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来自蓝玉的警告(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538 字 6天前

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

“?儿,你切记!昨天这种先斩后奏的事情,万万不能再发生了。”

“尤其是火枪这种惊天的东西,一定提前和你皇爷爷商量。”

朱允通有些警觉,

他突然意识到,太子上车前将宫人都赶了下去,大太监张节都不在这辆车上,

开始他以为是为了宽松一些,原来是有事要说,

“父王,是皇爷爷忌惮了火枪的威力?”

“嘘!”朱标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别乱说!你皇爷爷可是马上打的江山,怎么会怕一杆火枪。”

朱允?从他的表情看的出来,老朱被火枪给吓着了。

火枪杀敌很快,

如果用来造反...………,也很快!

-

“?儿,火枪生产要收归朝廷。朝廷在工部成立了新的衙门,枪械局。当然,为父会补偿你的。

“父王,这个没问题,咱今天就将工匠全部交出来。”

朱允?爽快地同意了,

除了庄松德不能撒手,其他工匠本来就是为了今天准备的。

他早就预判了老朱的预判。

朱标见他如此懂事,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为父再给你透个底,朝廷不会大规模使用火枪,暂时只在京营设置两个火枪营,一个在府军卫,一个在旗手卫。”

朱允?明白了,

“一个是步卒,一个是骑射?各自研究不同的战法?”

朱标连连点头,

“你明白就好,以后要扩大火枪营,这两个营就是将领的种子。”

朱允通无可无不可。

这是老朱,太子考虑的,自己完全插不上手。

朱标问道,

“?儿,你想要什么补偿?”

朱允在他面前毫无压力,笑着问道:

“真的可以吗?"

朱标笑了,“别太过分,都可以有。”

“孩儿想在松江府的上海县有一个码头,不要靠江的,要靠近大海的。”

“呃?那里常年有倭寇出没,经营的话,可能会血本无归。”

“父王,倭寇不足为虑。”

“?儿,如果你坚持要,码头可以给,但是只能临江,不能临海。”

“因为皇爷爷的禁海?”

“是的,如果临海只能你皇爷爷法外开恩了。”

“好吧,临江也比没有强。”

“这次挂在谁名下?你别说,咱猜猜。”朱标摆摆手,“许家?”

朱允?挑挑眉毛,

“父王英明!”

朱标哈哈笑道,

“行吧,明天让许家派人来詹事府,找......找马庆南吧,咱吩咐给他。

朱允?拱手道谢。

有了这个码头,就是一个跳板,以后琉球的船队北上,就有了一个补给点。

现在朱标在,可以轻易拿到。

万一朱标去世,想从老朱手里扣一个码头那就太难了,弄不好反而引起老朱的警惕。

这次他不打算直接用许家的人,而是从许家的老人中挑一个。

至少表面上和自己关系不大的。

朱允通学着太子的样子,懒洋洋地靠在软垫上,心情很轻松,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

马车出了京城。

窗外慢慢变成了田野,

春风呼啸,麦浪翻滚,农夫在田野里忙碌。

万木葳蕤,四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除了太子。

车厢里不时响起太子的咳嗽声。

他的生命之花在凋零。

太子为人宽厚,和他交流十分轻松,

想到这里,朱允?心中又有些难过。

可惜了,好人不长命!

如果朱标长寿,自己肯定现在就走,去开拓海外的土地。

这样的厚道人,朱允通不忍心造他的反。

~

朱标再次警告,

“?儿,火枪已经很厉害了,你小子这一年老老实实的,万万别再弄一个什么,你说的那个词,哦,‘大杀器”。”

朱允?察言观色,心中明悟,火枪给老朱和太子的震撼太大了。

老朱父子是统治者,不仅要考虑边疆的安稳,也要考虑国内的稳定,

如果泥腿子能轻易获得火枪,对朝廷的威胁远比冷兵器大太多了。

一枪下去,纵你英明神武,也只能饮恨铅子之下。

何况火枪的技术壁垒很低,一个铁匠足矣!

朱允?急忙点头:

“父王放心,孩儿不在武器方面投入精力了,以后专注学业。”

他没有欺骗朱标,以后要适当低调一些了,让老朱警惕就得不偿失了。

朱标看着他,撇撇嘴,嗤笑道,

“专注学业?咱姑且相信你的话。”

“父王,您必须相信。”朱允?大笑。

半个时辰后,朱标的车队到了炼钢第三作坊,就是庄松德研制枪械的地方。

朱允通将工匠召集起来,告诉他们,以后他们就是工部枪械局的人了。

他只保留了庄松德,大方地交出了其他工匠。

朱标现场任命了局大使、副大使。

工匠们不少人都很失落,跟着朝廷干薪俸是固定的,薪俸很低。

可这是太子的谕令,他们不敢反抗。

朱允?扫视村子,随着工匠的离去,这里的用途也将改变,枪械的改进会进入地下。

明面上,这里将是炼钢作坊的实验室。

他又陪着朱标去看了炼钢一作坊,就是最开始的作坊。

钢管就是在这里生产的,不过是一个独立的院子,被彻底隔开了。

朱标在这里歇息了半个时辰,将带的药汤喝了,简单用了些糕点。

之后去了在建的炼钢作坊。

朱标看了一圈,最后登上附近的一处山坡,居高临下俯视整个作坊。

当他下山的时候,已经有了决断:

“?儿,三百骑兵足够了。但是五百步卒远远不够。”

“如果你养得起,步兵营可以扩大到一千名。”

朱允?惊喜交加,这是意外之喜啊,

“父王,养得起!干脆,您把骑兵营扩大到五百名吧。

朱标哭笑不得,

“骑兵都太金贵了,你养这么多,想过每天的消耗了吗?”

“朝廷知道作坊赚钱,肯定不会给你补贴的,这和藩王的三卫不同。”

“骑兵的战马消耗,还有伺候骑兵的仆从、马夫、兽医,这些都是隐藏起来的数额,每日消耗的钱粮可不小的。”

朱允?豪爽地一摆手,

“父王,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手上有兵。

他已经想好了,这一千五百名士兵,要精挑细选,好好训练。

这支兵在京城附近,会有很大的用处。

自己掏钱更好,咱得明确告诉儿郎们,他们穿谁的衣,拿谁的饷,吃谁的饭。

朱标见他坚持,便爽快地同意了,无非是再多两百名骑兵,

“好吧,给你这么多。你的作坊四周要拉起围墙,方便士兵巡逻、把守。

朱允?急忙道:

“父王,孩儿有财力将围墙建宽、建高,士兵在上面巡逻。”

朱标沉吟良久,那就是城墙了,最终还是给否了,

“很容易逾制的,暂时用窄墙吧,让你皇爷爷睡个好觉吧。”

“墙的高度也不许逾制,不得超过二丈九尺!”

朱允?挑挑眉毛,老朱真无趣,这都睡不着了?

“孩儿遵令!”

朱标再次提出要求,

“士兵不许武装火枪,不许安装床弩,可以配备钢制火铳、弩弓。”

“一切按照父王的要求办。”朱允通答应的都很爽快。

不许用宽城墙,那就造两道,中间留空宽一些,士兵可以牵着猎犬在中间巡逻。

现在的情况下,钢制火铳、弩弓足够用了。

这里是京城近郊,防备的无非是细作,火枪、床弩反而不如猎犬作用大。

不许用火枪………………

也可以!

咱先储备上!

正午,阳光和煦,风却越吹越猛,树梢都被风压低了。

朱允通担心太子的身体,

“父王,回城吧,这里的安全不用担心。”

朱标问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