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千人千面(1 / 2)

贞观帝师 石肆 2217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夏鸿升一愣,朱彦辉,就是那天在书院里面起口角的时候,拦住了夏鸿升和徐齐贤,被夏鸿升骂作一条走狗,然后恼羞成怒过去要掐夏鸿升脖子的那个人了,白建之来替他道歉?

这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对于头疼的事情,夏鸿升一直以来的办法就是,暂且放到一边去,反正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如先等等看,没准儿就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傻叉,夏鸿升朝着门外哂笑了一声。几句客套话,没放低身份,更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打造炒锅和收茶叶的问题,就是喜欢这种冤大头啊,让人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爱打小报告的人,学校里面不会有人喜欢,就连老师们,也不会真的喜欢那种自己没有担当的学生。夏鸿升后世里再清楚不过了。

想到这里,夏鸿升也就扶起了白建之来,朝他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道:“这件事情本来跟白师兄没有什么干系,不过白师兄高义,想要保朱彦辉,这兄弟情义教人敬佩。呵呵,咱们同窗之间在书院里面小打小闹的玩笑事情,自己玩闹一下也就算了,若干年后回忆起来,倒也是一件件的年少趣事,要是因为这个就跑去老师那里告状,岂不是太小家子气了?这件事情我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更不会去向任何人提起。至于玉佩,白师兄收回去吧,百多贯的东西,我消受不起啊。”

销路宽广是必然的,只是,束缚与阻力也会不小。不说别的,单单就是嫂嫂和书院的先生同窗们,就决计不会允许夏鸿升去经商。夏鸿升不反对读书,相反,他认为读书学习是必须的。可是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正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了,书院里面学习的东西,除了让夏鸿升多了解了一些唐人的价值观之外,就没有其他多余的作用了。反而,学子的身份,会阻碍到他许多想法的实施。

见夏鸿升发现了自己,白建之也就大大方方的现身了,走进了学室里面,还没有等夏鸿升站起来,就先拱手作揖然后说道:“夏师弟,为兄今天是来替朱彦辉给夏师弟道歉的。”

这样的人,在一些不会危及自己,对于自己来说易如反掌的小事情上,乐于施恩于人,让别人欠他人情,可若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却转眼就会张开血盆大口,丝毫不顾人情了。这种人,夏鸿升见过无数,刚开始吃过亏,后来就知道怎么跟这种人打交道了。

是不是该找个由头退出书院了?只是贸然从书院退学,嫂嫂那一关过不过得去还是一说,就是书院的先生们,就要开罪了。而无论是出于未来考虑,还是出于个人情感道义,夏鸿升都不想让自己同书院的那些先生们有所间隙。能不能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够让自己从书院的束缚中走出来,又能够不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同书院里面几个先生与山长的关系?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这样的人可以认识,可作为酒肉朋友,甚至可以称兄道弟,一些举手之劳的小忙可以请他帮忙,但却绝对不可深交,不可信任。

“呵呵,白师兄文冠书院,又是颜师现任首徒,以后前途不可限量。玉佩还请白师兄收回,太贵重了。白师兄不要气恼,小弟不是见外,其实是小弟便有个不情之请了。”高帽子送过去几顶,白建之瞬间就气顺了,夏鸿升这段时间在书院之中大出风头,《三字经》是他所献,君子所为之言出从他口,那两首诗更是远超书院学子的水平,竟在暗地里被几位先生称道有大家之风,还有那书院注疏里新加上的君子远庖厨之论,也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他自己似乎并不知情,却不知道私下里已然有人称他为神童了。这岂能不让白建之气恼之极,书院第一人,除了我白建之,岂能另有其人?!不过,现下看夏鸿升笑脸对自己说这好话,那股子气恼瞬间就没有了,便是你被人传为神童,还不是要在我面前请我帮忙?

“那小弟就厚着脸皮说了……”夏鸿升拱拱手:“小弟想要打制几口铁锅,却无奈不认得好铁匠。眼下马上就要到颜师坐下听讲,不能再听我师尊之言了,于是也想要收几斤茶叶孝敬师尊,却又不通晓其中的门道。小弟钱财已经备好,只想请白师兄派一下人来,带着小弟同去便是,小弟付钱,白师兄的人只需要随着小弟同去带个路,提醒几句,不教小弟受了诓骗即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