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2 / 2)

太平记 孔璋 1670 字 11天前

丢出句话来之后,朱问道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将右手探进怀里,摸了只小小皮囊出来.

那皮囊也只有半个巴掌大小,表面暗暗的,已被摩挲的极光极滑,看不出甚么花纹,囊口系了一根暗红色的绳子,牢牢束住.朱问道初拿出时,皮囊也只是半满模样,但在朱问道在皮囊外面一阵极为轻柔和珍惜的抚搓之后,那皮囊竟渐渐涨大到鼓鼓的,几似要暴裂开来.

五人一路西来,为着路上方便,并未多携什么私人物品,朱问道性子素来恬淡,更是没带什么,只携了只小小包袱,也曾数度开与他人看得,这小皮囊却是从未有人见过.但他行事历来谨慎,每布计必施后着,现下四人见他如此,倒也不感奇怪,只是见那小皮囊委实太不起眼,却又不免大感好奇.

马伏波正心道:"老四这皮囊到底是什么玩艺哪,古古怪怪的,只那么小小一点东西,凭什么能将黑水兵的重围破开..."忽地想到他方才说话,心下蓦地一惊:"十来年不见,老四难道修道入魔,炼了什么以生人为祭的玩艺?"

大夏国土上流传的道法体系,本都起于四千年前以"一气化三清"之法自帝轩辕手中赌胜赢下整座龙虎山的"玄天青云客"一人.但后来他门下弟子各立宗派,分出正一,茅山,龙虎,全真,五斗等诸多流派,第四代弟子中更出了尚清余庆两名不世强人,自称是"受命黄天,为太平前驱"创立下太平道,与整个大正王朝作了几千年的对头死敌.各宗虽都自称道门,但兴趣各异,求索不同,在道法研进上也渐渐各分东西,各宗当中更又有无数分支流传,数千年累积下来,林林总总,怕不有几百支道家宗门,各各研发法术更是大相径庭.但有道是"万变不离其宗",各家道法宗趣虽异,本源却近,若仔细归纳下来,仍可大约分做五类,那便是:

包含读心术,魂系法术,生命法术,念术,幻术等等分支的,"幽明术".

号称"阳可救世济民,阴能垂手族众",精研炼丹,用药之学,更能锻制诸般法宝神器的,"丹隶术".

以天地本源之力为用,囊括了五行八卦等学的,"天地术".

请神法,役鬼策,神兽召等法术的总括,"请役术".

卜筮掷爻,烧甲占沙,虽然玄奥难测.却被修习者们相信实蕴有天地之密的,"龟算术".

天下道法种类无虑万种,却几乎尽可概入这五类当中,而少数实在太难区分界定的法术,通常被称作"杂术",不入五类之列的它们,多半是创自一些走街串巷的狗*士之手,施用之际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或是俗滥下作,素为正统道门不取.

本来道者天地始,无谓正邪之分,但随修习者心性不同,原本出于同源的法术却会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皆如"幽明术"中所包含的魂系法术,有人求索于"生魂离体","游魂寄体"等等解惑回生之术,自然无碍它人;但也有人执着于虐杀生魂,炼制法器为逞,便不免天怨人怒,长此以往,渐有道魔之称,但若溯其本源,却着实原是一家.

朱问道人称"道君将军",最是博学强记,虽然碍于修为所限,没法修习什么高深道法,却于道法所知极广,与幽明术也多有涉猎,当年在西征军中也尝以"游魂寄体"之术帮助那些身亡沙场的将士们来将最后的牵挂倾吐,马伏波自然知道,现下听得他口气极有信心,却又似是必得牺牲云东宪方可,不自由主,便想到这上面,不由得心下大惊,想道:"这却怎生使得?!"

马伏波思路转得虽快,却快不过徐人达,马伏波思绪未定时,他已盯住朱问道,沉声道:"那是什么东西?"反是云东宪的脸上现出喜色来,显然被朱问道的说话开解了不少.

听得徐人达的问话,朱问道并未直接回答,嘴角仍挂着那种淡然而古怪的笑容,他缓声道:"是什么东西,看一看,不就晓得了么?"说着话,左手食指一屈一勾,已将囊口所系红绳扯开,右手捏着囊底,将那皮囊倒拎起来,将里面的东西倾出,乃是一种暗灰色半透明的液体,极是粘稠,虽自囊中坠出,却是连而不断,缓缓垂下成为长长的一条,看上去竟有些恶心.

(这是什么东西?)

完全看不明白,半点头绪也没,马伏波心下大奇之时,徐人达却是面色大变,锐声道:"那是什么东西?!"

朱问道并不理他,两眼只是端详那垂下液体,口中道:"明明都认出来了,却没信心确定么?"

忽又喃声怪笑道:"早在你前来之前,老大就已经知道了?说来倒是滑稽,咱们兄弟中,这样子的,可还不止一人呢."

"二哥,五弟,你两个有没有表面上那未清白,我还真是很感好奇呢..."

马伏波大惑不解,想道:"老四...老四他疯了么?"却又明知绝对不会,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看着朱问道那阴晴不定的怪异面容,再想想他那些含义难明的话语,忽地感到手脚一阵冰凉,心下隐隐觉得似将什么极大事情将要发生.

而这时,徐人达已怒声道:"你,你怎会有‘东江孙家‘的‘幻体‘傍身?!"一语出口,云东宪马伏波等人无不悚然一惊,纷纷心道:"什么,‘幻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