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朱允熥再被弹劾(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3275 字 5天前

别院。

朱允通进了书房,就发现有些不一样了。

物品摆放更整齐,更合理。

靠东墙,多了一个云蒸霞蔚的珊瑚树盆景,

三尺多高,红彤彤的,红霞般灿烂,

给书房增添了不少生机。

朱允?有些惊讶,

珊瑚树是代表祥瑞的宝物,象征高贵、财富,本身就因为在大海深处,十分稀有。

这么高大漂亮的,更是世所罕见。

这里谁送的礼?

所图非小啊!

“呀!殿下!”

许小棠正在里面收拾书籍,看到朱允出现,她有些惊讶,急忙碎步过来施礼,

“奴婢拜见殿下!”

许小棠依然很羞涩,但是礼仪已经无可挑剔了。

“嗯。那个珊瑚哪来的?”

“禀殿下,奴婢看这里太素了,殿下既然不喜欢古董、玉器,就从家里拿了一件,您看喜欢吗?不喜欢就撤了。”

朱允?这下放心了,走过去仔细端详,

珊瑚树红色温润、浑厚,枝干错落有致,主干粗壮,枝丫细腻、浓淡相宜,像一棵蓬勃生长的红霞之树。

这么高,颜色这么漂亮的,他就在乾清宫见过一个。

那个的枝丫还不如这个的好看。

他瞬间就喜欢上了。

这个可以有!

就是不知道,许老太公现在是什么表情?

“小棠,你爷爷会同意吗?”

“殿下,一个珊瑚树摆件而已,他为什么不同意?”

而已?

朱允?吓了一跳,

“你,你没告诉他?”

“殿下,奴婢取的时候,爷爷出门访友去了,不过管事会禀报他的。”

!!!

那还能说什么,朱允?大方地一挥手,

“小棠,书房交给你装扮了。”

有好东西还可以拿来。

放谁家不是放。

许小棠很开心,“殿下,真的可以吗?”

“嗯,随便布置,只要别太花哨就行。”

“好呀!殿下,这窗前可以放一个花瓶,......;这个水洗颜色不合群,……………”

许小棠说起书房摆件,如数家珍,随便一个都价值不菲,

她说的理所当然,每一个都有摆放的理由。

朱允?心中暗叹,大家族出来的小娘子,眼界就是不一般。

谢谢许老太公!

许小棠突然轻拍一下脑袋,

“哎呀,差点忘记了。殿下,大约十天前吧,锦衣卫的蒋指挥使,给奴婢家送了一对翡翠的手镯。”

“东西怎么样?"

“殿下,还行吧,说的过去了。”

说着,她从袖子里掏出一盒小盒子,随手打开了。

里面是两个翡翠镯子,绿色均匀,十分透彻。

这种竟然只是“说的过去”,朱允?不由地有些咋舌,

“你有这种镯子吗?”

“殿下,奴婢有一副和这个差不多的,有两副比这个好的。”

好吧,

锦衣卫指挥使的底蕴还是比不上百年大海商。

“你收下吧。”朱允?叮嘱道。

应该是太子敲打了蒋琳,他害怕了,来求放过的。

收了镯子就等于是告诉他,他小舅子的案子彻底揭过去了。

~

批阅了积压的文书,朱允?带着蓝九和他们去了戈江茶楼。

楼下已经停满了轿子、马车。

这个时候还不是饭点。

朱允通发现老钱不仅做情报是个好手,做生意也很厉害。

茶楼、酒楼、酱菜,每一家的生意都很好。

这是被战争耽搁的商业巨子。

三楼雅间。

朱允?快吃完饭,老钱才匆忙赶来。

“殿下,属下刚去了城西,请恕罪。

朱允?摆摆手,

“本王也没有急事,你以后有事就忙你的,不用为此特地赶回来。’

“说吧,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老钱躬身道,

“殿下,第一个消息,锦衣卫在调查太子妃的案子。”

“哦?有问题吗?”

“殿下勿虑,都处理妥当了。”

“他们都怎么安排的。”

老钱躬身道:

“禀殿下,林老汉去了泉州的崇武,他的家人已经安置在那,如果他们日后同意,张庆松千户会安排他们去琉球;”

“郑氏女一家一直都很听话,也送去了崇武,以后去琉球;”

“线人一家想去辽东,已经安排船只从扬州北上,送去辽东了。”

“其余参与的人员,只要是露脸的,全都送去了崇武,以后去琉球。”

朱允?沉吟了一下,微微颔首,“很好!”

“殿下,沙冠英夫妇最近很老实,只是在赚钱还债。”

“不用再监视他们了,撤了吧。”

太子妃死了,他们也就这样了,朱允?不会用他们的。

“是,殿下!”

“老钱,方孝孺还在京城?”

“殿下,这就是第二个消息:方孝孺五日后要离京去四川,船已经租好了。’

朱允?捻着下巴,沉思良久,才缓缓道:

“盯着他。’

朱允?又问道,

“毛元益查了吗?”

在作坊闹事的,主要是毛元益的家族,他们也有一个冶铁作坊。

朱允?推测,是同行相争,才怂恿村民闹事。

老钱躬身道,

“殿下,属下查过。毛元益是国子监的学生,最近和黄子澄走的很近,曾经在一次文会见了二殿下。”

朱允?愣了。

还是自己想的简单了,原来背后还有朱允?、黄子澄的影子。

现在将毛元益的族人捉了不少,他们肯定要反击的吧?

“毛元益这种小角色,不用再跟了。”

这种小打小闹,朱允?没放在心上,

一个国子监的学生、富二代,不值得浪费宝贵的人力。

喝了口茶,他又问道,

“老钱,酱菜铺子开到哪些地方了?”

“禀殿下,目前只在京城开了两家店了。”老钱躬身道。

朱允?叮嘱道,

“老钱,以后燕王,也就是本王的四叔,列为今后关注的一个重点。”

“你可以沿着大运河北上,扬州、济宁、沧州、北平这类繁华的地方都设个分店,一路逐渐向北开过去。”

“改天让老吴送钱给你,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向被推进。’

“是,殿下!”老钱躬身领了命令。

不知不觉和老钱聊的时间有些长,

他进东华门的时候,堪堪在侍卫关闭城门的时候到了。

清晨。

夜色朦胧,月亮还挂在天上。

朱允?已经出发,去给朱标请安。

刚进咸阳宫门口,他就看到太子的车停在门外,

他不由地心中叹息,太子太忙了!

李院判的建议是让太子静养。

可是作为国之储君,怎么可能“静”下来。

朱标已经开始上早朝,参与下午的小朝会,之后还要回詹事府忙碌。

如此辛劳,让朱允?很担心,朱标的病只怕会有反复。

门打开了,朱允?刚要进去,朱允?从东面走来。

朱允?瘦了不少,但是精神还可以,只是偶尔咳嗽一声,

“二哥,又病了?”

“三弟早,昨天受了凉风,御医开过药了,没事的。”

兄弟俩不咸不淡说了几句,一起进了咸阳宫。

朱标已经准备出发了。

兄弟俩上前请安。

朱标听到朱允?还在咳嗽,便叮嘱道:

“?儿,最近要将养好身体。斯人已去,你要学会照顾自己,照顾两个弟弟,不要让你母妃在九泉之下还要为你担心。”

朱允?的眼泪掉了下来,哽咽着回道,

“孩儿谨遵父王教诲。”

朱标叹了口气,吕氏胡作非为,不仅害死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他揉揉朱允?的脑袋,安慰道:

“痴儿!‘方生方死,死生,要学会放下。”

“是,父王。”朱允?抹着眼泪,又连连咳嗽几声。

朱标看着他弱不禁风的样子,又看看龙精虎猛的三儿子,

“炫儿,从明天开始,你的剑术课要复课了。”

“你看你三弟,练武之后就很少生病了。”

朱允?躬身道,

“父王,孩儿不想学剑了。”

“哦?为何?”朱标有些意外。

当初可是你缠着我,我才给你请的先生。

朱允?咳嗽一声,解释道,

“母妃生前认为现在战场罕有用剑的,她希望孩儿改学长枪。”

朱标想反驳,张张口又放弃了,既然是吕氏的遗言,就随她的愿吧,

“那行,咱给你换个枪术先生吧。”

“谢父王!”朱允?乖巧地道谢。

他的心中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被人叫“剑人”了。

还是长枪威武,

话本里有很多英雄都是用枪的,三国的赵云,隋唐的罗士信,南宋的岳飞……………

朱标又叮嘱朱允?,

“?儿,今天就去大本堂。”

“是,父王。”

“出宫不许随意杀人!最好交给有司处理。”

“是,父王。”

朱允通答应的很干脆。

朱允?有些嫉妒地看看他,

朱老三都出宫砍人了,自己出宫还要请示。

过去是请示母妃,现在是请示妃或者太子。

朱允?壮壮胆子,

“父王,能否赐孩儿一个牙牌?”

“你要这个干什么?”朱标疑惑道。

???

朱允?有些无语。

这需要理由吗?

“父王,过几日方先生要离京,孩儿想去送行。

“哦,让薛妃娘娘给你一个牙牌好了。”

“哦,好的,父王。”

朱允?很失落。

母妃、薛妃给的是临时的,竹子雕刻,上面有当天的日期,过了日期就失效了。

他不想要这种临时的,他想要朱老三那种金光闪闪的。

兄弟俩和薛妃一起,将太子送上车辇。

之后告辞薛妃,一个回景阳宫,一个去大本堂。

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朱允进了教室。

今天来的有些晚,除了请假的朱允?,其他同学都到齐了。

朱允?放下书籍和文房四宝,便去后面和朱植他们聊聊天。

十多天没来上学了,很多话可以聊。

朱植他们都知道吕氏和朱允?的关系,所以没人劝他节哀之类的。

朱植反而兴致很高。

吕氏去年吓唬他的母亲,导致他的母亲久病不愈,担心日后遭到吕氏的报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