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三国杀》游戏的原创者无论如何狡辩,其游戏的规则始终都摆脱不了模仿意大利游戏《砰!》的事实,而事实上,其原创者也曾经坦诚过他们确实有借鉴过《砰!》的事实,但是,在王浩晖看来,《三国杀》卡牌游戏之所以在内地如此火爆和成功,与《砰!》这款游戏没有直接的关系,其真正成功的原因,最后还得归根于《三国杀》这位规则模仿者赋予游戏新的故事内容和*,让这款原本并不被中国人所熟知的游戏更加贴近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审美观,并被中国人所接受。
而其原型的《砰!》虽然占了规则的优势,但其内容并不适合中国,这也是意大利纸牌企业,从未考虑过中国市场,并在中国申请版权和专利的原因。
至于抄袭不抄袭的说法,说实话,在商业竞争时代,大家看得就是专利和版权,要知道,中国在九十年代前后的时间,曾经很多的技术和原型,都被国外抢注过专利,甚至连瓷器的烧制技术都被日本抢注过。可见资本市场上的无耻。
其实,《三国杀》的抄袭如果只从道德层面讲,那是不容狡辩的事实,但要从法律规则层面讲的话,那就有点夸大,有点矫枉过正了。
当然,这些只是题外话。
而如今,王浩晖之所以能够想起这款《三国杀》游戏,也正是因为之前闲极无聊地在白虎网吧跟人打魔兽dota对战时,所回忆起来的。
事实上,自从回忆起这款游戏之后,这一个多月以来,王浩晖虽然很忙碌,但还是硬生生地挤出时间来,默默地将前世记忆中的《三国杀》游戏给慢慢地抄袭了出来。当然,王浩晖所抄得只是游戏的规则,以及各类三国武将的技能。
而其中,最费时间的,也正是这些三国武将的技能。事实上,王浩晖前世虽然对《三国雪》和《三国杀》游戏都很熟悉,但要他将100多位的各类三国武将的技能全部记住,那真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换句话说,王浩晖如今所抄袭出来的《三国杀》游戏,并非前世的原汁原味,其中有一些王浩晖忘记了的武将和武将技能,都是王浩晖耗费脑力,并依靠着一些前世模糊的记忆印象,所模仿出来的。这也是王浩晖花了一个多月,才将这款游戏抄袭完成的原因。
“桌面卡牌游戏吗?”刘琨有点不解地问道:“王董,你说的是不是就是扑克牌游戏呀?这还需要什么特别开发吗?”
刘琨本就不是纯游戏行业出身,自然对于早就风靡国外,却在国内暂时无人问津的卡牌游戏有点陌生。
不等王浩晖回答,张响东倒是先替王浩晖给刘琨解释道:“纸牌游戏也确实可以笼统的称为扑克牌游戏。只不过,王董说的这种卡牌游戏,应该是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叶子牌’、国外的‘塔罗牌’一类的纸牌游戏。
而这种区别于传统扑克牌的桌面纸牌游戏,在国外也是很畅销的。我曾经在国外也有特别玩过一些,游戏的规则也不像扑克牌那样简单,有一些甚至还需要我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够理解清楚;而游戏的内容,往往也会加入一些故事情节或者是故事人物,玩起来就像是我们在玩单机游戏一样。只不过,我们是在桌面上通过纸牌来玩。偶尔这么玩一玩,还是很有意思的。”
一顿后,张响东才又笑着看向王浩晖道:“实际上,这种将纸牌游戏开发成单机游戏,甚至网络游戏的事情,在国外非常的常见。只是,我没有想到王董也有这方面的计划,甚至还亲自设计了一款卡牌游戏,这可真让我难以想象。”
“怎么?这种纸牌游戏很难设计吗?”刘琨听出了张响东话中的意思,有点奇怪地追问道。
“如果是完全全新规则的卡牌游戏,那肯定是非常难设计的,更别说还要望纸牌游戏之中加入情节或者*人物了,这可都是非常麻烦的。”张响东肯定地点了点头,才又看向王浩晖问道:“只是不知道王董所设计的卡牌游戏,是否是全新规则的新游戏呢?”
一听张响东这话,刘琨也是一脸好奇和期待地看向王浩晖。
……
求月票,求红票!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