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吾有三策(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972 字 5天前

景阳宫。

吕氏阴沉着脸,下了车辇。

一个神情憔悴的妇人站起身,陪着笑上前迎接,

“臣妾拜见太子妃娘娘。”

吕氏没有理会,而是不紧不慢地走进大殿,径直走向主位。

妇人十分尴尬,只能恭敬地跟着吕氏进了大殿。

吕氏缓缓坐下,

钱嬷嬷奉上一杯香茗,她接过去,优雅地品了一口茶。

朱允?从后面走了过来。

妇人急忙躬身施礼,

“臣妾拜见殿下!”

朱允?冲她点点头,径直走到吕氏面前,皱眉道:

“母亲,上午孩儿见了黄先生。他现在有了麻烦。”

吕氏吃了一惊,

“他,他怎么了?”

朱允?苦笑道:

“先生的熟人要借债,请先生担保,结果债务还不上了,债主找到了先生的家,让先生不胜其烦。”

吕氏冷冷地瞥了妇人一眼。

妇人有些尴尬,

“娘娘,殿下,老沙和作坊借债,请黄编撰担保了一些。

朱允?气的冷哼一声,

“你们这是瞎胡闹,你们赶紧把还了!竟然连累......”

吕氏咳嗽一声,打断了他的话,

“?儿!去换一身衣服,去给你父王请安。”

“是,母亲。”朱允?又恶狠狠地瞪了妇人一眼,转身去了后殿。

妇人心里苦,这个作坊难道不是给你们景阳宫建的吗?

~

吕氏又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方才缓缓问妇人,

“元旦那天,你不是来过了吗?”

好不容易见了太子,却被妇人给搅合了,吕氏对她特别地厌烦。

妇人急忙躬身道:

“禀娘娘,是作坊遇到了麻烦。”

“怎么了?”吕氏皱眉道。

妇人苦笑道:

“娘娘,作坊的蜂窝煤销路大降。”

“不是有路子的吗?”吕氏疑惑道。

“娘娘,现在有了方子,也有了粉碎机,各衙门都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开了作坊。”

吕氏明白了,造蜂窝煤容易了,衙门将生意留给了自己。

“五城兵马司也不行吗?”

“禀娘娘,据臣妾知道的,五城兵马司就有十几家开作坊的。”

!!!

吕氏吃了一惊。

一个兵马司就这么多,可以想象京城开了多少蜂窝煤作坊了。

吕氏疑惑道:

“生意少了,就少做吧。裁汰工匠,总还是能活下去的吧?”

妇人眼圈红了,

“娘娘,年前作坊进了大批的煤炭,还和一些矿场签了合约,这些煤炭要全部消化,至少要到明、后年了。”

吕氏冷哼一声,不悦道:

“你们是蠢吗?这么多开作坊的,把煤炭转手卖了不行吗?”

妇人心里难受,太子妃这是一点也不懂生意啊。

她的眼圈红了,是被气哭了,也是心里苦,

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扑簌簌掉了下来,

“娘娘,买的煤,还有签的契约,都是买在了高价。现在煤矿的价格在疯狂地掉。”

吕氏有些怀疑地看着妇人,

“怎么会掉,外面那么多开蜂窝煤作坊的?”

妇人心里更加气苦,太子妃竟然对生意一窍不通。

她现在极其后悔,早知道不让老沙掺合这笔生意了。

妇人只好耐心地解释,

“娘娘,因为马上要开春了,用煤取暖的少了,减少了很大一块的需要。”

“开作坊的多了,大家都抢顾客,蜂窝煤卖不出价。”

“开煤矿的也多了好几家,现有的煤矿也在扩产。”

“据臣妾所知,东宫三殿下的煤矿就有大量的煤上市了。”

又是朱允?!

吕氏听到这个名字,就恨的直咬牙。

朱允通年前减产,肯定是知道了风声。

这下好了,自己被套牢了,他却溜了。

吕氏不耐烦地挥挥手,

“那就先撑着,撑不住就关门吧。”

想到自己砸进去的钱,吕氏的心就堵的难受,前前后后投了差不多五、六千两银子。

看现在的样子,基本上都打水漂了。

为什么朱允?做生意就赚钱,沙冠英做什么都赔?

妇人噗通跪下了,嚎啕大哭。

吕氏吓了一跳,不由地怒喝,

“你这是做什么?”

妇人哭诉道:

“娘娘,和矿上签的合约,如果不履行就要赔一大笔钱。”

“现在作坊压了很多钱,有些不少还是借贷的,每天的利息都是一大笔钱。”

吕氏怒了,

“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进那么货?做生意不该量力而行的吗?”

妇人哽咽着,不敢置信地看着吕氏。

太子妃一再派钱嬷嬷去催促,要扩张,扩张,再扩张。

现在怎么就怪罪咱家老沙呢?

这是要彻底甩锅吗?

想想天量的债,妇人一阵头皮发麻,心里满是绝望。

吕氏看了一眼钱嬷嬷,

钱嬷嬷急忙上前搀扶起妇人,

“夫人,您先起来说话。”

妇人站起身,只是低头哭泣。

吕氏被哭的心烦,

“让沙冠英去找黄子澄,让他们两个想办法,看怎么解约。最好不要再赔偿什么违约金了。”

妇人满面愁容,

“娘娘宫,因为帮着担保,黄编撰现在也是焦头烂额。”

吕氏:

"1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想到开个作坊,羊肉没吃着,惹了一身骚。

妇人咬咬牙,壮着胆子道:

“娘娘,作坊单是外债就欠了五千多两!不少就是老沙出面借的。这还不包括契约上要给煤矿的违约金。”

“娘娘能否再支援一些?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这个年都没给老人孩子添置一件新衣服。”

吕氏冷哼一声,

“本宫现在也不宽裕。”

自从她不管东宫,手上已经没了活钱,单靠景阳宫每月的月银,根本无法填补沙冠英的窟窿。

妇人哭哭啼啼,又一屁股坐地上,任凭钱嬷嬷怎么搀扶,她就赖着不起身。

吕氏气的脸皮发青,

“钱氏,账上还有多少钱?”

钱嬷嬷心领神会,急忙躬身回道:

“娘娘,还有两千两银子,其中一千五百两宝钞。”

吕氏一挥手,

“全给她。宝钞、银子都给她。”

她很想见死不救,可是在宫外就沙冠英这一门亲戚,

如果再寒了他的心,她担心以后宫外没人帮她做事了。

妇人心中叹息,虽然杯水车薪,但是总比没有强,

她自己爬了起来,躬身施礼,

“臣妾谢娘娘赏赐!”

吕氏气结。

本宫说赏了吗?

这钱是不打算还了?

不等妇人再说话,吕氏挥挥手,

“钱氏,送客。"

说着,她起身去了后殿。

妇人有些绝望地看着她的背影。

沙冠英就是因为她,才导致家里陷入绝境,现在就不管沙家死活了?

钱嬷嬷上前搀着她,轻声劝道,

“夫人,先回去,慢慢想办法吧。”

妇人惨笑一声,

“怎么想?自从元旦陛下公布了方子,要钱的就天天来家里要账。矿上也不断催促要送煤过来。”

“老沙现在根本不敢回家,也不敢去衙门。”

钱嬷嬷也沉默了。

妇人推开她,头也不回地走了,洒落一路的眼泪。

暮色沉沉。

夕阳西坠。

朱允通终于回宫了。

皇宫一半被铺上了金光,一大半却已经笼罩在阴影之中。

刚进东华门,一个妇人抹着眼泪从前面走了出去。

朱允?认识她,元旦的时候见过,是沙冠英的妻子。

看样子,她家的作坊遇到大麻烦了。

听孙嬷嬷说,沙指挥家的作坊年前一直在疯狂扩张,买了很多煤炭,全都买在高价了。

作坊还要裁撤一大批工匠,

沙冠英头该秃了吧?

朱允?正要回长安宫,夏嬷嬷匆忙迎了上来,

“殿下,快去咸阳宫。”

“怎么了?”朱允?吓了一跳,莫非是太子......

“殿下,陛下、太子都在咸阳宫,太子派人传了您几次了。”

“哦,哦,你把战马牵回去。”朱允通跳下马,

将马缰绳扔给了夏嬷嬷,自己大步去了咸阳宫。

站在咸阳宫的门前,不等他敲门,门在里面打开了,

张节挑开帘子,小声叫道:

“哎?,我的殿下,您可回来了!快请进吧!”

朱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迈步进殿。

刚进后殿,他就放慢了脚步,书房传来老朱和太子的对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