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胜之胜(一)(2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12 字 8个月前

“唔……这个老夫倒没细看,待会儿仔细瞧瞧,贝勒爷这段时间大有长进啊!”

只一句话,桂顺就让沙俄公使勃然变色,让各国公使将他与李鸿章摆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唯唯诺诺,洋鬼子会看不起你,有进有退才是人物。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之说是不错,可也要看你开出的是什么价码,一两银子的东西,你开口就要一万万,这买卖根本没法谈,谈不下去就得接茬打。

鼠疫,大清这地界几乎年年都有疫情,死伤一些百姓而已,这根本不足以动摇一国之国策,他所经历的太平天国、丁戊奇荒,那一场都是死伤千万人以上的,百姓之命在老李眼中低贱的很,他不明白李二神将缘何如此底气十足。

“嗯!老夫年前游历欧陆,也听过这样的说法,咱们不也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吗?

看着李二神将列出的条款,李鸿章很是惊讶,这上面的条款,怎么看都不像是大清战败了,而是诸洋鬼子战败了。

“嗨!中堂大人谬赞了,我家二爷谋划的好!”

老百姓能罢免洋人的朝廷,这是桂顺从李大成口中听来的,但是他不信,朝廷不如老百姓,这话搁大清朝谁信呢?

“想谈,可以!

但本贝勒不喜欢占了我大清龙兴之地的老毛子,若有老毛子在场,不谈也罢!”

发完电报回来的各国公使,直接放弃了和谈,而是与桂顺谈起了药材的买卖,和谈与鼠疫相比。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在鼠疫的大背景之下,合约之事谈不谈真的很无所谓。

临时赊欠,可以打消诸洋鬼子心中的疑虑。能赊欠到的药材,数量必定有限,防疫的药材是在津门检验过的,肯定有效,祛瘟堂药材大卖,几句话之间也就成了定局。

稳住了架子,镇住了苦主,好处也就快到手了,急赤白脸,伸胳膊撩腿反而是心虚的表现。

想要防治鼠疫,焚尸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鼠疫的源头,鼠疫在世界范围之内蔓延。是本贝勒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哦……还有一点本贝勒忘了说,咱们之间的交易,不能以各国的纸币为准,必须是现金银的交易,当然以物易物的物资交换也可以,毕竟我国用的是实物货币。

“贝勒殿下,您的这些要求我们都可以答应,我们可以尊重中医的专利权,贝勒殿下在专利上的见解,我们也是支持的,这个可以通过国际法规来完善。”

振威军的战力,也就那么回事儿了,比之淮军精锐,振威军还差了不少,能在津沽打的血流成河,主要是因为李二神将的歹毒计谋。

“唉……可惜了!”

若真能签下这样的合约,作为和谈大臣,真是要青史留名了。

听了桂顺百姓罢免朝廷的说法,李鸿章也抓到了李二神将行事的关键,远在大清,利用洋鬼子的民心,这手段厉害了,仔细想了想李二神将横空出世前后,李鸿章脸上也多了几分希冀,或许李二神将正是看到了这些,才能无往而不利吧?

“贝勒爷。这样的条件,诸国会接受?”

瞧他们的架势,真是像被逼急了的恶狗,谁逼得他们呢?恐怕是他们的朝廷吧?

擦了把头上的冷汗,桂顺也不避讳李鸿章,直接说出了他的幕后之人。

李鸿章心中也有几个坎儿,甲午战事、辛丑条约自然是惆怅,但他心中最窝火的还是当年镇南关的不败之败,这次或许能借李二神将之力,来一个不胜之胜也说不定呢?(未完待续。)

诸位,先发报吧!”

“呵呵……中堂大人谬赞了,长进说不上,只是这段时间悟通了一些道理而已!

桂顺说的这些,李鸿章只能理解一部分,在他看来,能在药材上大赚诸洋鬼子一笔,已经不错了,以鼠疫做要挟。迫使诸洋鬼子在战事上让步,在老李看来是不可能的。

粗制草药,海运不方便,为了帮助诸友邦防疫,本贝勒可是下了大工夫的,这些药剂都是经过萃取的药剂精华,极为方便运输。

刚刚桂顺能顺利撵走老毛子,李鸿章就有些诧异了,桂顺说的诸公使的面相,李鸿章没瞧见,但他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焦急,或许还真是这么个说法呢!

这点补充。桂顺刚刚没有看到,现在说来也不晚,听了这样的条件之后,各国公使交流了一下。眼中的神色大多都是这位清国的桂贝勒不好对付。

中堂大人,听闻这洋鬼子的朝廷与咱们的朝廷不一样,洋鬼子的百姓可以罢免朝廷的,这老百姓在洋鬼子那边就这么金贵?”

之前咱们撵走了老毛子,这些人没开口,咱们让他们去发电报,他们就去发电报,他们的屁股底下怕是比咱们热多了!”

叹了一句,李鸿章也没说可惜了什么,桂顺也不在乎这些,他还要熟悉手中的稿件呢!该说什么,李大成都给他弄好了。照着念就是了。

这些不是李大成教桂顺说的,而是桂顺自个儿悟出来的,谈判,在他看来就跟碰瓷儿、下套儿没两样,玩的就是个虚张声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