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总结统计工作经验和评选先进。每个专业科都要总结基层统计工作经验。评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材料年底前交出。
3。当前工作。(1)各科回去准备三季度总结,写成绩、找问题。四季度抓哪些工作,国庆节后上旬开会研究。重点是统计改革规划、统计分析总结、年报准备。(2)企业整顿验收要往前赶,10月15日前要完成。不要太细。(3)10月20日之前抓一下统计分析。要组织力量,围绕198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贯彻市工交会和131号文件精神,突出反映经济效益问题。
4。分析研究工作。我让综合科与各科沟通之后的题目如下:
工业,(1)企业前9个月6项指标完成情况分析;(2)4111高地1-9月以及后3个月实现情况;(3)9月末前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情况,能否实现亏损企业减少1/2,金额减少2/3;(4)产成品库存以及积压情况。
基建,(1)6900万元基建投资进度情况,后3个月预计;(2)10项主要工程完成进度分析;(3)建筑企业管理情况,损失浪费情况。
财贸,(1)商业、粮食亏损补贴情况;(2)货币回笼,储蓄和手持现金情况;(3)十大商店或全民企业经济效益分析;(4)四季度市场安排,货源、购买力平衡分析,秋季市场情况;(5)物价,乱涨价情况。
物质,(1)1-9月物质进销存分析;(2)企业库存滞销积压情况;(3)能源使用情况,节电、节水、节油的潜力。
劳资,(1)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析;(2)为调资准备,企业奖金、补贴情况分析。
农业,(1)估产情况;(2)养猪趋势分析。
家计,(1)140户的手持现金、储蓄情况,现金使用方向分析。
综合,(1)前9个月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全年预计。(2)预算外资金使用分析。(3)“六五”计划完成情况。(4)鞍钢和地方联合问题研究,1协作的历史,各时期状况;2鞍钢需要地方的服务项目,有什么要求,地方有哪些企业能够提供生产和服务;3综合利用,鞍钢可提供的资源数量,如何利用,潜力多大。
***
1983年10月4日,国庆节后,上班召开了科务会。我讲了省里会议精神和局里的贯彻意见,安排了四季度工作。主要工作是综合统计年报和统计资料整理;统计学会年会和科研讨论会;统计改革规划。
统计分析,落实到人:计划执行情况和全年预计黄宇东;预算外资金分析申格;鞍钢和地方协作问题黎琳。“六五”计划执行情况今年做准备,明年写。
1983年10月7日,局务会研究四季度工作。局里提出要求:1鞍钢和地方协作问题分析报告要求在10月份之内完成;2省表奖会要的经验总结,各科提供材料;3数字质量检查由综合科做全面安排,主要任务是核实1-10月份统计数字,10月下旬布置,专业科搞抽查,核对数字搞10天,抽查搞3天,最后总结;4做好企业整顿验收工作;5年报准备工作;6贯彻省局长会议要求,做好统计分析总结,搞好统计工作长远规划;7清理三种人工作;8其他。
会上,谭局长讲了统计工作开创新局面规划提纲:
一、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的指导思想。
1。从实际出发。写明工作水平、机构、人员素质的基本情况。
2。围绕国家提出的六化目标,如何开展市一级工作,怎样配合、适应。
3。总目标。目标要概括全面,要与经济工作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核心精神是搞好服务与监督。表述要求准确。
二、1984年-1990年七年(“六五”后两年、“七五”时期)的任务和目标。
1。统计数字要搞准。达到什么程度,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从基层抓起。
2。基础工作规范化,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方法制度等都要适应统计工作现代化的要求。
3。干部队伍与提高素质。对干部的要求是,现阶段把统计数字搞准,将来要适应统计工作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干部培训,内容主要是统计理论、现代计算技术、文化课等。有技术职称的人数,规划达到的人数。措施,如办班、办校、搞协作。
4。服务优质化。提高年鉴、统计提要、资料提供水平。服务方向一是领导,一是社会。服务方式多样灵活,定期、不定期,年度公报、月报等。
5。计算技术现代化。步骤,解决的问题。
三、措施。围绕统计改革的任务、目标,提出战略性、根本性基本意见。同时,要有具体办法。
四、当前的的工作任务。1985年以前完成哪几项工作,近期要达到什么程度。
规划要求粗线条,要具体,切合实际,不保守,能够达到,还要鼓舞人心。
1983年10月21日,局务会,传达省统计局326号文件,关于先进表彰会有关事宜。省表彰会(再次全省统计工作会议)12月中旬召开,会期6天,出席人数250人。
会议内容:(1)总结三中全会以来全省统计工作经验;研究今后7年(“六五”后两年和“七五”时期)统计工作规划方案。(2)统计先进工作经验总结,包括思想、业务、组织建设、加强领导、开创新局面、统计分析、服务质量、统计监督、统计培训等。
出席会议先进代表名额130人,集体85人,个人45人。名额分配:沈阳20-24人,大连15-19人,鞍山、抚顺、本溪、锦州各9-13人,营口、丹东各8-11人,铁岭、朝阳各7-10人,阜新、辽阳各5-8人。
要求,一个市地准备3-5个典型,形成材料,内容审查、文字材料由各市地负责。11月5日前代表名单送省,全部典型材料11月10日前送省。
11月中旬召开市地局长会为12月会议做准备。
传达省文件之后,谭局长提出要求:各专业科在10月末之前拿出本专业的先进事迹经验材料和开创新局面改革方案。
1983年10月27日,11月2日,11月5日,先后三次局务会,研究出席全省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各专业科在局务会上反复提出了报省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与先进事迹。
工业科,(1)鞍钢统计科,抓教育培训较好。(2)鞍钢烧结总厂,基础工作好,做到规范化;统计分析有定期、专题、预测,全面;统计台账健全;统计图表上墙。(3)鞍钢大型厂,基本统计完善,台帐健全,原始记录台帐化,报表台帐化,历史资料台帐化;统计科从计划科中**出来。(4)辽镁公司。(5)第一机床厂朱岩,1976年开始做一机床综合统计。夜大优秀学员。培训企业统计人员400人次,每周学习3小时,自编讲义、珠算口诀。抓统计组织建设,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统计服务做得好,建立了500个个人原始记录台帐,用统计数字为企业评定奖金,统计分析报告每年写10篇以上。企业红旗手,企业职工代表,经济监督委员,优秀党员,最佳统计员。企业奖励系数达1。4。(6)郊区统计科工业统计高殿华,加强基层统计工作,敢于抵制弄虚作假不正之风。
农业科,(1)海城县统计局农业股,开创新局面,是县委书记联络点,省农业统计试点单位。抓公社、大队基层统计建设,各公社配备了统计助理,制定了统计助理职责。统计业务培训每年3-4次。29个公社计算了农业总产值。(2)桑林子公社,统计改革,建立一户两卡:地块卡、生猪卡。作物地块登记卡,包括地名、面积、产量等。调查方法做到三步走:估产、实测、推算,逐个生产队进行统计;农情进度搞得好,统计分析好。(3)牌楼公社。(4)台安县高丽房子公社。(5)台安县黄沙公社。(6)汤岗子农场。
基建科,(1)三冶公司,统计数字准确、服务监督好。(2)矿山公司计划处。(3)城建工程处,发挥作用,下属单位统计人员垂直领导。(4)郊区建设公司,抓信息工作、价格工作,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建立价格指数测算本,取代了原始记录。(5)鞍钢矿山公司技措科赵广军。(6)市公用局,领导重视。
财贸科,(1)百货公司,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台账全面好,抓竞赛,搞培训积极。(2)五金公司,报表准时、准确。(3)零售公司,基础工作、数字质量、统计服务、统计监督、统计竞赛、统计培训全面好。每月逢1、11、21日搞3次统计分析例会。(4)蔬菜公司,物价;统计分析好。(5)海城县医药公司,发挥统计服务作用。建立两帐多表,历史资料打印成册,搞统计分析百篇,在全国有关会议介绍过统计工作经验。(6)启明农贸市场。(7)铁东办事处。(8)二商业局。
物资科,(1)地质公司,全面工作,统计服务。(2)化工三厂,基础工作,健全统计网络,强化统计制度。(3)一轻局刘淑珍。(4)铁西区房振华。(5)机械局刘桂荣。
社会科,(1)鞍钢劳动工资处,基础好,开展劳动竞赛,抓典型。(2)立山区劳动科,台帐好,召开了现场会。(3)第三医院杨永辉,卫生局先进工作者。(4)农机厂。(5)海城县统计局。(6)建材局。(7)公安局。(8)卫生局。(9)杨明涛,建委优秀党员。
家计科,(1)李静。
11月5日局务会最后一次研究先进单位和个人报省名单,决定向省里推荐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共16个。其中上报先进事迹材料的有:鞍钢大型厂,鞍钢劳资处,三冶公司,海城县统计局农业股,零售公司,桑林子公社,李静等7个单位和个人。只报名单不报材料的9个单位和个人,有辽镁公司,郊区建筑公司,百货公司,立山区劳动局,杨永辉,高殿华,刘淑珍,杨明涛,赵广军。
1983年11月3日,省统计局办公室索处长来到我局,研究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经验总结。柏健向索处长做了详细汇报。
索处长带来关于省里开会准备工作的要求。15日之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和事迹材料一起报省。26日之前,总结经验材料和规划材料报省。
1983年11月11日,局务会研究统计分析工作总结。(索处长和局务会研究的经验内容,写在《统计分析报告》一章之中,这里不再赘述。)
(2014年12月7日16:10:15)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