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远东诅咒(中)(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1950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当然,鼠疫的四下散播也不排除大清的干系,或许就是京师难民将鼠疫散播到东三省的,但是,无论怎么算,老毛子一方在诸洋鬼子眼里都是有罪的,在其他洋鬼子看来,东三省爆发鼠疫的第一时间,沙俄就该照会各国使节,尽到告知的责任,沙俄的隐瞒不报,致使鼠疫在世界范围之内传播,这个责任沙俄老毛子是怎么也推脱不掉的。

好在李鸿章早下了政令,有了防疫的手段,那边的死伤还不是很大,零星爆发的鼠疫,也大多被压制住了。

欧美国家。本就不怎么熟悉东方世界,远东诅咒这一名词的出现,正好可以与他们理解的神秘东方世界契合,这也让诸列强政府,遭受到了来自民众的极大压力。

和谈、密约的脚步停止之后。李大成也闲了下来,除了每天的基本功训练,大多时候他都呆在贝勒府的戏楼里。

鼠疫、霍乱都算是穷病,没有好的卫生条件,最容易引发这两种杀伤力绝大的传染病,但任何事情都是分两面的,算是习惯鼠疫的大清百姓,无疑在这次鼠疫肆虐之中挺住了,至于其他国家的百姓,这得看命。

同样,朝鲜也没怎么收到波及,他们那边比小日本更为重视中医,纬度大致相同,出产的药材也大致相同,从东三省跟小日本偷师之后,朝鲜也堪堪挡住了肆虐的鼠疫。

法子可用,毒副作用未知,与鼠疫相比,这点毒副作用就不算什么了,与庞大的利益相比,这点毒副作用更不算什么?

但东三省的老毛子就没这么幸运了,五路入寇的沙俄大军,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撤退了,沿途留下了数万具尸体,因为这些尸体,东三省的百姓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太医院需要验证的只是药效,解毒活血汤属于大苦大寒的药剂,吃多了容易拉肚子,仅这一条,就足以验证药效了,找一批体质相似的人,分别服用汤药跟药粉冲剂,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找出合适的配比。

欧洲国家,数百年没有经历黑死病了,而且现在的欧洲国家,比之数百年前,人口更为稠密,虽说也有防御鼠疫的措施。但仓促之间许多措施都执行不下去的。

退兵!

继东三省、南方、朝鲜或爆发、或零星出现鼠疫之后,日本、东南亚、印度、老美等地相继有了鼠疫的踪影。

诸洋鬼子动的晚了那么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足够两百老漕勇,带着鼠疫到达欧亚美非各大陆的主要港口了,港口是货运客运的中转站,也是世界各国消息流通的中转站,鼠疫会带来什么?

停止战争!

李大成编排的曲目,也不过取材于三国、水浒、隋唐演义,只不过针对的范围小了一些而已。将热血、战略编排到剧目之中,对于京城的文人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鼠疫的阴影笼罩世界,入寇大清的洋鬼子们,也受到了极为激烈的责难,八国联军没有有效封锁住发生在清国津沽一带的鼠疫,这就是世界各国认为的原因所在。

据使馆区桂顺宅子那里得来的消息,非洲、西亚可能也出现了鼠疫,只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证实,算算时间,曹宝福那一路,应该到达欧洲了,英法德意等国爆发瘟疫,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突兀爆发的鼠疫,打的世界各国都有些措手不及,鼠疫爆发的源头,大多是在海港城市,这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去向也是四面八方,当他们跟大清一样封锁海港的时候,鼠疫的脚步,早已随着四散的人流远去了。

鼠疫的影响,需要时间来增加火候,又是十多天过去了,南边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东三省还是南边,鼠疫都没有扩散,这也算是大清统治的好处吧?一道政令下去,各大商埠纷纷歇业,万千百姓忙于防治鼠疫,人员聚集的地方架起几口大锅,煮上几锅草药,来去的人们,用旧衣物掩住口鼻,鼠疫就这样被遏制住了。

要遏制鼠疫,焚尸是关键,爆发鼠疫的各国,能这么做的。也大多是亚洲国家,因为信仰的缘故,焚尸执行不下去,鼠疫的源头也就一直存在,这样做疫情是不可能被控制住的。除非人死绝了。

原因有些可笑,也有些可悲,捡洋捞!被鼠疫击溃的沙俄大军,留下了太多的东西,物资之类还好一些,但扒死人的衣物,捡死人留下的步枪,却在东三省引发了小规模的鼠疫。

依照太医院仓促之中得到的配比,指示南边的李诚有购置设备将药材打粉、造片,李大成就在贝勒府坐等各国的肥羊主动上来挨宰了。(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