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富海烧锅(2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54 字 8个月前

现在的粮食酒可不是后世的勾兑酒,与纯粮酿造的回味悠长、甘香醇厚相比,后世的勾兑酒只能用勉强能喝来形容了,李大成现在对于富海烧锅的要求,也是这样,勉强能喝就成,精品、极品,以后有的是时间摸索,能不能酿出酒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或许用钱请不来最好的酿酒师,但一般的酿酒师也就够了,他要的不是酿酒师,而是技术,酿酒的技术大同小异,只要有了全套的工序,其他的可以慢慢摸索。

北方缺粮,二爷的手笔又大,这么多粮食,都用在了烧锅上,只怕是不妥吧?”

“张弼士?”

“二爷,酿酒是手艺活,咱们是不是要谨慎一些,不要弄得太大?”

塔埠头以及胶州府货场上的粮食,会盈余一多半,除了开粮栈旧粮换新粮这一条路可走之外,李大成这边还有很多条路可以用来储存粮食的。

今天谈了不少的买卖,李大成给众位掌柜的印象就是激进的,酿酒是个技术活,酿不好就成醋了,一般好的烧锅师傅,都是祖传的活计,谁也不会轻易的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胶州府这边积存的粮食太多,有保守一些的掌柜,就提出了做事要谨慎的说法。

“嗯!好!

酒存的时间很长很长,牛羊牲畜最少也能活上三五年,也算是在变相的存储粮食了。

这次济民粮铺的大掌柜高丹桂,说的还算符合李大成的心意,酒醋酱油腐乳,都可以拉长粮食的存储时间,虽说不能做饱腹的主食,但这也是延长粮食存储时间,最有效的转化办法。

在李大成看来,消毒酒精跟七十五度白酒,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不能喝一个能喝。蒸馏白酒,也更容易取得这种可以有效消毒杀菌的战场必需品。

“二爷富有四海,富海烧锅如何?”

说到了洋酒,在座的诸位掌柜没什么可说的,你看我我看你,又有些冷场了。

听到这个,李大成脸上也有了笑意。要找的就是这卢粟了。

医用酒精、碘伏、红药水都是这些小伤的克星,相较于碘伏、红药水。酒精的制取更为简单,用途更为广泛,随身携带也更为方便。

“答得不错!但我主要想说的是酒!”

对于大清的酿酒原料。李大成除了知道大米、高粱、小麦、玉米、瓜干之外,其余的也所知有限,他开口说到这些酒类的酿制原料,就是想让在座的这些开辟一下思路,有最好。没有,另说另讲。

“老掌柜说的不错。这烧锅跟存粮,老高,你那边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粮食不足的时候,烧锅的利益再高,也得停工!

“二爷的意思是,将酒糟当做豆饼?”

可以消毒杀菌、可以麻醉神经、可以壮胆提气,可以消愁解闷,可以长久的储存,还有比酿酒更好的储存粮食办法吗?

粮铺、粮仓、磨房、油坊,这些还不够,粮食不能久存,磨面并不能延长粮食的存储时间,榨油,虽说可以多延长一两年,但延长的并不久。

甜高粱虽说不是甘蔗,但能制糖,就说明这东西的秸秆跟甘蔗差不多,在山东推广甜高粱,产粮依旧是关键。

酒糟的用处,除了食用、饲用做肥料用之外,也没多少用法了,做肥料用,有些糟蹋好东西了,现在这个时候,大面上是缺粮的,缺粮就要想法子补充可以食用的东西,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羊牲畜,这是一条不错的转化之路。

李大成一句话,又让众位掌柜有些抬不起头来了,别说,他们这段时间跟着李诚有李六爷,还真开过不少洋荤,二爷说的葡萄酒、威士忌,他们个个都尝过,只是这朗姆酒跟龙舌兰酒,他们没尝过而已。

老六,趁春播没开始,你去南边弄上足量的甜高粱种子,老高,推广栽植甜高粱的营生,就交给你了!

“接茬还说粮食的事儿!”

用一个窝头上的生意经,将一众掌柜说的抬不起头来之后,李大成再次语出惊人,还要说粮食的事儿。

酒糟人能吃吗?能!这玩意儿还能入药,酒糟比树皮、观音土这些东西可好多了,真要遇着灾荒,酒糟不是不能吃的。

这段时间,老六你也派人出洋吧!专门去请那些会酿酒的洋鬼子,多少钱咱们不在乎,只要他们会酿酒!

如今大清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外界的威胁,而是内部的灾荒,耐水耐旱耐盐碱的甜高粱,无疑是一种万能农作物,有了这种农作物,只要能保证产粮,粮食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有了甜高粱,糖酒行业也要随之而起,虽说高粱米不是一种精细的食物,但这个时候有的吃就最好,总比没什么吃要强的。

“对!就是张弼士,据说是富可敌国的南洋大商!”

老六,过些日子你随船去一趟烟台,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张弼士,联系上之后,我亲去一趟。

听到张弼士、烟台、葡萄酒三个关键词,李大成联想到了张裕,对于这个他也没多少了解的,只能开口提问。

富有四海这词儿不错,李大成欣然点头,认可了富海烧锅这个字号。

说到这洋酒,葡萄酒不是粮食酿造的。朗姆酒是甘蔗酿造的,龙舌兰酒是一种兰草酿造的,我给你们点明了这些,你们有什么说道没有?”

“用酒糟喂牛羊等牲畜!”

老子要建就建最大的烧锅,诸位谁给起个字号啊?”

冷场之后,一个掌柜说起了自己的听到的一桩美谈,经商许多时候靠的就是信息,大清见识最广的一群人,不是官员而是商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