五十公里海岸线长度,想要守得固若金汤,只一条就让李大成这边进退无门,枪炮何来?

至于朝廷,这次振威军大胜得罪的人很多,若据实上报,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咱们算是得罪了,庆王那边也是一样,还有就是除聂士成之外的武卫军各大统制,荣禄荣中堂那边两说着,太后与圣上那边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大成,本武的事儿先到此为止。以后有机会再说,身在行伍不由人,这个道理大伯清楚,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报仇的事儿以后有机会再说!”

恢复炮台需要时间,开挖阵地也需要时间,最紧要的是迁走大沽口附近的百姓,但就是这一条,李大成这边也遇到了困难。

李大成守在大沽船坞进不得退不得,偏偏这个时候,洋鬼子舰队那边又派来了代表,询问天津租界与援军的情况,这不是和谈而是洋鬼子的高姿态,回答不好,洋鬼子的舰队也不是摆设,怎么回答,要不要回答洋鬼子的质询,都是个问题。

老顾,这仗打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该犒赏三军了?”

不管他们?大义的名分在侧,再有从大沽口到津门这一路村庄无数,人口没有五十万,也得二三十万,振威军打完了就走,剩下这些百姓,恐怕能活下去的不多。

给粮食,不好使!给银子,也不好使!本分的津沽老百姓,就是看重了他们的那点收成和土地,派振威军下去迁走百姓,可驱走了他们再回来,振威军上下好心做事儿,却惹了一身骚,弄得名声跟洋鬼子有的一拼。

以其行的看来,分功于武卫军,势在必行,这功劳最好给武卫军大半,剩下的才算是振威军的。”

巷战。依靠人多势众,本来是可以摧枯拉朽的,对于摧毁天津租界,李大成这边是信心十足的。可惜人心不可用,齐世铎与孙守业用尽了本事,也只能是望租界区兴叹。

“知道了!这几天老子亲手杀了几十个洋鬼子,知足了!

做这事儿的,以老毛子跟小日本为主,不为别的就冲他们留下的这些残垣断壁,李大成就得跟他们在大沽口死磕一场。

故土难离,眼见着秋收了,老百姓更是不愿意离开,许多遭劫的百姓,跑了之后再回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地里的那点粮食。

大沽口的振威军回师攻击租界区,自然是可以拿下那边的,但大沽口已经到手了,李大成这边也不敢轻易放弃。毕竟桂顺代表的是朝廷,大沽口得而复失于桂顺的名声不利。

在军事方面,顾其行与桂顺的想法差不多,都是要依靠李大成的,振威军的事情,他也不方便插手,顺着桂顺的话,将振威军的军务交给李大成才是老正经。

洋鬼子到底俘获了几艘北洋战舰,李大成也不清楚,这只是一条路子而已,谈成了固然好,谈不成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洋鬼子施施然撤走了炮舰,留给李大成的却是好大一个烂摊子,别的不说,仅是津沽一带的村镇,尤其是大沽口一带的村镇,十不存一呐!

放走租界区的洋鬼子也不是不成,但他们要放下武器,将俘获的北洋战舰还回来,这样做的话,咱们打仗是好手,谈判也能为国争光,既不伤朝廷脸面也不伤洋鬼子的利益,谈完之后,咱们还得接着打的。”

还有这租界区的事情,我觉得让贝勒爷回京一趟为好,这样有些事儿可以与太后当面说清,津门大捷,对咱们好处自然不小,可这一场胜仗,咱们也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事儿要怎么回复朝廷,你老顾也要拿出个章程。”

既然是死磕,洋鬼子少不了伤亡,不算以后的战争,单算这两天的帐,洋鬼子也会报复的,军队报复平民百姓的力度有多大李大成清楚,放弃?村镇之中二三十万百姓怎么放弃?放弃不了呐!

再有就是振威军在黄庄吃了人,这事儿我当时与聂军门说的是参照一下岳武穆的满江红,这事儿到了朝廷那边不小,老顾你也要防备人家用这茬找咱们的麻烦。

李大成的这个要求有些超出顾其行的能力范围了,平衡官场是顾其行的强项,但洋务,这老学究就不清楚了。

到了租界区,看了看形势,李大成也只能长叹一声,与大清百姓不同,租界区的人算是齐心,共同挡住了振威军的步伐,这里面有洋鬼子的军队,也有东西洋各国的侨民,当然大清的百姓数量更多,再打下去就是同室操戈了,保家卫国的一仗,却因为人心缺失,沦落到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地步,李大成有心重整人马,不分敌我的屠掉整个天津租界,可想了想之后,他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