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金铨的左右平衡之道(1 / 2)

金铨话音落地之后,大少爷金凤举站了起来,皱眉道:“爸!四妹哪来的这么多钱?这可是二十万大洋呢!”

金铨一笑,缓缓道:“你四妹难道在东洋白待了一阵子?她这二十万大洋,自然是从东洋银行贷款获得。”

“这………………四妹不怕赔了?”金凤举震惊,他转头看向四小姐金道之。

不仅金凤举一人,二少爷金鹤荪,三少爷金鹏振,大少奶奶吴佩芳,二少奶奶程慧厂,三少奶奶王玉芬等人都望向四小姐金道之,大家一脸的疑惑。

四小姐金道之知道该自己出声了,她皱眉瞅着众人,“我在东京可没闲着,看了很多报纸和消息。尤其是东洋的纺织业,那可是非常火爆,很少有亏本的。”

“听冯亮子要建纱厂,我还忙碌着给他联系东洋的机器呢!恰好碰到了当年同学,人家听到消息以为我要办纱厂,便要入股。好吧!我当时也是赌一把,拿了人家十万大洋,加上我的积蓄,凑齐了二十万大洋交给了冯亮子。”

“这也算是赌对了!你们不要羡慕我,为了给冯亮子联系机器,我可是豁出去了,抛头露面,丢了咱们金公馆身份了。”

“还好!这事情没有成功,人家冯亮子技高一等,用股份换机器和技术。这不,快速建立了纱厂。我作为股东,也算是沾了光。不过,眼下纱厂还没有盈利呢!等三个月后才盈利,等一个季度后才分红。所以,大家也不要羡

慕,谁知道最后能分红多少呢?”

最后一句,四小姐金道之忍不住嘴角上扬,露出自得的表情来。

这也是她入戏颇深了,真情流露。

一时间让大少奶奶吴佩芳,二少奶奶程慧厂,三少奶奶王玉芬三人又嫉妒又羡慕,讪笑不已。

金凤举忍不住笑道:“四妹,你运气真好!”

说完,他缓缓坐了下来,面露高兴。

四小姐金道之的话,金凤举相信了。

毕竟,当初,四小姐金道之张罗着纱厂机器的时候,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少爷金鹤荪忍不住询问四小姐金道之,“四妹!这二十万大洋多少股份?”

“二成!”四小姐金道之回答。

“才二成?”二少爷金鹤荪听了有些失望了,他朝金铨看来,“爸!这二成太少了吧?”

金铨皱眉,沉下脸来,“你知道什么?这大华纱厂总投资快要达到了二百万大洋,人家给二成就是看在我金锋的脸面上。

“二百万大洋?”金鹤荪听了倒吸一口冷气,彻底闭嘴了。

其他人也瞠目结舌,低声私语起来了。

“这冯亮子哪来的这么多钱?”

“他这是背后招股吗?”

“交通银行投了钱?”

“老七怎么还没下来,问问他就知道了。”

“好了!这事情就到此为此!”金铨拍了拍桌子,皱眉瞅着众人,“我要你们守口如瓶,不要告诉别人。这原本是道的事情,只因为她是我金铨的女儿,到最后自然也是金公馆的事情了。如果传到外面,闹得纷纷扬扬的,接

下来,咱们家在中通纱厂,裕元纱厂股权就少了。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明白吗?”

金铨严肃下来。

大少爷金凤举等人急忙答应下来。

金铨坐着轿车来到中华门办公大殿门口,下了车子入了殿内。

他来到办公房间,刚放下帽子和外套。

秘书吴道成急匆匆跑了进来,低声道:“先生,段元首来了。”

金铨一惊,急忙小跑着出去迎接。

等出了殿门,发现段元首已经下了车子。

金铨快步跑了过去,先行了个军礼,后鞠躬要行弟子礼,被段元首摆手制住,“金铨,免了!进屋说话。”

“是!是!先生,你请!”金铨急忙躬身做了个请的姿态。

段元首也不客气,径直朝前走去。

金铨跟在后面,一步亦趋。

进入大殿之后,段元首在大堂会议室中间座位坐了下来,他瞅着站在眼前的金铨笑道:“报纸看了没有?”

金铨内心一紧,急忙点头,“回先生,看了!”

段元首一笑,“别紧张!我并没有责怪的意思!你家老七还小,也只是贪玩而已。这还是好的呢!瞧瞧别家的,哈哈,那可是混世小魔王,走在大街上都被人嫌弃。”

金铨陪笑,不敢插嘴。

他也不懂段元首在说谁家的孩子!

那一定是有人登门求到段元首头上了,这才令段元首如此感慨吧!

段元首笑了之后,缓缓道:“我重点看了那大华纱厂大股东冯保亮的采访。金铨,你说他是大奸巨滑?还是热血青年?”

说完,段元首目光盯着金铨。

金铨一怔,“这……………先生!说实话,有时候我也看不懂这年轻人呢!”

顿了顿,金铨探问,“如果先生想见他,我立即把他领来,让先生判断一番。”

段元首摆手,“不急!他才十七岁了吧?”

“是!”金铨急忙点头。

段元首感叹,“如此年少,我猜是热血青年,大奸巨滑谈不上!不过,他的话给我一个启示,少年人也知道只争朝夕,踏步向前。为什么我们这些老人都要顾虑重重,越老越怕呢?”

“我来这里,就是过来开会,解决你们多争端问题。把中通裕元纱厂事情都解决了,就在中午。不解决,谁也不能离开。金铨,你去打电话吧!先把那个叫什么周......金城银行的叫来。”

“先生,是周作民!我马上让秘书打电话!”金铨急忙解释一句,随后,唤来吴秘书拨打金城银行周作民的电话。

前门西河沿街12号,金城银行。

二楼。

总经理周作民看完B)时报报纸,面露郁闷之色。

“这小子挺邪门的!竟然敢夸海口,终生行善!”

“哎!少年气盛啊!”

周作民叹了一口气,合上了报纸,折叠整齐放在办公桌。

他点了一支烟,走到窗户吸了起来了。

窗外,旭日升起,前门西河沿大街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密密麻麻如蚂蚁一般从脚下而过。

周作民站在三楼之上,俯瞰下面,皱眉不已。

昨晚,他在京师总商会安排了一场舞会,原本以为与冯保亮来个偶然相会。

哪知道那京师总商会副协理高理亭无能,竟然不动冯保亮这小子。

听这小子解释什么怕黑,夜间不出行。

娘的!

这小子不是有两辆别克轿车吗?

还有贴身保镖数名,这......多么蹩脚的理由啊!

奇怪的是......这冯麟霈,孟洛川等人都信了,直言这姓的小子很少与商界众人来往,一心闷头待在自家纱厂里面。

有人开玩笑称,纱厂里面有一万名女工呢!

这姓冯的小子夜夜新郎,也要三十年才光顾过来呢!

有人笑称冯保亮在自家纱厂做新郎乐不此彼,不愿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