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个窝头上的生意经(下)(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20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二爷,这铁炉子一天烧多少煤?”

东方不亮西方亮,货场的货物杂乱程度,也相当令人挠头,从粮食到军火样样俱全,这段时间来的货物更是杂乱,许多船上,船主们都不知道装的是什么货物,只要给运费,许多货物都不是按件计价的,而是直接估堆儿。

洋鬼子有个说法是不错的,叫做利益均沾,一家独大那不叫买卖,百家争鸣才是商场大兴之兆啊!

为什么?咱们财大气粗啊!他做的好,咱们并了他的买卖,他就是咱们的人,有了咱们的财力,他们的买卖也会越做越大,合股分红是个什么玩意儿,你们都清楚吧?

十亿是什么概念,十万万呐!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李大成坐在上面不说话,李诚有就只能开口了,这顿饭吃的是窝头跟鱼,难不成大成叔想在鱼身上下功夫?

“这堆货花了多少银子?”

鱼好了,大家伙开吃吧!”

这一圈转下来,也快接近中午了,李大成弄来的炉子没有烟筒,但这难不住他,没有现成的,用砖砌一个就好,点上炉子炖上鱼,炉子旁边也用铁钎子插上了要烤的鱼,李大成这才让在外面放风的一群掌柜回到了屋子里。

“二爷,可是要做鱼的买卖?

看看今天,你们数数,多少买卖得用洋鬼子的玩意儿?

现在的世道不同以往,这一个大清可做的买卖,太多太多,凭你们十几个,远远的不够!

想要人才,不能只靠学,而是要引导,今天这话,你们回去编一编,怎么说呢?就叫做一个窝头上的生意经!

大清十八行省,五大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这相当于二十五个山东啊!

“二爷,这炉子烧的是好煤还是孬煤?”

掌柜们刚散下去,李诚有的人回来说,刚刚设计的那两个铁炉,至少需要半月的时间来铸造,听到这个,李大成的眉头一皱,粗糙的翻砂活而已,差不多就成,这又不是铸炮,哪用得了半月的时间?

“今儿个这事儿,从什么说起,从粮食说起,说完了粮栈。我本不打算多说什么的!

看着红彤彤的铁炉子,听着呜呜作响的燃烧声,有个掌柜提出了关键的问题,烧的煤多了,除了大户人家,谁用的起?

“你说呢?”

跟李大成说话的那掌柜,细细的算了一笔账,现在只要是城镇都有炭市、柴火市的,仔细算算这笔账,烧煤是比烧木材、木炭便宜的,而且铁炉取暖,也比烧炭盆暖和、干净。

“啥煤都能烧!只要不是煤矸石就好!”

但是,你们比我想的要差,许多东西你们都看不到,睁眼瞎吗?

“小舢板出海能打多少鱼?一个夏天又能晾晒多少干货?

走进了货场附近的铁匠铺,李大成叹了口气掉头就走,条件太差了,一个风箱、一个铁毡、一盆水、一堆煤,几把锤子一个人就是铁匠铺了,打把菜刀都嫌费劲,更别说翻砂铸造了。

咱们把买卖做遍了,又能有多少收益呢?

不是咱们的东西不好。而是咱们不会料理咱们的东西,好东西不会料理,还是好东西吗?

咱们的眼再多、手再快,也有顾及不到的时候,怎么才能纵观大局呢?还是那句话,多看多想!”

就刚刚说的那些买卖,每一项做好了,山东一省一年的收益只怕项项都要过百万的,仅山东一地,咱们有多少个百万收益呢?

二爷,这买卖做得!”

知道洋鬼子的几个大商家,有多大家产吗?至少十亿!

“嗯……

给王茂斋的人说了一下烟筒的卷制方法之后,李大成又让人去码头上看看有没鱼,结果运气不错,有几艘渔船在,弄了一筐尺余长的海鱼。今天中午饭也算是有着落了。

“回二爷,这是老毛子运来的,一船货给了八百两!”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们这里吃的是什么?除了干货。就是臭鱼烂虾,多看看多想想,这买卖在哪里,衣食住行用,随处可见啊!

咱们打鱼的船太小,洋鬼子的渔船,可以捕获几万斤的海鲸。咱们为什么不成呢?码头上的货船,不能改作渔船,那咱们就自己来造渔船。

这就是积存货物的处理办法,在塔埠头很多时候,一艘远洋货轮的运费上万两,而一船数千吨货物的价格只有几千两,若按正常的货值来算,李大成这边还是赚大发了。

大清商家可以与洋鬼子的商家抗衡,不是他们的手段厉害,而是因为有一个闭关锁国的朝廷,闭锁阻挡了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洋人在大清能干的买卖是有数的,若是没了这个保护,若是跟诸列强的商人们角逐于世界这个大市场,现在的大清商家们,九成九是要惨败出局的,这才是商家们应该看的差距。

“嗯!峄县的煤,淄川的煤铁,老六,你安排专人去做,花多少钱也得拿下这两地的矿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