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老钱灭了牛老五。
结果死的人太多,又起了大火,案子惊动了老朱。
锦衣卫、应天府、刑部都派出精干力量去查了一番,结果只查到杀手去了长江的一个偏僻的地方上了船,之后不知所踪。
最后应天府下的结论,以帮派仇杀结案。
朱允?最近被太子盯着,不时叫过去考校学业,一直没机会出宫。
今天太子出宫,他决定出宫一趟。
汇合了蓝九和他们,朱允?先去各作坊兜了一圈子。
印书坊开业十余天,昨天开始印书了。
用的是活字印刷,
现在的活字印刷技术很成熟了,除了木活字有很大问题。
朱允?提供了活字技术后,作坊就开始顺畅地运转了。
他看了一圈,现在书坊除了印刷阎思文的《<礼记>今释》,还印了朱熹的四书集注。
之后,他去了炼钢作坊。
十天前,炼钢作坊成功收购了毛元益的作坊,现在开始建第二座高炉。
朱允通去工地上看了,已经建了底座。
离开炼钢作坊,他就回城了,顺便去了凤凰春。
凤凰春开发了新的品种,口红,新颖的螺旋式上推的功能,方便易用,刚推出就供不应求。
之后他带人回了戈江茶楼,
点了午膳,还额外叫了一大盆蛋汤放在一边。
他的餐刚上来了,老钱推开侧门进来了。
自从上次灭了牛老五,两人一直没有碰面。
老钱上前见礼,
“殿下,您提的官身的问题,属下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
“哦?是吗?”
“殿下,那天的秀才,活了下来,属下收他为义子,现在改名叫‘钱志峰’。”
“还有活口?”朱允?皱眉。
“殿下,知情的都死了。这孩子是被绑架的,父母都被牛老五杀了。属下查了他的底细,十九岁就有了秀才功名,前途不可限量。
“老钱,他都是秀才了,他的族人会同意吗?”朱允通还是有些担忧。
秀才已经进入了“士”的阶层,享受了朝廷赏赐的一些特权,
见官不跪之类的,还可以免除两个丁的役,免交公粮、赋税,
后面这些都是族人可以沾光的特权。
老钱等于截胡了。
如果是大族,肯定要开撕了。
老钱摇摇头,
“他这一支基本上都没什么人了,剩下的都是远亲,也都很穷困。”
朱允?知道老钱做事谨慎,“你觉得行,就去试试吧,但是情报的事情万万不要让他接手。”
“殿下放心,他以后走的是科举的路子。”
朱允?点的蛋花汤送上来了。
他要了两个空碗,摆在了老钱的面前,亲手给他盛了两碗蛋花汤。
他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罐子,从中舀了一小指头大的一块灰色粉末,倒进其中一个碗里,搅拌了一下。
“老钱,这两碗蛋花汤你都尝尝。”
老钱不明所以,上前先喝了没加料的,之后又喝了加了粉末的,
他的眼睛亮了,
“殿下,加料的更加鲜美。”
朱允?笑了,
“这就是鲁菜好吃的秘密。”
老钱急忙问道,“殿下,这是何物?”
“这是?柱晒干了,碾碎成末做的。当然,你开饭店没必要用这么贵的,将海肠子或者海带晒干了碾碎成粉末,几乎是一样的效果。”
“殿下,属下万万没想到,海肠子、海带这玩意还能这么用。”老钱惊叹不已,“在海边,这些玩意几乎没人吃,都是用来喂猪的。”
“老钱,被牛老五整垮的酒楼,打算怎么办?”
“还闲置呢,属下想过一段时间,等人们忘记之前的事情再重新开业。”
“老钱,那就换个名字,重新装修一下,明面上将掌柜的、店小二都换了。这就成了新店开业。有了这海鲜粉末,生意不会差的。'
“属下遵令!”
朱允通又问了老钱最近的打算。
老钱躬身问道,
“殿下,军需可以做吗?”
“什么军需?”
“殿下,就是供应朝廷需要的硝石之类的军需物资。”
朱允?连忙摆手,
“这个先不要碰,没有官场的关系,去了也是白送钱。”
硝石是造火药用的。
国内的硝石矿基本上都被皇家、王公贵人垄断了。
老钱要想做,只能去找新矿,
但是即便找到了新矿,也是从虎口夺食,毕竟朝廷需要的硝石的量是固定的,
买谁的,不买谁的,都是利益。
自己又不能从明里暗里地照顾,老钱根本做不下去。
用了午膳,朱允?回别院处理了一些文书,
又出门去给蓝老太君、蓝玉请安。
蓝老太君罕见的没有在家,去寺庙烧香拜佛去了。
蓝玉倒是在家。
朱允通有些意外,本以为他即将出征,现在是大忙人,应该在军营的。
客套了一番,朱允在蓝玉对面坐下。
蓝玉让他自便,自己先处理几份紧急的军务。
等他批阅了几份文书,签字画押,由人拿了下去,他才放下毛笔,靠在椅子上松了口气。
王行在一旁道,
“老公爷,您让参将杨广智掌管临时的军需大营?”
蓝玉微微颔首,
“是他。他老了,身子骨也不行了,咱打算打了这次仗,就让他体面的退了,找个闲职养老。”
王行有些担忧,
“老公爷,杨广智之前管理过军需,但是表现平平。”
蓝玉解释道,
“老夫知道。已经派人叫他来了。并且,这次作战的规模小,大军是从兰州等地调用的,他管的军需以火器为主,不会太多。
王行见他主意已定,便不再说下去了,转而挑起话头,和朱允?聊了起来。
蓝玉笑道,
“殿下现在推出的口红,后院的女儿都买疯了。”
朱允?挑挑眉毛,
“现在不少脂粉铺子都抄袭我的做法,什么都用螺旋的管子。”
几个笑着说着话,门房领来了一个老将军,
灰白色的长须,浓眉大眼,精神十分好。
老将军上前躬身给众人施礼,
蓝玉点点头,
“广智啊,这次叫你来,是和说说军营的事。
“请老公爷示下。”杨广智毕恭毕敬地站着。
-
蓝玉按着扶手,缓缓道,
“陛下接连下旨,要求检查军械军器军粮。”
“今天,太子去检查军粮了。”
“你负责的军需以火器为主,肯定也少不了检查的。”
杨广智自信地说道,
“老公爷请放心,末将不会出岔子的。”
蓝玉点点头,“你也是老将了,管了不少年的军需。不过咱还是要叮嘱你几句。”
“老公爷,末将洗耳恭听。”
蓝玉缓缓道,
“火器这些东西要是管用,儿郎们就能多活几个。”
“你验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铳、火药都不能出问题。’
“火药不能受潮了,火药桶的封口不能有裂缝。”
“火铳不能生锈,生锈的全部退了,收到的要及时保养。”
“所有火器,都要和交割清单的数量完全一致,不能多,也不能少,不然就会大麻烦。”
“朝廷对火器管理很严格,多了、少了,都会追究的。”
朱允?心中叹息,蓝玉叮嘱的事无巨细。
这就是战争,不是统帅大手一挥就打赢了,而是一个又一个细节的叠加才有了胜利。
另一方面也说明,蓝玉对杨广智不是那么放心。
杨广智满口答应,
“请老公爷放心,末将一定要上心,细心,专心!”
一连三个“心”着实惊呆了朱允?,
他忍不住上下打量杨广智,老将军莫非也是穿来的?
要不要对齐“颗粒度”?
蓝玉点点头,
“那咱就放心了。”
-
王行在一旁提醒道,
“老将军,明天兵科给事中要去检查军需,你接到通知了吗?”
“先生,末将接到了,已经开始准备了。”杨广智回道。
蓝玉问道,
“明天哪位兵科给事中去?”
“老公爷,是段映秋。”王行回道。
“是谁?”朱允?疑惑道,“这个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王行笑道,
“殿下,就是上次弹劾您的御史,现在去当了给事中。”
之前炼钢作坊和毛元益的家族斗殴,被御史弹劾了。
朱允?惊讶道,
“这也行?直接从御史跨界了给事中?”
王行点点头,
“殿下,这是可以的,算是平调吧,估计是有人帮忙运作。”
朱允通有些担心,
“这种人,他正常吗?”
其实,他是想问,这人轻蔑武将吗?
如果是那种看不起武人的文官,明天多少会刁难一番,鸡蛋里挑一点骨头。
杨广智却在一旁回道,
“殿下,军械是朝廷的重要物资,事关战争的胜败,他不敢乱来的。”
王行明白了朱允?的意思,
“殿下,此子自视甚高,以王安石为榜样,号‘半石'。”
他这一半是解释,一半是在提醒杨广智注意。
杨广智却揶揄道,
“那岂不是‘小猪相公'?”
众人都忍不住莞尔笑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给百姓带来了不少苦难,有百姓就骂他是“猪相公”。
杨广智这么说也算契合了典故。
朱允?笑了笑,心中只觉得一个老将军说这种俏皮话,未免显得有些轻佻。
蓝玉指着杨广智大笑,
“老杨,段半石要是知道了,有你好受的。”
杨广智嘿嘿地乐,
“末将让他打一顿好了。”
王行提醒道,
“段映秋这人很傲,目光挑剔,要求严格,老将军明日小心应付。”
杨广智连连称是。
朱允通告辞出了凉国公府。
战马缓缓朝别院走去,想到刚才认识的杨广智,他的心里有些不舒服。
这个人很恭敬,礼数周全。
但是又显得油腻、浮滑,满嘴的官腔,也有些轻佻,不是扎扎实实做事的人。
杨广智已经五十岁了,大半生都在军营,可是朱允通总感觉他有些托大了。
朱允通隐隐有些担忧,
唯恐杨广智老马失蹄,到时候后悔就要晚了。
他不在乎杨广智这种人的死活,但是军火如果有问题必然连累蓝玉。
老朱下旨关注军械军粮等的质量问题,
太子今天已经下午执行了。
明天给事中就去军营检查,
朝廷从上到下,都如此重视军需的质量,
蓝玉、王行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叫杨广智来叮嘱一番。
朱允通只能祈祷,这位老将军真的能“上心,细心,专心”,明天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