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因时制宜(1 / 2)

秦末魏武帝 天豪 1520 字 1个月前

蒙恬的话让张良、陈平一阵揪心。

其实河东和河内并不算很大,只是北地广阔的西南一角,但是这小小的西南一角对于曹魏来说……它们的重要那是不言而喻。

它们是曹魏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人口最密集之处,失去了这西南一角对于曹魏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同样的得到了河东和河内,刘邦将得到的一切也是无法估量。

所谓利益就是动力。

刘邦是一个赌徒,是当世最大的赌徒,他用生命和未来赌这一场战。

张良沉吟道:“看来,韩信这是同我们想到一起去了。”

蒙恬、陈平两人相继点头。

他们的计划是假装中计,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对付匈奴、一路对付韩信。然后,这对付匈奴的十万大军逼退匈奴以后,立刻南下以迅雷之势堵截韩信归途,以二十万大军合围韩信,让他困在瓮中。

截断了韩信于刘邦的任何接触。

这一计的起源于陈平的那一句话:韩信不如武王的地方在于身份。武王是魏国的真正统治者,可以随意调动魏国的一切资源,而韩信永远只是一个臣子,他要兵需通过刘邦,他要钱要粮也需通过刘邦。在这点上他注定了永远要逊色武王一筹。因此,在看破范增的用意后,曹操立刻便有了诱韩信入瓮,将韩信孤立起来的初步打算。

曹操地这个念头在当时得到了谋臣团所有人地一致同意。于是众人日夜商议细节。布局。在当时最出色地几位谋士地合谋之下。他们布下了这么一个大局。

纵然。智慧如韩信者也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在瓮中了。

可这韩信也非等闲之辈。他在出战前也做了万全地准备。他们打算包围安邑。诱曹操到来。然后利用围点打援之法来攻破安邑。断绝安邑地期望。

这一计很是巧妙。但韩信深知要想打败曹操并不是这么容易。

于是。他和蒯彻商议。并同时开始鼓动刘邦布下了这么一个局。为地就是拿下曹操麾下最重要地河东、河内。将曹魏地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人口最密集之处。一口气据为己有。

他们地战术便是利用了心理战法。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两万精锐演变成五万精锐。同样是绕至曹操后方。断绝归途然后施行围攻。

陈平说道:“韩信这一计妙就妙在在战前他烧了武王的所有粮食。”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关键,曹操对粮草很是重视,所以所带之粮,向来充足。意外被烧也让他陷入尴尬之地。不得已又从各地募集。

这募集是有限度的,由于没有准备地时间,各地的县令城守不得不一点一点的运输。如此才能维持曹操此刻的粮食供应。

一旦后路被断。粮草供应线也便断了。

这样一来,后果也是显而易见。

没有粮食的曹操,只有撤军一途。

蒙恬、陈平、张良三人都意思到了事态的严重。

因此,张良果断的说道:“我们必须改变战术,先行消灭这五万人马,以保武王万全。”

“那我们的计划呢?”陈平犹豫道:“敌方有兵五万,我们十万虽占上风,但要想全歼他们,而不走漏风声是不可能的。只要韩信得到消息。以他地才能定会察觉一切,从而遁走。只要让韩信逃走,我军的苦心将付之一炬。”

这一战,他们针对的不是汉国地军队,而是韩信一人。

当世也只有韩信值得他们如此对待。

张良问向了蒙恬,说道:“蒙恬将军,你有什么两全之法!”论才智蒙恬当然比不上陈平、张良,但说军事,两人就不如蒙恬了。

蒙恬望了两人一眼道:“当下一战。必不可免,但原定的计划需要少许改动。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对方的领兵大将是谁?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知对方大将是谁便无法判断出对方会用的战术战法。”

他说着目光看向了朱航谦。

朱航谦苦恼的摇着头,“对方偃旗息鼓根本不见旗号,我们也未敢妄动。因而不知,要不属下再去查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