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建南也没想到,就是局内部门一个主任位置的调整,惊动了那么多领导,并且一些有意向的记者也纷纷异动起来,调动了八方关系。害得他一下午都在接相关的电话,什么市人大主任、各个科局的局长,还有老婆也打来一个电话,要求照顾她老家的一个什么本家亲戚,见矮冬瓜老婆还来火上加油,正在犯愁的欧阳建南劈头骂了她一顿,这才算稍微消了口气。
“邱文彬?邱主任这不是你儿子吧?工作业绩不错啊?连着拿了好几个国家、省级奖项。”
一看邱忠的儿子名字也位列其中,欧阳建南心里微讶,但嘴里却表扬不迭。
邱忠的儿子邱文彬也在新闻部,算是局聘的记者,当时从一所普通大学的中文系毕业后,考不上公务员,在邱忠的恳求下,欧阳建南把他接收进新闻部当了记者,并且给了临时工里最高的待遇局聘。
在大华电视台,对于这些编外主持人、记者,分为三种层次的聘任制,分别是:局聘、部门聘、栏目聘。局聘的待遇和正式员工的一样,差别就是关系不在体制内,一般是照顾重点关系户的子女的,比如上级领导或者亲密的亲戚朋友。
而部门聘的待遇比局聘略差,只要部门负责人提议,再经局务会同意,就可以招聘一些临时急需的人材,总体来说也算长期雇工,并且干得好的话,还有机会转为局聘。
至于栏目聘,可以说是临时工里的临时工,就是电视台里的栏目组,临时需要人了,直接从社会上招收,也许这个栏目的使命完成后,这些人也就解散了,是所有聘用制里待遇最差的。
见邱忠的儿子竟具备竞争新闻部主任的资格,欧阳建南心里有点不舒服。邱文彬在他的印象,可比他老子嫩得多了,业务素质方面也很平淡,没做过什么惊艳的新闻,但欧阳建南仔细一看邱文彬名下作品,竟然件件属实,都是国家级、省级大奖。
不过,欧阳建南毕竟主政过一方,前县太爷的眼睛也不是一般的毒辣,他很快发现,虽然邱文彬名下挂了好多的作品,但每项作品的作者名字上,邱文彬都是排在最后。
所有年度参评的广播电视作品,在外送参评时,都要到办公室主任这里盖章。不出所料的话,邱文彬的名字,肯定是在这一环节被挂上去的。
一件参评的作品,一般按新闻和专题,可以挂三至五人不等的作者名,别以为挂名是小事,获奖奖项的数量可是主持人记者们评职称的硬件,硬件达不到,就算你美若天仙也会在材料初审的第一关在宣传部干部科铁面无私如包青天般黑着脸审阅材料的老干部卡掉。
这么一想,欧阳建南心下就洞若观火,跟明镜似的。邱忠竟然在自已手下玩这妖蛾子,如果不是这次他急于抓住机会,让儿子上位,欧阳建南还不会发现。
邱忠这么做,出于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考虑是肯定没错的,错就错在,他忘了欧阳建南的儿子也在新闻部,好事都给了自已的儿子,但也不该拉下局长的儿子呀?!
如果欧阳建南没记错的话,自已的儿子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获奖作品,平时自已只注意他娶媳妇的事,倒忘了在这方面为他打个提前量,做些必须的表面文章。
欧阳建南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看,但心里已经把邱文彬的名字给打叉了!
(感谢书友龙太、李子陌打赏,新书需要大家支持,请不吝推荐、收藏、点击,谢谢了,您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动力)
(呃,元芳,现在咱们排在第16位了,关于能不能冲上首页新书榜,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