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局内人(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293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李大成这边开口就悍然要杀盛宣怀,李鸿章也火了。这磕没法唠了,他这次来是为了说理的,可不是为了干仗的。

对于揣摩老娘们的心思。李鸿章要比李大成熟练的多,老娘们现在要的是安稳,而桂顺势力的崛起,恰恰能让老娘们安然终老。该怎么站队,这老李看的也是很清楚呐!

人未至笑声先至,老李依旧是个难缠的,听了这老头子爽朗的笑声,李大成却苦笑了一下,与这老东西耍心机,自己差了不少呐!瞧这几句话说的,听得人舒服的不得了,这就是岁月磨砺出来的本事啊!见人说人话遇鬼讲鬼语,在这些方面自己怕是差了老李几十条街。

让贝勒爷的人在南边与杏荪联手,两家同进退如何?”

对老子而言,大乱小乱是无所谓的,顶多南边再闹一闹义和团而已!”

一旦洋鬼子那边发了瘟,能有效防治鼠疫的药材值多少钱?金山银海不足以形容,祛瘟堂,倒是起了个好字号,此局,李二神将怕是要完胜了。

遍观大清上下,在李鸿章眼中,可用之人除了一个三心二意的袁世凯,还真没别人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可以沟通中外的李二神将,未来局势难测啊……

现在李二神将已死之事,在他李鸿章这里必然是要明确的,李二神将已死,桂顺在津沽一带有功无罪,只待太后回銮,桂顺便可平步青云。

给老子二十年,让他们以后想都不敢想!”

“只想着好处,不想着办事,哪会有法子呢?只要一心想着去办事儿,怎么又会没法子呢?

听到李鸿章提及大清,李大成又是轻蔑的一笑,当年曾国藩踏不出那一步,他的徒弟李鸿章也是一样踏不出,现在问大清如何?早他妈干什么去了?

“小老弟,虽说这里只有咱们俩,但这话也不该说,这大清乱了,对你有什么好?”

盛宣怀的底细,李鸿章清楚,比财力,他那边看上去是不少,但真正的活钱却不多,桂顺有多少钱?京师遭难、津门遭难,桂顺怕是也发了横财吧?以出资多少分红,那这买卖还有什么可掺和的?买卖之中占不到大股,盛宣怀那边又怎么能跟桂顺拉上关系呢?

从官面上出手,李二神将已死,桂顺又去了山西,这个时候提李二神将之事,只会让老娘们觉得有人不想看着桂顺上位,这样做事只会让桂顺更快的上位,上更高的位子,适得其反。

李大成的说法,显然不是李鸿章要的,捋了捋胡子,李鸿章继续开出价码。

听说中堂大人的子嗣都在使馆任职,这段时间还是筹措一些防瘟的药物送去为妙。”

南边的事儿咱们就不说了,该咋办就咋办。惹怒了老子,谁也别想好好活着,哪怕是避到了天涯海角。

桂顺的平步青云已成定局,李二神将又出了手,这次用的是鼠疫,想及这次振威军主动去津门防疫,想及在南边展开的药材大战,李鸿章也觉得有些不寒而栗,李二神将这厮真的是丧心病狂、百无禁忌啊!

老李的手腕依旧高明,撇去购舰之说,直指南边的药材大战。

无论是谁,想从他李大成身上占便宜,都要拿出相应的代价来,拿不出来,好处没你的份儿。

前次李鸿章也说过,洋鬼子、革命党都跟他接触过,在两广与他们眉来眼去的时候,老李可曾想过大清如何?

“呵呵……中堂大人安好?

“联手也不是不成,但双方红利要按出资多少来算,经营的事儿,我的人来管,官场那一套就别拿到生意里面了,在我这儿不好使!”

想想甲午,若是当年能多购几艘新舰,若是淮军在朝鲜打的再好一些,或许……

“不是威胁,只是一个建议而已,津门的鼠疫,长芦的八国联军,有些事儿,中堂大人要自己去想呐!”

而且现在提李二神将未死之事,也容易在谈判桌上招致洋鬼子的反弹,经其事便是局中人,前次拜访,李鸿章给桂顺下了套逼着振威军不声不响的去了北面,谁曾想回头李二神将就给自己下了套,一来一去,两人算是打了个平手。

“哼哼!如津沽一样,没些悍气,怎么捞好处呢?”

“是啊!老子也不想大清乱,可有的人想呐!比如说南边那些人,商场上的手段玩不过咱们,就玩歪路子,这不是乱了吗?

中堂大人没办法这话说的好!老子倒要看看究竟是不是没办法!

“你真的敢?

“哦……商人逐利,药材市场近期有利可图,贝勒爷的花销不少,振威军这边也有用度,这事儿当不得什么大事儿!”

“你敢!”

有些事儿不是如小老弟所想。都知道纺织赚钱,可为什么干的少呢?

“唉……再不这样吧……

真照这位李二爷所说,杀了盛宣怀。那大清接茬就会大乱的,这事儿李鸿章觉得李大成不敢去做。

以李鸿章的身份地位,应当不至于参与到财货这样的事情当中,他参与进去了,也就是意味着药材大战,直接演变成了高层大战,振威军北进,本就是桂顺这边的示好之举,不然三十万振威军,总能分出十万八万到南边去的。

信息通畅对于商业来说至关重要。南边的电报局把在盛宣怀的手里,无论他是否直接参与,收不到李诚有的电报这事儿都与他脱不了干系的。

祛瘟堂的事儿好办,盛宣怀与桂顺暗中往来的事儿也好办,就看那边怎么做事儿了,做不好,李大成也不介意暗杀几个督抚,虽说这年月的技术水平不高,但也不是没法子让几个督抚不声不响的暴毙,只要想着去办事儿总会有法子的不是?

中堂大人来了,想必是和谈不顺利了,怎么样?购舰的事儿,跟英国人谈了吗?”

“悍气?捞好处?

您来说说大清如何?”

“给老子十年,让他们现在不敢!

英国人不让!英国人不让,朝廷就得限制纱锭的数量,这不是没办法吗?”

“敢不敢试试便知,中堂大人,话不投机,我就不送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