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袁短道(上)(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20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贝勒爷给你的一百万,近期好好打点一下上下,你是没宅子的,这我也知道,去找二管家,让他给你在内城找处院子,从一品的大员也不能太寒酸不是?”

“说了不用这些俗礼,你就不要管它。

王勇钦的护卫,直接用鬼头刀就好,河道上需要的资料,带上就好,一夜的准备,完全是可以启程的,李大成该做的已经做完了,去山东看看具体的情况,对他来说,也算是急事儿。

“嗯……只修山东段,勇钦你的心里还有疑虑啊!

与火车相比,驳船的运量并不小,甚至会更多一些,大运河,是可以抗衡铁路的存在,铁路路权多在洋鬼子手里,有了通畅的大运河,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抗洋鬼子在铁路上的优势。

二爷,您不是想让运河全段都能通行这样的驳船吧?”

王勇钦就没有这样的气魄了,他可是很怵这位李二爷的,在直隶官署,他是亲眼见过官署大堂之内那些尸体的,直隶总督、布政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是这位李二爷的手笔,他这个河督在李二爷的眼里,怕也跟其他官员没两样的。

“二爷,石堤?

老顾。你刚刚说了行程,这行程嘛!走到哪算哪,这偌大的大清国,想让我死的人也不少。贝勒府也是个人多嘴杂的地方,多说无益。

“属下给二爷见礼!”

与李二爷处了一段时间,顾其行也大体知道了他的脾性,他拐弯抹角的时候不多,商议事情的时候越直接越好。

雪地行军很慢,化作王勇钦督标的李大成,出发的前几天也不怎么管事儿,多半时候都躲在马车里静养。

“嗯!知道了,再掂量掂量杨鸿元。看看他如何,外事有些地方还得用着他的,你要是有合适的人,也可以引荐给贝勒爷。”

王勇钦走了之后,李大成直接问了顾其行这么一句,顾其行沉吟了一下,也做了答复。

“谢二爷!”

听了李二爷杀气凛凛的话。王勇钦也是额头冒汗,这位李二爷杀官可是说杀就杀的,以后经手运河,可得小心了。

“正是这个想法,看来你的准备也不足啊!

想到这一点,王勇钦的头皮有些发麻,若如此,工程将更加浩繁,运河沿途的许多地方都要重新开挖,船闸、水闸也要新建,这比新修运河的工程,简单不到那里去的,这样的工程,说实话,大清是干不了的!

短期之内,许多路权都是收不回来的,这也是李大成着力想促成大运河修整的原因所在,海权不在、路权不在,河权大清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在老袁眼里,山东或许从来也不是他的地盘,京畿咽喉津门才是,无论是在山东还是在直隶,王勇钦这个河督,老袁总是跨不过去的,交好王勇钦,于老袁也有莫大的好处啊!(未完待续。)

听了李大成的说法。顾其行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位二爷,依旧是深不可测啊!

程廷华介绍之后,爱绅与王茂斋行了礼,听到爱绅的名字,李大成知道他是满人,看来能促成此事,桂顺的面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就好!安排一下,咱们明晨启程!”

过了津门刚进静海境内,王勇钦的河督人马,就被北洋新军给拦住了,说是因为防疫的缘故,王勇钦的督标人马,需要在静海呆上几天的时间。

想要用几百万两银子做成大事,只能解决关键点了,漕运停歇的关键点,在山东在黄河夺泗之上,只要解决了水量问题,几百万两银子。也堪堪能做成大事儿的。

“二爷,这花费最少的修河方案……”

回去跟周帧商量一下,这段时间,随时准备出发巡河。”

跟着程有龙到了外院,李大成见到了两个跟孙禄堂岁数差不多的人,一个憨厚、一个刚毅。面相都不错,这也是如今武林的好处,门派择徒都很注重德行,这两人打眼看上去,应该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二爷,茂斋师兄的家乡就在山东莱州府,此番去山东,茂斋师兄正好回乡探亲,我们自然愿意。”

交代完了这些,李大成又去宛如那边看了看,宛如与孙家丫头的进度不错,那一身貂裘的衣裤,已经被改制成普通的号衣了。

“无需如此!我这里不兴这一套,以后你也是从一品的大员了,在外还是要有些气势的。”

半下午的时候,程有龙来了一趟,说是程廷华跟孙禄堂回来了。而且还带了两个杨氏太极的人,算是杨氏太极的嫡系。

“二爷,按洋鬼子的说法,大致在三五百吨上下,折合咱们斤两,在七八十万到一百二三十万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