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太子的后手!(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460 字 6天前

大雨倾盆。

御辇缓缓启动了,穿过雨幕进了炼钢作坊。

“云奇,你去,咱要进去看看。”

关大匠冒雨迎了上来,

他的身后,是作坊的所有高级管事,

他们都穿着蓑衣,

但是雨太大了,像天河倒灌一般,时候不大,他们的衣服就被雨打湿了。

朱元璋下了御辇。

周云海举着雨伞跟在一旁,警惕地看着四周。

侍卫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雨太大了,看不太远,这让他们的心中都隐隐不安。

关大匠他们跪在地上施礼,

朱元璋劈头就是一个问题,

“关大匠,炼钢炉子怎么样?”

“?陛下,炉子运转正常,稳如泰山。”关大匠有些莫名其妙。

陛下冒着倾盆大雨前来,竟然是关心炉子的?

炉子能有什么问题?

自从建成就一直运转的很好。

亲口听到没事,朱元璋松了一口气,

“都平身吧!”

周云奇将其他管事都赶了下去,只留下关大匠。

朱元璋接着问道:

“朕刚才看到一个惊雷劈了炉子上。”

关大匠这才明白原委,急忙解释道

“陛下,殿下在高炉上安装了避雷针,高炉在雷电下也能确保安然无恙。”

“陛下,今天不是高炉第一次遭遇雷击,自开春以来,已经遭遇了不下七次了。”

“每次高炉都安然度过。”

!!!

七次!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按照天人感应的那一套说辞,那就是炼钢的高炉犯了禁忌,是不适合存在的。

可是,

朱允通竟然能和雷电抗衡。

七次安然无恙!

宫殿只要被雷电击中,每次都会起火的。

每年夏天司礼监都会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尤其是阴雨天气,唯恐宫殿被击中起火,也担心火势蔓延,不可收拾。

朱元璋的心情十分复杂。

孙儿的行为简直是逆天而行!

这真的可以吗?

雷声滚滚,闪电游走。

关大匠把朱元璋一行人请进不远处的一处公房避雨。

站在窗前,朱元璋拿着望远镜仔细打量高炉。

高炉稳稳地矗立在风雨中,坚如磐石。

就在他观察的时候,又一道雷电劈在了高炉上。

这一次,周云奇和侍卫他们都看到了这一幕,有的侍卫忍不住惊呼起来。

闪电消失在云丛之中,

惊雷随后炸响,门窗都在颤抖,

朱元璋仔细观察高炉,毫发无损,避雷针也没有什么损伤,除了刚才尖端亮的刺眼。

朱元璋问道,

“关大匠,朱允?有没有解释这是为什么?”

关大匠躬身回道,

“禀陛下,殿下解释说,这里地势高,高炉又是这里最高的存在,所以容易引来雷电。”

“而钢可以让雷电通过,将雷电引入大地。”

“呃,草民就听懂了这些。”

朱元璋大概听明白了,就是用钢把雷电的力量卸入地下。

但是他的心里依然是说不出的滋味,就是刘伯温在世,也不敢说和上天抗衡。

他只想到了一个词来形容朱允通:

【经天纬地】。

朱元璋摇摇头,这太荒唐了!

他才多大啊?

他将这些念头暂时放下,示意周云奇,

“将工匠都叫进来吧。”

关大匠有些莫名其妙,还有什么工匠?

周云奇打着雨伞出去了,

片刻后,一辆马车赶进了作坊。

十几个穿着粗布衣服的汉子从上面陆续下来。

周云奇指挥他们冒雨站在外面。

朱元璋指着这群汉子说道,

“关大匠,这是朕从官办冶铁作坊精挑细选的匠作,赐给你们作坊了。

“你以后带在身边用吧。”

关大匠急忙跪下谢恩,

“草民谢陛下赏赐!”

“平身吧。”老朱微微颔首。

关大匠起身,急忙吩咐手下,将这些人带下去暂时安置。

雨渐渐小了。

老朱抬脚朝外走,

“关大匠,陪朕四处看看。”

~

咸阳宫。

用过午膳,太子去寝殿午睡去了。

朱允兄弟俩暂时没有走,要等李院判来给太子诊断之后,他们才会离开。

最近每天中午都是如此。

李院判现在每天来两次,早上、下午,偶尔晚上还会被张节请进宫。

兄弟两个各自拿着一本书,在后殿安静地看起来。

未正,太子醒了,来了后殿。

朱标刚刚坐下,屋顶就传来一声巨响,雷声似乎就贴着屋顶打了下来。

朱标甚至哆嗦了一下。

生病之后,他的神经变得脆弱了。

张节快步冲向前殿,尖声向外问道:

“宫殿如何?”

很快,廊下有太监回道,

“禀大总管,宫殿无恙。”

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这么低的炸雷最容易击中宫殿,引发火灾。

朱标想起了朱允通说的避雷针,

“?儿,不知道你皇爷爷能接受你的提议吗。

朱允?笑了,

“父王,不用担心,皇爷爷很快就会装的。”

“这么肯定?”朱标乐了,“这可不是小事啊!钦天监、御史又该有话说了。”

朱允?挑挑眉毛,

“纵然是千古一帝,也不会喜欢下罪己诏的。”

“你说的对。”朱标拍着腿大笑,

“咱记得是洪武八年?谨身殿被雷击起火。你皇爷爷就被群臣劝诫,百般无奈,只好下了罪已诏。”

“什么‘劝谏”,那就是弹劾啊!”

“你皇爷爷很长时间都不开心。”

朱允?笑道,

“群臣就是找个借口罢了。”

“正是!”朱标感慨道。

那次不过是皇权和臣子之间的一次角力,

结果皇权掉入自己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一套说辞之中,大臣赢了一次,陛下那一段时间不断下旨,轻徭薄赋、清明吏治。

朱允?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个说说笑笑,自己好像是一个多余的存在,

自己反而是和皇爷爷在一起感觉很融洽,虽然心里恐惧皇爷爷的威严。

薛妃指挥宫女送上糕点、茶水。

朱标吩咐薛妃,

“去拿一些木筷子来。”

薛妃端来了一盆酸枣枝的筷子。

朱标示意朱允?兄弟,

“一人拿一根。”

朱允?心中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梗太老了,

但是他依然照做了。

“掰断!”朱标示意。

朱允?、朱允?都用力掰断了筷子。

“一人抓一把,抓不下为止。”朱标再次命令兄弟二人。

朱允通兄弟再次按照吩咐,每人都抓了一大把筷子。

“掰断!”朱标示意。

朱允?明知不可为,但是还是双手用力,累的小脸通红,吭吭哧哧,筷子纹丝不动。

朱允?为了配合太子的说教,也装模作样地掰了几下,筷子自然没有断。

朱标翻了翻白眼,

“?……………………………,午膳没吃饱?”

朱允?嘿嘿笑了,看来自己猜错了太子的意思,

他双手轻轻用力。

咔嚓!

将一把筷子折断了。

!!!

朱允?暗暗咂舌!

这么粗的一捆筷子,老三牲口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