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麻烦来了!(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711 字 5天前

乾清宫。

工部尚书秦逵来了,脚步十分轻快。

悬在头上的利剑被通殿下给拿走了,

劫后余生,秦逵恨不得现在去给殿下磕一个。

秦逵上前施礼,

“臣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朱元璋微微颔首,

“太子,你把刚才?儿说的颗粒化,还有封装,给秦卿说一说吧。”

朱标复述了一遍。

秦逵十分惊讶,

“陛下,太子殿下,三殿下提出的封装太实用了。火药更容易保存,士兵的装填速度就更快了。”

他一眼看出了封装的价值。

颗粒化已经是现有的技术,但是封装却是陌生的。

秦逵将这个技术夸了一通,

“三殿下悟性超卓,无论是轧花机,还是炼钢,都是惊艳绝伦之举,现在更是解决了火药的两个大问题,臣自叹差之远矣。”

朱元璋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朱标有些不好意思,不就是加个油纸包方便士兵使用了吗?

秦逵给一通,好像?儿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

朱标咳嗽一声,提醒道,

“秦尚书,?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火铳药室的规格要全国统一了。”

秦逵拱手道,

“太子殿下,幸好有三殿下提醒,臣都没有虑及这一层。

“幼龙清啼,已尽显睿智。”

“臣回去就立刻传令各作坊,统一不同火铳的药室规格。’

朱标:

"

咱是想换个话题,不是让你继续夸。

老朱突然问道,“秦尚书,工部管了几个水晶矿?”

“?陛下,工部在淮安府有两座水晶矿。”

“?儿要水晶做点东西,你们挑选高透明、没有裂纹的,给他选一箱子。”

“臣遵令!”秦逵当即躬身领旨。

搁在往常,他一定立刻反驳回去。皇孙要水晶,那他自己去买,如何能动用朝廷的力量。

现在不一样了,朱允通殿下刚救了他的命,救了工部的一众同僚。

正说着话,刑部尚书杨靖来了,呈上了上午审案的奏疏。

朱元璋翻了一遍,和太子说的大差不差。

他合上了奏疏,

“既然是误会,刑部就结案吧。”

~

日上三竿。

乾清宫的重臣们都散了,出了右长安门,

工部左侍郎快步迎了上来,直接走向队尾的秦逵。

工部有两个侍郎,右侍郎因为不管火器,幸运地逃过一劫。

左侍郎很不幸,和秦逵一样被停职待参

知道案子是误会后,他就在宫外等候秦逵,看陛下最终如何处置。

秦逵冲他摆摆手,

“没事了。都平安了。”

左侍郎长松一口气,

“大司空,虚惊一场啊!”

“感谢通殿下的救命之恩!”

昨夜几乎一夜没合眼,现在还亢奋得没有一丝睡意。

“大司空,段映秋他们如何惩罚?”

秦逵看左右无人,才低声道:

“听太子的意思,是贬官辽东。不过咱出来的时候陛下还没下旨呢。”

左侍郎咬牙切齿,

“是该送去辽东,磋磨掉他一身的火气!这个狗东西,差点血洗了工部!”

他又有些后怕,

“大司空,如果?殿下没有发现问题,流放的就是咱俩了吧?

秦逵看看左右,低声道,

“流放?那是很好的结局了。”

烈日当空,两人都打了个寒颤。

郭恒案、胡惟庸案,刑场尽是公卿骨,多少官员昨天还人前显贵,转眼就被抄家灭族了。

秦逵连连叹息,

“幸亏?殿下慧眼如炬啊!”

“听说,殿下为了救咱们,当堂吃了火药才发现的。

秦逵感动的眼睛都湿润了。

左侍郎叹息道:

“那火药就是给下官吃一桶,下官也发现不了的。”

两人感叹连连,千恩万谢通殿下发现了众人不知道的问题。

换一个人,他们都死定了。

秦逵想到了陛下的旨意,急忙吩咐道:

“你最近去一趟淮安府,亲自给三殿下挑一车水晶,这是陛下刚才吩咐的。

“要最透明的,水一般清澈,不能有一点杂质,不能有一丝的裂缝!”

左侍郎将瘦弱的胸脯拍的山响,

“大司空,您就放心吧!下官去了亲自把关,一颗一颗检查,保证是最纯、最好的。”

“有一点杂质、一丝裂缝,您砍了咱的脑袋。”

三殿下刚救了自己一家老小,这水晶必须是最顶级的!

一车,那是远远不够的!

大司空保守了!

咱必须给多整几车!

秦逵微微颔首,

“你办事本官很放心。回去准备一下,过两天就出发吧。”

左侍郎当即拱手告辞:

“大司空,下官现在回去收拾行囊,今天就出发。”

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去感谢通殿下的救命之恩,那就尽快将水晶运回来吧。

~

朱允通出了东华门,蓝九和迎了上来,

“九和,兄弟们伤的很重吗?”

“殿下,属下也不太清楚,来报信的只说请了郎中。

“凉国公那有什么消息?”

“殿下,老公爷说十日后大军出兵。”

“怎么又提前了?”朱允?吃了一惊。

之前决定二十天后出兵,一下又少了一半的时间。

火药枪还没定型,上午还发生了爆炸,还能赶上吗?

朱允?翻身上马,

“走,跟咱去煤矿看看。”

一行人催马走了没多远,迎面撞见了一队骑兵,

为首的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朱允通示意队伍停下,

李景隆也看到了小表弟,急忙催马过来。

朱允?跳下马。

李景隆今年三十二岁,留着黑亮的长胡子,绰号“美髯公”,京城有名的帅气多情的国公爷。

李景隆早早地跳下马,快步过来施礼。

朱允通惊讶道:

“美髯公,今天这么快?”

那可是二百多桶火药,昨天李景隆从中午射到了傍晚。

李景隆笑着解释道,

“禀殿下,咱这次找了很多大盆、大锅,还有士兵的被子,一次搅拌五十桶。”

他很得意,自己太聪明了。

朱允?挑起大拇指,

“美髯公厉害!"

李景隆哈哈大笑,

“还好,还好了。”

朱允?心里有事,上马告辞了。

他之前琢磨过李景隆,

这人要么是个废物,绣花枕头;

要么狡诈如狐,私下和朱棣有勾兑。

朱允?倾向于后者,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个帅才,成长于这样的家庭,不可能军事上那么无能。

朱允通没有耽搁,路过别院都没有进去。

出了城,行人渐渐稀少,朱允?纵马扬鞭,朝煤矿飞快奔去。

路边的树木、房屋飞快地向后倒退,风呼呼从耳边吹过,

朱允?盯着前方,神情十分严肃。

虽然这次是个错案,但是杨广智没有检查火药,这就是个大罪。

幸好没有上战场就发现了。

蓝玉作为任命他的主将,肯定要受牵连的。

现在,蓝玉迫切需要一场胜利。

最好是一次大胜!

横扫敌军,以最小的代价灭了叛军。

那后膛火药枪就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本来按照计划,时间是足够的。

可是蓝玉提前了,火药枪又出了大问题,

这让朱允?的心里浮上一层阴霾?

还能赶上蓝玉大军出征吗?

小半个时辰,朱允他们已经到了炼钢作坊。

战马都是浑身大汗,大口喘息,

朱允?没有进去,而是派人叫来了关大匠。

很快,关大匠快步来到了门外,

“殿下,不进去......”

朱允?摆摆手,

“钢管生产的怎么样?”

“禀殿下,按照您的要求,已经截取了三百根,质量都没有问题,是在下亲自挑选的。

“很好!继续保持这个进度。”朱允?十分满意。

这些都是造枪管用的,三百根已经满足基本需求了。

关大匠做事就是靠谱!

“殿下,要去看看吗?”关大匠邀请道。

“不看了,咱去煤矿。’

朱允?重新上马,

枪管有了,就看枪了。

-

朱允?催马上山,越过煤矿,直接去了深山的废弃矿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