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退炉运转正常,光子力引擎出力70%,自动平衡器开启。”
“高速巡航模式准备就绪,是否进入亚光速作战?”
“否定。”
面对着全息屏幕上的主动提示,天野霞原本近乎平举的双手位置反而放得更低了一些。
单单从表面上看,西兹拉-黑的各项参数都相当正常,之前的远程射击试探并没有给机体本身造成任何损伤。机载ai的提示与辅助操作恰到好处,比起仅仅进行过模拟磨合的gunbuster二号机来说,眼前这台“量产型”反而意外地适合姐姐大人的操纵风格。
比如现在,难度极高的侧旋式俯冲被百米以上的西兹拉轻松施展开来,单从视觉效果而论,比之gunbuster与混合型单挑时的任何一次闪躲腾挪都要精彩,也游刃有余得多。
只不过这次俯冲的目标,并不是vf-25罢了。
由于决斗双方的机体在尺寸上相差相当悬殊,因此在非必要情况下,无论是天野霞还是柏原玲子都不想随意进入近距离格斗甚至肉搏模式。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问题:在双方护盾系统都维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体型越大的机体护盾面积越大,但体型小的机体护盾强度则也要随着对方攻击强度相应提升。
如果再把两人都是罗杰学生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话,exelion返回战中罗杰专门讲解过的场隙扰动战法大家都可以施展出来。本来就是为了确立彼此信念的战斗如果变质成ai辅助下的纯计算层面较量可就太没劲了。
以现在双方之间的物理距离,西兹拉-黑并没有过多挥动双刃战斧,但假设换成对面拼杀的话,柏原那边貌似也不可能拿出什么机载vf武器来格挡拦截。
那么几乎脸贴脸的空挥兵刃,纯粹依靠实体武器切割力场之类打法,基本也就成了当事人拼脑子,观众看笑话的闹剧了罢。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现在柏原正在进行的牵制性射击本身,实际从战斗目的上来讲,明显也是在走“场隙干扰(制造)”的路线。而这种明显针对西兹拉系列量产机武器系统特点专门制造出的战术,也确实给姐姐大人这边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麻烦。
现在的扫射模式重粒子炮不但没有轰中西兹拉机体,就连次元护盾范围都完全不涉及。不过天野霞这边却依然不可能直接彻底停掉护盾出力,双刃斧都要配合着进行乱数切割。或者换句话说,偶尔动用一下罗杰亲手的“蜻蜓切”技能。
眼前这种场面在武侠位面(小说或者其他文艺作品也可)里倒是经常见到,两位大名鼎鼎的剑客拔剑出招无数,从头到尾却连兵刃交击的声音都没发出半声。可见双方越是想要尽力避免的场景,越是容易在不经意间转变为事实。
然后继续从双方机体性能角度来说,依旧是天野霞这边处于绝对下风。
不过,这还真有点属于“非战之过”。
因为相对于gunbuster来说,西兹拉系列在火力上并不逊色,但由于从设计之初便用右腕光学兵器替代了buster飞弹,使得“中程实弹武器”这一环节上明显存在着短板。
假想敌是攻击手段相对贫乏的宇宙怪兽情况下,buster飞弹和腕部加特林镭射的实战效果区别不会很大,这结论本身是建立在宇宙怪兽除了冲撞撕咬之外本来也不会动用过多物理攻击的大前提之下的。同时混合型(以上)宇宙怪兽所发射的光弹显然也不能依靠实弹武器来进行拦截。
但现在的vf-25明显是在动用粒子束武器,之前已经施放过的mde弹和格斗导弹也略微有些偏实体攻击范畴。光学武器的确可以对其中某部分,甚至从物理层面上进行适度截击,但这些武器本身提前或者延后引爆所带起的次级场强效应呢?
每次都依靠加强护盾指数来硬抗的话,基本上就已经等同为主动认输了罢?
机载ai所提供的战术本身并没有错误,中程被牵制严重的情况下,无论是利用亚光速航法迅速拉开距离,还是索性进入动力炉功率决胜的纯肉搏战,都比现在这种无意义相持要主动得多,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先前简略参数汇报中,自动平衡器的指数。
以天野霞的驾驶技巧作为标准,即使她现在开的是rx-7,也不应该在引擎出力仅在区区70%左右的时候便要借助自动平衡器。
甚至这话要反过来说,纯手动驾驶是任何一个王牌都要掌握的最基本技巧。这里的驾驶除了操纵机体施展各种战术动作外,明显还应该包括行进间射击或者运用武器的综合性技巧。
机载ai并非万能,除非这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否则按照“保护驾驶员第一”或者类似规则下设计出来的各种武器开火模式,必然会牺牲掉一定程度的命中率。而且敌人又不可能是固定靶,如果对方再刻意加强些攻击力度,使得ai判断本方驾驶员时刻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很可能压根不会分配给武器系统任何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