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
这话可不是什么好话?什么叫做出手果断,是指自己杀官果断吗?听着杨士琦的话,李大成还是摸不着老李跟老袁两人的脉门,襄助?几人的关系是敌非友,这是在说笑吗?
正巧山东的地理我也不怎么熟悉,有你襄助想必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咱们接下来怎么走?是转一转山东呢?还是直接去胶州府?”
山东是个是非之地,胶澳那边还有洋鬼子,你在津沽做的事情,惹洋鬼子嫉恨啊!就带这点人,怕是不够!”
山东、江苏。算是南北的中转站,如今大运河的修整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筹划阶段,以后山东的地位,要比江苏高上一些,南北的分界线弄不好也要从山东算起,老袁的目标是直隶,但没了山东,直隶也要断一臂的,这是要抢地盘吗?
看到城池之后,李大成的眼中也多了许多的难民,有些虽说不是难民,但穿得比乞丐也好不到哪去,大冬天赤脚蹲在地上卖枣的人也不少,小小的一篮枣,恐怕也卖不出几个馒头钱吧?
“二爷,杨杏城有礼了,在京之时就听家兄说过二爷酣战直隶的风姿,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呐!
杨士琦的话,也是实话,有些时候不是你有银子就能买到粮食的,这就跟李大成在京师时玩的一样,买的越多粮食越贵。
想到了洋鬼子一节,李大成的眉头一扬,以夷制夷未尝不能转化一下的,以夷治华平衡朝局,这手段老李使得出来。
八极北进之事有了大概轮廓,李大成也不耽搁,第三天就准备好了行装,准备出发去山东,从沧州府到山东,李大成还是打着巡河的名号,所带人马基本还是出京时那三百多鬼头刀,王勇钦的督标,已经被沧州城外的振威军代替了。
“那感情好!之后一定如数奉还!”
对李大成而言诸洋鬼子之中,有威胁的是三家,英国鬼子、日本鬼子、老毛子,德国鬼子只是不错的合作对象而已,威胁还谈不上。
胶州府的事儿,是我与袁世凯之间的买卖,你兄长是李鸿章的人,你掺和到袁世凯的买卖之中……
转一转山东,对李大成而言,没有谁先谁后之分,先走胶州府也成,在胶州府圈定了土地,后续的事情更好办。
想到了老李的大致路途,李大成也就不担心了,最怕的就是号不准对手的脉,号准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即可。
“大刀王五、单刀李存义、神枪李书文、杨氏太极王茂斋,外加八卦、形意、八极、太极四门的嫡传弟子十多人,这样的护卫,数遍了大清哪个有呢?
“二爷,山东本就人多,这些年又连年遭灾,可谓是饿殍遍野呐!
“咱是武夫,不信命!
这话,李大成也就是这么一说,老袁要是真有那份善心,就不是老袁了,即便有,这银子哪里来?难道自己掏腰包吗?
“家兄直隶按察使杨士骧,在下杨士琦!”
见杨士琦犹豫,李大成以为他在质疑银票,他这一路走来,都有李诚有的人为他兑换银票,用假票,他还丢不起那个人。
“大成啊!真不知是我老了,还是你这个年轻人太妖异,就你这样的年轻人,之前别说服了,就是入眼都难!
咱信的就是手里的本事跟家伙事儿,老子自津沽血海活着爬出来,靠的就是这些东西,若命不硬,早死两回了!
说完之后,李大成也不犹豫,登上马车之后,队伍就头也不回的往南而去,独留下杨班侯一个,在沧州城外唏嘘不已。
杨氏兄弟在李鸿章幕中的地位不低,按说杨士琦不应该搅合自己跟老袁之间的事儿,杨士琦搅进来了,那就只能有一个说法,老李时日无多了。
李二爷的问题,让骑在马上的杨士琦有些愕然,按说这位爷应该没这份儿心思才对啊!
“想什么呢?借钱岂能没有利钱?如数奉还,你还真是会做买卖。
“机器局太小,用不了如许多的难民呐!再者,建机器局的银子,至今还没有着落,天津那边发来的机器,依旧在露天地里晾着呢!”
在胶州府,我还有五千人枪,十多门大炮,若死在了山东,也是该死!”
“二爷出手果断,中堂大人与袁大人觉得,山东之事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二爷出手。所以就派杏城前来襄助了!”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师爷、幕客转投他人,大幕落下的那一刻,并不是开始,早在大树要倒之前,私底下的接触已经开始了,但如杨士琦这般明目张胆的为老袁办事,却多少有些稀奇了。
虽说不想施舍,可看着那些大冬天里衣不蔽体的人,李大成还是有些心软,从马车的窗户口,递出了一张两千两的银票,让杨士琦安排德州官府的人赈济灾民,至于银子的安全,李大成不担心,这么多的难民,缺的就是银子,谁要是敢在他的银子上下手,他也不介意去抄家灭门的。
“别说这话,太不吉利,现在谁死你也不能死,你可牵着咱们这些人的心气儿呢!
现在的李大成除了是这些人大金主之外,还是一盏指路明灯,他的安全自然至关重要,八极北进黄四海牵头,神棍王中泉做中坚。张景星负责坐镇罗疃,跟李大成比较熟络的李书文也就成了护卫的不二人选。
“二爷,这……”
听了李二神将的问题,杨士琦也不着恼,重新正式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哦……缺银子,我借给他几十万也不是不成!”
官场上的玩意儿,最会玩的就是阴谋诡计,手里有振威军的李大成虽说不怕这些东西,但也不想平白的被人当枪使,小河沟里淹死的英雄好汉太多,他可不想做那样的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