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硬扞德国战车(三)(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374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我要见二爷!”

威震海门高五处炮台,能用的大口径炮,有八门三百四十毫米口径、十四门二百一十毫米口径,剩余的也都是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克虏伯原厂巨炮,几十门可以做古董的前装小炮还不作数,这样的火力只要能击中,对战舰的毁伤是不可逆转的,同样在洋鬼子的二百到三百毫米战舰主炮轰击之下,岸防炮的毁伤也是不可逆转的。

宋庆的主力,接到军令之后,直接就向山海关北撤了,马玉昆所部的武卫右军,有皇命在身,不得不服从桂顺的军令,慢悠悠的开始向大沽口移动,照他的速度,十天半月怕也到不了百余里之外的大沽口。

到了大沽船坞,李大成就开始了战前部署,罗荣光的人马是最金贵的,应该把他们从炮台撤到大沽船坞、车站、码头的后方,炮火支援对此战关键,聂士成那边的北塘,应该不会是洋鬼子的主攻方向,一旦大沽口败了,聂士成西去是津门,北上是山海关,让相对较弱的练军过去增援,也算是增强了大沽口的战力。

这个一字长蛇阵摆出来。洋鬼子想要直接攻打京师基本是不可能的,不管津沽直奔京城,那就是找死了,热兵器作战之中侧翼被袭击,伤亡只是小事儿,弄不好就是大溃败。

宋庆、李秉衡、董福祥,那边派来的将官,一个两个都是推托之词,桂顺大发雷霆,将三部派到津门的将官一并给宰了,军令插在人头上给三部送了过去。

李大成的这个理由算是个理由,但很牵强,军舰是动的,海面也是动的,即便有了大沽口准确的炮位,没有几轮调试,洋鬼子的舰炮也很难准确的摧毁大沽口的火炮,按罗荣光的说法,大沽口炮台未必没有三轮齐射的机会,还有就是李大成的这个算账法,也是理论值,三十艘战舰,不可能聚集到一起扎堆攻击炮台的,那也是找死。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李大成阴森森的笑了,罗荣光也是一样,这遭得了真东西,他也觉得轻飘飘的,示敌以弱,洋鬼子不防,四十多门巨炮,真是得嘿嘿了。

“这不就成了!炮台的事儿你多上心,但是,其他炮手的操练也要抓紧,津沽陆地的射击诸元,抓紧时间弄出来,振威军的精壮不懂这些,只会依葫芦画瓢,这葫芦你一定要带着画好!”(未完待续。)

大沽入海口,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让洋鬼子利利索索排兵布阵的,之前罗荣光在海口周遭布了水雷,战舰打炮台也需要各自的空间,反正无论怎么算,洋鬼子的三十艘战舰,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大沽口的五处炮台发起炮击,只要有这样的间隙,他罗荣光就能抓住机会,毁伤敌舰。

第二条防线安排好了。李大成一一见了自己的兄弟、手下、女人、未来的女人跟岳丈,此一去或许就是死别,有齐世铎、曹宝福、李大狗三人在,振威军怎么也能打出一些悍气。只要桂顺能逃出去,将来英国人应该会支持他的,即使没有自己,有桂顺在,有之前劫掠的财物,振威军上下也会自成一系。有利益有财富,振威军这一势力团体的成型是谁也挡不住的。

与击毁两三艘战舰相比,李大成更想看到的是这些巨炮,将数十吨开花弹,倾泻到日俄集群陆军之中,炮台为什么要麻袋,就是为了将这些重炮埋起来,躲过洋鬼子的前几轮炮击,只要洋鬼子那边确定大沽炮台已毁,就会在炮台的射程之内,集结大量的兵力,毕竟大沽炮台的防御方向,是最容易登陆的地方。

推演了大半夜战局之后,没有找到什么对于大沽口利好的法子,李大成在宛如的催促之下,勉强睡了一个多时辰。

大沽口才是罗荣光的地盘,李大成安排防线的这几天,罗荣光天天来闹,因为他手下的振威军精壮,要在大沽口的五处炮台熟悉岸防炮的操作,战事不开人员不会撤下来,罗荣光那边也就没有抗命罪过了。

趁马玉昆、李秉衡向大沽口开拔的时间,李大成又在津门设了第二道防线,以天津租界、城池、北仓,三点为依托,齐世铎守租界、曹宝福守津门、李大狗与武卫军杨慕时守北仓。

任你罗荣光说破了天,洋鬼子登陆之时,五处炮台的火炮也必须全部用麻包埋掉!”

这就是罗荣光固定的开场白,昨天是这么说的,前天也是这么说的。他口中的战舰,可不是炮艇,而是巡洋舰之类的大型战舰,两三艘战舰的损失,对任何一国的海军,都是不小的损失,以大沽的五处炮台,换对手的两三艘大型战舰,这买卖还是划算的。

只要老毛子不从山海关打过来,无论是几国联军,多少军队,从哪登陆,想要进京。都得跨过这一字长蛇阵,以洋鬼子的嚣张跋扈,他们必然要从头打到尾,若他们真能如此,这一仗就只能是消耗战,即便他们能打到京城,二十余万振威军、武卫军、苏勇、练军,十万条枪、两百门炮,即使不能让他们断肢断臂,也能让他们在津沽一带好好吐一口老血。

德国鬼子在这里的军舰少,军舰越少,咱们炮台建功的机会也就越少,外面谁的军舰最多?最好打?老毛子的!

大沽口的炮台,跟别处不同,平地起炮台是要筑城修河的,五处炮台,三万人镇守,足以打上一段时间的攻坚战、阻击战了。

李秉衡部讨了个好儿,守在炮台后方,这厮也是个没本事的货,这哪是什么好事儿,洋鬼子的第一拨攻势,势必会越过大沽口的炮台,李秉衡的苏勇驻扎的地,就是第一战场,能顶住,李秉衡的人马还有一丝活路,顶不住就得遭受洋鬼子与振威军两方的屠杀。

“二爷,现在是五十六门!有几门底座坏了,但一样可以朝海面发炮的。”

上午,桂顺那边升堂议事,勒令宋庆部、李秉衡部、董福祥部、以及津门练军奔赴大沽口前线,听从号令的只有津门练军,他们的脖子被直隶府署死死的抓着,不听话不成。

剩下的十一万多人,李大成沿大沽船坞、码头、车站布了一道弧形防线,大沽前线十五万人,听着是不少,可这么一分,每条防线上的人就不多了,若敌我双方能兵对兵将对将,摆成方阵相互屠杀,那李大成还担忧个屁,十五万人,怎么也能拼死七八万对手的。

放倒了德国鬼子,接下来就是老毛子跟小日本子,他们两家弄不好会一遭来,到时候咱们还没机会?

但这些话不能给罗荣光说,罗荣光是朝廷的人,大沽口炮台有毁伤敌舰的机会白白放弃,将来与那些文人是怎么说也说不通的,这是污点是桂顺的污点,李大成自然要避免这样的事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