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何人惊扰陛下?(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5464 字 5天前

清晨。

暖春时节,天亮的越来越早了。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朱允?刚用了早膳,夏嬷嬷已经在催促宫女,

“快点儿,把殿下的衣裳都取来。”

最近长安宫的宫人起的比往常早了,文来福、夏嬷嬷他们甚至早起了半个时辰。

他们也是没办法,朱允?最近发疯了一般,每天请安都去的特别早。

每次都比朱允?先到。

有一次朱允?去了,太子甚至还没起床,他就在前殿候着。

朱允通不在乎早晚,可是长安宫的文来福、夏嬷嬷他们不这么认为,

日积月累,体现的就是孝心上的差别。

自己可以不在乎,但是人言可畏。

朱允换好了衣服,宫女细心地理着褶皱,

“殿下,早点出发吧。”夏嬷嬷在一旁催促。

朱允?笑着安慰道,

“不用这么紧张,父王不会在乎这些的。”

“在大本堂,朱允?每天中午都要补觉的。”

但他还是被夏嬷嬷推出了们。

等他进了咸阳宫,朱允?已经在了,正在陪着朱标用早膳。

他也不禁暗叹,请个早安也要卷。

朱小二真牲口啊!

~

请了早安之后,朱标招呼道,

“?儿,一起吃点吧?”

朱允?急忙摆手,

“谢父王,孩儿已经用过脑了。”

除了有一碗羊奶,一桌子都是素食,他看着都没食欲。

守孝那是朱允?的事,他的营养餐从来没停过。

朱允通躬身就要告退,太子叫住了他,

“?儿,今天不去上学了,大本堂那儿咱会派人给你请假的。”

“父王,什么事?”

“别问了,你去詹事府等着,或者回长安言,巳时会有人去叫你。”

“父王,那我还是回长安宫吧。”

“去吧。准备一身干净礼服,还有上次你皇爷爷赐你的那把刀。”

“遵令!”朱允通躬身告退了。

朱允?心里泛起了酸。

朱允通还没请假,今天就不用上课了。

自己想请假去送一送方先生,父王却不准许。

为什么?

这不公平!

他壮壮胆子,小心地问道:

“父王,今天方先生午时离京,一去不知何时再见面,孩儿想去送送。”

黄编撰说了,今天去送行的都是有影响的读书人。

朱允?很想去结识一番。

朱标皱眉道,

“你昨天不是问过了吗?好好去上课吧,送别是大人的游戏,你一个小孩子跟着掺合什么?”

朱允?的眼圈红了,低着头不敢再说话,心里很难受。

想哭!

在父王的眼里,自己还只是个孩子。

朱标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严厉了,孩子毕竟才失去母妃,便放低了声调,

“?儿,过两天学堂休,你去踏青吧,出去散散心。”

朱允?心情稍微好受了一点,

“谢父王!”

他心里琢磨,趁机去反问一两位大儒,到时候也把儿带上,弟弟早就惦记出宫看看了。

朱标继续道,

“到时候和?儿一起,兄弟之间有个照应。”

Q......

朱允?有些抓狂,刚冒出来的一点开心瞬间被压碎了。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啊?

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出去?!

“好的,父王。”朱允?乖巧地回应,表面上风轻云淡,一点也看不出他几乎崩溃的心情。

朱标放下了筷子,站起身,

今天没有朝会,该去詹事府了。

宫女已经准备好他的衣裳,在一旁候着了。

等太子漱了口,薛妃上前帮着穿衣服。

朱允?也跟着放下筷子,站起身。

“炫儿,去上学吧,等方孝孺回京了你再去见他。他是个有才华的,朝廷不会不用的,以后见的机会多着呢。”

朱允?彻底死心了,只好躬身告退。

走出了咸阳宫,已经天光放亮了,晴空万里。

他的心里却塞满了乌云。

炼钢作坊。

白班的工人陆续进了作坊,夜班的人收拾东西,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出作坊。

人来人去,作坊一直是如此热闹。

关大匠也来了,不断大嗓门提醒工匠,

“都戴好斗笠!”

“再热也不许摘!”

“别嫌麻烦,你的命最重要!”

“摘斗笠的一律罚款!”

炼钢不需要戴斗笠的,

但是最近两天不断有大炮仗扔进来,不仅炸坏了东西,偶尔还炸伤了工人。

扔炮仗的是附近村子的孩子,护卫也不能真的动手打他们。

将他们驱赶走了,等护院稍微大意,他们又卷土重来。

有工人大声问道,

“大管事,就不能找官府出面吗?”

关大匠一摊蒲扇般的大手,无奈道,

“闹事的就是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官府也管不了啊!”

“大管事,让护卫用柳条狠抽一顿就好了。”

“别出馊主意,你以为是你儿子?”关大匠笑骂道,“好好干活吧。”

每次护卫去驱赶,孩子们就跑了。

等护卫走远,孩子们又卷土重来。

越斥责,他们越变本加厉。

关大匠为此也很头疼。

孩子们的背后肯定站着大人,他还在衙役的陪同下,去村里和族老商谈,

族老们的态度都挺好,叫来几个孩子,当面严厉斥责。

还出了被炸伤的工匠的医药费,赔偿了被炸坏的工具,被点燃的煤堆。

口口声声要严加管教。

结果,第二天扔来的炮仗更多了。

关大匠再去找,对方依然态度诚恳,再次表示要严加管教,又爽快地掏钱各种赔偿。

第二天依然如故。

关大匠抬眼望去,满眼都是斗笠。

炮仗落在斗笠上,会滑在地上,避免炸伤脑袋;也能避免附近炮仗爆炸溅射的碎块。

关大匠叫来护院的管事,

“将人手都撒出去,今天中午要出钢了,不能让炮仗掉进钢水里了。”

“让兄弟们都注意安全!”

现在那些孩子已经会装绊马索了,昨天就有一个护院摔伤了。

管事有些为难,

“大管事,现在他们的弹弓越来越强,有的已经可以在村里射进作坊,可是兄弟们又不能进村去驱赶。”

关大匠点点头,

“咱知道,你们不用进村。村里扔的终究扔不远,只能在作坊四周,先保障今天出钢。”

管事拱手领命,下去召集了全部的护院,

护院全部穿上了藤甲、戴上藤条编织的头盔。

很快,十六个人纵马冲出了作坊,还有二十多个护院扛着铁锹跑步跟在后面。

关大匠看着护院的背影,不由地长叹一声,这简直像打仗冲锋一般,

再这样折腾下去,就要向殿下禀报了。

十几个护院纵马冲出作坊,在作坊四周巡逻。

主要的力量就放在了和村子中间的空地上。

人手一个马鞭,不仅用于催马,也用于驱赶孩子。

火气上来,难免抽打几下。

现在孩子已经学精明了,他们看到护院就跑。

还在地上挖陷马坑,草丛里隐藏绊马索。

作坊已经有两匹马断了马腿,还摔伤了一名护院,幸好只是皮外伤。

已经有一群孩子在游荡,他们人手一个弹弓,右手一个炮仗,有的孩子还拿着火把。

大部分都是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孩子王就是一些十几岁的孩子了。

看到护院,他们开始做着各种挑衅的动作,满口污言秽语。

甚至拿起弹弓发射石子,攻击护院。

护院没有理会,现在他们不敢纵马过去,地面上四处都是陷阱。

扛铁锹的护院开始四处搜寻,将陷马坑填平,将马索挖走。

石子打在他们的藤甲上啪啪作响。

护院们没有理会,这个时候骂的越凶,孩子的弹弓就会集中攻击过来。

等地面搜索完毕,骑马的护院催动战马跑了起来,挥舞马鞭开始驱赶孩子。

马蹄隆隆,马鞭不断在空中炸响,孩子们一边朝村里跑,一边尖叫、嬉笑、骂着脏话。

他们似乎在参与一个十分好玩的游戏。

跑慢的孩子,后背会被鞭梢扫过,

虽然隔着衣衫,但是依然会火辣辣地疼,此时孩子会终的破口大骂。

护卫来回驱赶,一炷香后,孩子们都被驱赶回了村子。

护卫们这次没有回去,而是勒住战马,在四周警戒。

中午就出钢了,

万一炮仗落钢水里,那溅射的钢水有极致的高温,沾到身上会立刻就会将人烫伤、烫残的。

村口,孩子们拿出了一个长约一尺的巨大弹弓。

一个大孩子将弹弓插在木桩上,兜里放上炮仗,一个人将火把凑过去,点燃了炮仗。

护卫们明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却只能干看着。

他们不能冲进村子,

村子里已经有精壮在等候,一旦护院进村,就是一场械斗。

这是一个大村子,全是一个大族的,精壮就有上百人,护卫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看。

两个大孩子用力拉开了弹弓,瞄准了作坊。

他们两个在商量着什么,护卫离的太远,完全听不见。

引线在快速燃烧,他们突然瞄准了一个骑马的护院,松开了手。

炮仗迅速飞了出去,在空中翻滚,

炮仗掉在战马前面,护院急忙催马要远离,炮仗已经爆炸了。

惊天的炸响近在眼前,战马受惊了,前蹄猛地抬起,将护院掀翻在地,原地乱跳。

步行的护院见状急忙冲了过来营救。

受惊的战马一声长斯跑走了。

村里的孩子轰然叫好。

管事急忙检查骑士的伤势,

骑士脸色苍白,疼的满头大汗,左腿被战马断了,肋骨似乎也断了几根,

管事急忙将人抬回作坊。

村里的孩子又唱又跳,过节一般高兴。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群精壮也在齐声叫好。

~

护院们都气的破口大骂,有的甚至大叫,

“管事,抄家伙干他们吧?”

“上次就打的他们哭爹喊娘的!现在他们竟然用孩子出头!”

“管事的,咱们是骑兵,去冲他们一阵子?”

护院管事眼睛一?,

“打起来怎么办?他们人多,你们是要上刀子吗?”

“先忍忍,这样下去,迟早要再揍他们一次的!”

上次就是联合煤矿的护卫、矿工,将闹事的精壮揍的哭爹喊娘。

眼下这种情况,估计关大匠不会忍多久的。

护院管事翻身上马,大声提醒大家,

“后退!再后退!退出射程之外。”

村里的孩子看到“成果”,他们再次拉开了弹弓,上面已经装填了炮仗。

管事狠狠地命令道,

“如果他们出村,这次狠狠地抽!不要留情!”

孩子们不敢出村,他们也知道出村会被报复。

护卫不敢太前突,避免被炮仗打中战马。

双方僵持住了。

巳时。

朱允通出了东华门。

太子派太监传了谕令:

“去炼钢作坊,检查生产情况。”

朱允通有些疑惑,作坊现在已经公开是咱的了,太子为何还要关心这个?

产量很稳定啊。

莫非作坊出事了?

出了东华门,叫上蓝九和他们,纵马出城直奔炼钢作坊。

半个时辰后,

他们已经到了作坊门外。战马剧烈地喘息,鼻子急剧张合,马身上流了不少汗。

炼钢作坊大门紧闭,

高耸的炼钢炉冒着滚滚浓烟。

朱允通有些尴尬,青山绿水的大明朝,被咱给带来了工业污染。

惭愧!

罪过!

关大匠闻讯迎了出来,满脸喜色,

“殿下,您来的正是时候,中午有一炉钢要出。”

“产量如何?”朱允?跳下战马。

“禀殿下,产量很稳定,一炉子五千斤钢,差不了多少。”

在关大匠和一众管事的簇拥下,朱允通进了作坊。

刚要四处看看,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仔细看了一眼,竟然是陈御医的徒弟。

“老关,谁生病了?"

关大匠苦笑道,

“殿下,是一个护院的战马受惊将他的左腿踩断了,肋骨也摔断了两根。”

“人怎么样?”

“禀殿下,人没事,就是骨头断了,这下要残疾了。”

“老关,走,一起去看看。”

朱允通带人过去,陈御医亲自动手,已经将伤员包扎好了。

看到朱允?,陈御医急忙站起身施礼,

“草民拜见殿下!”

因为误诊了太子的病情,他被革职,赶出了太医院。

现在京城开了一家铺子,看病,也卖药。

现在大家都叫他“陈郎中”、“陈神医”。

朱允?笑着点点头,

“老陈啊,你这不当官了,怎么还胖了?”

不当御医了,他的日子似乎很滋润。

陈郎中陪着笑,

“都是托殿下的福!”

其实就是不担惊受怕了,给王公贵人看病,可是要担着干系的;

给普通百姓看病,麻烦就少了太多。

朱允?走到病床前。

伤员脸色蜡黄,精神萎靡,眼珠子几乎都不转了。

以后他既无法骑马,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了。

正当壮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却残疾了,以后日子还怎么过?

朱允通安慰道,

“等伤好了,老关会给你安排一个轻松的活。额外每个月再发你一笔伤残补助。”

“这笔补助,你能领一辈子。”

“安心养伤,钱的事不要担心,作坊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流汗流血的工匠。”

护院的精神头又来了,

最担心的就是残疾了,还没了工作吗。

殿下的一番话给了他定心丸,护院激动的眼泪哗哗地下来了。

“殿下,......”他挣扎着要爬起来给殿下磕头,被关大匠一把按住了,

“你小子好好躺着,养好了伤再也不迟!”

安抚了伤员,送走了陈郎中,朱允?才问起战马受惊的原因。

关大匠刚要解释,靠近围墙的地方突然传来一声炸响。

声音很大,甚至在作坊里形成了回声。

“老关,这是怎么回事?”朱允?疑惑道。

关大匠无奈地说道,

“殿下,这是鞭炮。”

“哪里来的鞭炮?”朱允?描测这至少是一个大号的二踢脚,声音太猛了。

“殿下,边上那个村子还不安生,最近老有孩子扔炮仗进来。”

他将这两天的遭遇说了一遍。

朱允?恍然大悟,

“怪不得你们都带着斗笠,本王还想天还不热呢,怎么戴的这么早。原来是因为这个。”

关志平苦笑道,

“殿下,都是被逼无奈。一群孩子,咱总不能下太重的手。”

朱允?笑了,

“孩子的背后站着大人吧。损失大吗?”

“殿下,炸伤了一个工人,今天致残了一个工人,捧残了两匹战马,炸毁了三辆推车,五次点燃了煤堆,。”

“一次出钢的时候,炮仗掉在钢水槽子附近,毁掉了三百多斤钢。”

!!!

损失竟然这么大!

还威胁到了作坊的安全生产!

这完全出乎朱允通的预料。

“老关,怎么影响这么大?不就几个炮仗吗?”

关大匠从袖子里摸出一个拳头大的东西,

“殿下,您看,这是一个哑炮。”

朱允通吃了一惊,

“这是炮仗?”

还以为是过年放的那种二踢脚,没想到一个就足足有关大匠的拳头大。

这哪是炮仗?

把外面的纸皮换成铁壳,就是一个军用的震天雷了。

他明白了,

这背后不仅站着大人,还是个有钱的大人!

炮仗本身就不便宜,这种炮仗肯定是定制的,价格更是不菲。

估算一下价格,这一个炮仗差不多够普通人家十天的伙食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哪有钱天天这样糟蹋。

关大匠请示道,

“殿下,请煤矿的矿工和护卫来,再揍他们一次吧?”

他快被炮仗折腾疯了。

如果是成年人捣乱,骑兵可以过去冲撞、殴打,甚至朝死里打,就像上次群殴一样。

可是面对的是孩子,无法下重手,孩子们却无所顾忌。

明明恨的牙痒痒,却不能爽快地发泄一番,愍的心里难受。

“嗯,等......”

朱允通琢磨着,是该给村子来个狠的了。

这次一定将背后主使全找出来,一个不落。

他正准备现在就去煤矿调人,突然想到太子今天让自己来作坊,也没给个理由,却让自己戴上御?的云电腰刀。

他瞬间想明白了,是陛下要来!

如果是太子要来,只需要叫上自己一起来。

“老关,那些孩子不怕咱们的护院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