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着官场压贝勒爷,想黑掉贝勒爷的血汗钱,这没可能的!贝勒爷身后还有一票振威军,贝勒爷这边也不宽绰的!
事儿咱们要谈,但钱也一样要还,这几天的利息,贝勒爷手下的账房拢了拢,一共三万万六千万,咱们先来说说,这笔钱该怎么还吧!”
这段时间,李大成也在强化枪械训练,先弄个囫囵吞枣再说,让这些鬼头刀跟着下面的振威军一块摸索,说不定也能摸索出许多经验的,再过几个月,这几百鬼头刀,也该被分派到各处训练振威军了。
听到这四个字,李大成也就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了,老娘们硬逼着桂顺放那些人一马的,这对桂顺而言不是坏事儿。
“嗯!他们是想闷着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成!
有了李大成这几句话,京师那边就乱作了一团,那些自诩高位不想还钱的,除了被抄家之外,留在京师的家眷。也遭到了振威军的骚扰,这种骚扰可不是动动嘴动动手那么简单,当天半上午发了电报,第二天下去。京师那边就逼死了人,除了几个女人之外,还有几个要面子的老大人不堪受辱上了吊、跳了井。
虽说心里并不想放过京师的官员,但老娘们表态了,为了桂顺的前程计,为了以后的大事计,李大成这边也只能偃旗息鼓了,杀尽微山的官员只怕是做不到了,但有些事儿也不是不能做的,比如说继续讹诈。
对于李二神将的看法,杨士骧虽说很精道,但这些也只能是他一个人知道而已,说出来,他的位子还不够高,说了就是杀身之祸、灭族之祸。
不提桂顺做事的后果,只是面前这一关,许多人都过不去,包括李鸿章在内,他的人也涉及到了微山的事情之中,这几天振威军也找上门了,虽说没谈讨债的事儿,但桂顺的枪头已经对准的李鸿章,再不做应对,一旦事情再闹起来,只怕山西那边也压制不住的。
大臣是什么?老百姓眼中的大臣,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但到了桂顺这等宗室眼里,大清的大臣不过是狗奴才而已,打了也就打了,玩了也就玩了,以死明志,不好使的!
这次讨债,桂顺虽说没有逼迫袁世凯,但袁世凯这边的压力也不小,主要是来自京师的,杨士骧跟杨士琦虽说是兄弟,但两人的性情有所不同,现在的杨士骧还是李中堂的人,说话的时候,老袁这边也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还是那句话,大清不缺!,有的地方一个知县的实缺候补就有十好几位。挂名的候补没法儿数,京中的位子更是千万人挤独木桥,空一个就补一个,官员、大清可不缺死的那些个。
“你老顾来了就一定有好事儿,山西那边的?”
所谓的谈判,也不过是三人一起泛舟微山湖上,扯扯闲篇而已。
虽说点拨了几次,但老娘们在顾其行心中心中的地位依旧是高不可攀的,无奈的摇了摇头,对此,李大成也很无奈,大清的许多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一个老婆子而已,有什么好敬畏的,在李大成的眼中,只要是人,就不必敬畏,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货,一刀扎下去也就没了,敬畏?没必要的玩意儿!
“老袁,你看士骧多实在,你心里也是有数儿的,何苦说废话呢!
不是没人打抱不平,有!而且还不少,这些打抱不平的人,直接就会被振威军拖回家,孤身一人的京官还好些,那些有家口的就倒血霉了,自己挨打家人受辱,振威军这群军汉。上去三两下就摆平了这些想要打抱不平的。
披上衣物。感受了一下温暖的感觉,一开春湖水还是冰凉的,湖边的春风也阴寒透骨,这样的训练。最大的目的还是训练一个人忍耐力,真要评说一下,只能有活遭罪来形容了。
到了微山,有了桂顺、小醇王顶着,鬼头刀也难得能跟李二爷一起训练,经过这几个月的训练,李大成的体力、耐力、武力有了长足的进步,鬼头刀这边也是一样,能跟在李大成身边的鬼头刀都是最精锐的。
桂顺讨债逼死了人,在京师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刑部不敢立案。九门提督的人马不敢干预,这事儿就这么发生了,结果就这么摆在了众人面前。
山西的老娘们表了态。桂顺依旧肆无忌惮,只是朝野间的舆论少了一些,许多京师的官员,也明白桂顺这边的意思了,要钱不说事儿,不给钱。事儿没完。
贪腐,可不是下面官员的专利,大清从皇帝到臣工,九成九的人都脱不开贪腐这个圈子,收取商人的报效,本就是贪腐的一种形式,而山西的老娘们却乐此不疲,初到山西,大德恒就送给老娘们三十万两,山西的票号大户也纷纷出资报效,这样的清廷,不灭也是没天理的。
在胶州府时,一是因为影响,一是因为鬼头刀人员不全,一是因为李大成要跟着李诚有、李书文学拳,这三个原因,让李大成与鬼头刀在胶州府时,各自分开训练,更多的时候,鬼头刀们都是在齐世铎的营地之中进行训练的。
这些人,李大成可不是那他们当做护卫来培养的,而是把他们当做了振威军的教官来培养,拳脚跟耐力,这些人大多不差,如今鬼头刀所欠缺的还是在枪械上的训练,想要练成用枪的高手,不比学拳脚容易多少,会打枪只是最基础的,战场可不是训练场,在战场上的高压之下,七八成的人都发挥不出训练水平的,更多的时候,一多半人的枪口都是朝天放的。
比如说现在的老娘们,她害怕事情越闹越大,所以在山西用了一个震怒的姿态,让京师的官员跟桂顺和解,这个态度主要还是给桂顺的,在此次官场闹剧之中。桂顺占了主动,所以老娘们在山西以震怒的姿态,逼着桂顺放京师的官员们一马,这不是什么政治智商,只不过是和稀泥的本事而已。
“二爷,不过是些许债务而已,没必要逼死人命坏人名节吧?
对此事,士骧没有看法,事情总有缘由的,事情也总要解决的,相信二爷这边已经有了章程,士骧与袁大人无论说什么,达不到二爷的要求,说了也是白说。”
“早这么说事情早就办妥了,可惜你们之前不是这么想的啊!
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坐下来谈谈各自的条件跟底限,就是事情的解决之道,但李鸿章不成了,从京师挪到山东弄不好他就要死在路上,无奈李鸿章跟京师那边,只能派人来谈了。
咱们谈谈,你们用什么来补偿贝勒爷的利息吧!”
杨士骧的话说的明白,这道理老袁自然也是清楚的,他不想谈是因为不敢谈,只怕这位李二爷,又把眼珠子放在了山东身上,现在他还是挂名的山东巡抚,有些事儿是不能做的,万一做差了就是以后的污点呐!(未完待续。)
可桂顺开出的利息太高,若早点明白,他们或许还还得上,现在只利息就大几千万两了,这样的数目,是根本没法还清的,不还桂顺还会更加肆无忌惮,还、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