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乱世不由人做主(下)(2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195 字 8个月前

按着桂顺的指点,给王徐二人的礼物实惠一些是一堆,给宛如、孙家丫头的礼物,精致一点,两瓶香水两瓶红酒,就算是李大成的敲门砖了。

本来要许给胶澳翻译孙广才的船厂,也因为胶澳那边的犹豫不决没能建成,孙广才通德语,李大成直接就把他安排在了筹划建设胶济路上,让他跟高丹桂还有南边来的十几个师爷搭伙,共同谋划建设胶济路的事儿。

顾其行的说法是,桂顺现在还是贝勒,与小醇王差着距离呢!应该表现的恭敬一些,这才是以退为进的方略,听了这话,李大成知道这老顾又犯了眼界不足、方向不明的错误了。(未完待续。)

“若是她们有心,我也不拒绝!”

感受到了女人无言之中的无奈,李大成话锋一转,就将话题带到了别处,自己与这两人的关系本就有些尴尬,谈不好就要留下一辈子的坏印象,这不妥!

以桂顺的身家,府中女人的待遇自然高到了离谱的程度,在变乱之后的京师,桂贝勒府中的女人,享受的完全是王府福晋的待遇,在王若梅看来,即便两个妹妹嫁得再好,也不会有这种待遇的,跟着这样的男人未尝不是这时候女人的幸事,所以她这边也就没了下文。

我让人给抬进来。”

由胶州府开始,山东这个大工地,已经拉开了大幕的一角,老娘们回銮之后,大运河也差不多该开工了,有了和约借款,京汉铁路应该也可以进入高速施工之中了。

现在的振威镖局,有拳师两百多人,十多岁的徒弟一千多人,二三十岁的精壮五千多人,近期振威镖局的主要任务还是培养人才,有了莱恩上次卸下的五千装备,李大成也在珠山、黄岛一带开了靶场,杨班侯那边有话,一年之后,这五六千人,差不多就可以出师押镖了,当然这只是一个阶段,想要把所有人都培养成高手,没个三五年的时间,想都别想,弄不好就得十年往上的时间。

大运河沟通南北,京汉铁路也是沟通南北,这两条水陆大动脉,近期可以带动大批的壮丁,以后可以让无数商家通过南北货运致富发家,只可惜这京汉铁路走的不是山东而是河南。

建胶济路,对这些人而言,还有些陌生,但最近詹天佑来了一份信,说是可以挖十多个熟悉铁路建设的工头到胶州府这边来,有了粮食,有了管理人员、基层技术人员,有了壮丁,即便李大成不在,胶济路的事儿,也会很顺利的,毕竟胶济路是德国人主导的,工程师什么的,他们那边是主力,大成公这边,现在主要的任务,还是在苦干之中培养人才。

一路走来,无论是孙家丫头还是这两个女人,孙守业都做了不少的开导,这个时候男人三妻四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姐妹一夫更是寻常可见,对于李大成的无耻回答,王若梅这边嗔了一句,也就没了下文,还是孙守业那句话实在,乱世不由人做主,尤其是现在的女人。

即便有下文,面对这样财雄势大的主儿,一个王家又能有多大的声响呢?强娶,也是很寻常的一件事儿。

送孙家丫头回去歇着之后,李大成偷偷摸摸的找到宛如,补上了这段时间欠缴的公粮,之后才迈着八爷步,开始安排胶州府这边的后续。

王若梅翘着眉梢疑问的样子,也带上了几分风.情,若论相貌,在京师旗人之中小有名声的宛如,脸盘儿自然最好,能入孙本武眼的王徐二人,身材一等一脸盘儿也算中上,孙家丫头最有活力,身材也是青春洋溢的,容貌在李大成心里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安排胶济路这一节的时候,李大成也让孙广才从德国人那里招来了胶沂线的规划略图,这次去省城济南,李大成决定走一走胶沂路沿线,看看有什么具体的困难。

桂顺启程,桂福晋宛如自然不能留在胶州府,孙家丫头跟李大成算是新婚燕尔,她自然也不能留下的,王徐二人带着襁褓之中的孩子,不能长途奔波,就只能跟孙守业留在胶州府了。

当地百姓穷困,对李大成而言却是一个突破点,用大成公的粮食开路,打压当地的地主大户,胶沂线上马也就轻而易举了。

感情的事儿,有岳父孙守业疏通,李大成这边又有不错的见面礼,刚刚尴尬的气氛,很快就被礼物给冲散了,在李大成面前,两个女人也不做作,一边挑着礼物,一边跟李大成拉着家常,油嘴滑舌是讨好女人的利器,李大成这个夸几句,那个赞几下,很快屋里的气氛就很融洽了。

跟着李大成不过数月的时间,其中大半时间还是不上不下的那种关系,但两女在贝勒府之中,不仅没受歧视,反而在许多地方的待遇高过了孙家丫头。

李大成本想把李书文也留在胶州府教拳的,但李书文那边不答应,他是应了师父的吩咐,做李二爷护卫的,在这事儿上杨班侯那边也不答应,李书文作为年青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杨班侯也是认可的,有他在李大成的身边,许多老辈人也放心,毕竟李大成身上牵扯着武术界兴盛的重任。

宛如跟孙家丫头住在一起,得了李大成的礼物之后,两人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就拿出了一堆衣服让李大成试穿,这都是两人在京师攒下的,许多都是依着李大成离京时候的身材做的,现在穿起来却有些瘦小了。

心里有了谋划,巡视胶沂线也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选择,是经沂州过峄县入微山,还是直接北上济南府,李大成跟顾其行的意见有些相左。

“真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