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撤离(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3462 字 5天前

清晨。

朱允通踏上乾清宫的台阶,面沉如水,一如阴暗的清晨。

昨天,太子终于入土为安了,可是他心情至今还没有缓过来。

既为失去一个忠厚的太子难过,也是为自己失去一个庇护而失落。

过去太子的时候,他没感觉太多来自太子的保护。

直到太子去世,东宫直面权力的争夺,他才发现过去太子帮着他,帮东宫挡了太多的风雨。

短短四个月,他已经感觉到了各方的压力。

凤凰春是挂在老侍卫的名下,但是他们反应,最近偶尔有御史去询问是否为挂靠,甚至有人扬言要追查钱的去向。

最近关于将炼钢作坊收归朝廷的奏疏也越来越多,这是朱棣、朱允?在后面捣鬼,

如果太子在,这些人是不敢如此放肆的。老朱将这类奏疏全都留中不发,又不予置评,这个态度就耐人寻味了。

自己在文官缺乏班底,现在面临这种奏疏就被动了,没有文官敢站出来反对,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老朱的态度。

去年他可以和太子妃硬刚,当众打了朱允?,随意在外开作坊,肆意地赚钱。老朱似乎都没有看见,御史弹劾都以失败告终。

他甚至在想,老朱当时的不在乎,是因为有太子在。

如果太子走在了吕氏的前面,自己再和吕氏硬怼,倒霉的肯定就是自己了。单是一个“孝”字,就是无法承受之重。

乾清宫前,藩王们都已经到了,队伍里少了几个人,已经有藩王陆续返回封地了。

朱允通安静地走去队尾。

众人进了大殿,朱元璋刚用过早膳,客气地和众人打了招呼,

秦王正要带领大家退出去,朱棣却上前道,

“父皇,儿子明日上午就返回北平府了。”

“好,回去吧,京城太热,不如北地凉爽。”老朱点点头,“宁妃最近身体不适,你们就不要去辞行了。”

“儿臣遵旨。”

朱棣退了下去,但是他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反而看了一眼后面,

“?儿,最近关于你的奏疏很多啊。你也不小了,该为你皇爷爷分忧了。”

“请四叔明示。”朱允?拱手道。

朱棣眼神阴鸷,

“?儿,那个炼钢作坊如此重要,工匠都有三四千人了,你一个小孩子能管的过来嘛?”

“别怪四叔多话,你还是个孩子,这种事关朝廷安危的作坊你管不了的,早日交给你皇爷爷吧。”

“四叔是为你好,免得出了乱子,到时候连累了朝廷。”

朱允?看了看,并没有急着回答,他想听听老朱的说法。

他眼睛的余光却看到老朱端起了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他的心中十分失落,老朱竟然沉默了。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四叔,父王才去世,侄儿现在没有心思去考虑钱的事情。给侄儿一点时间吧。”

朱棣怒了,这简直就是讽刺他,太子尸骨未寒,你就谋夺侄子的财产,

“?儿,你就一句话,是自己留着,还是......”

一旁的晋王朱?突然咳嗽一声,

“老四!”

朱棣抬眼瞥了一眼,

“三哥,什么事?

晋王背着手看着他,淡然道,

“不是明日要走吗?回去收拾你的东西吧。”

!!!

朱棣还想发作,秦王也在一旁不耐烦地说道,

“请安就请安,提什么阿堵物?真气!”

秦王一甩袖子,带头朝外走去,晋王、朱允?也跟着走了,其他藩王跟着离去。

朱允?也扯着弟弟跟着出去了。

只留下朱棣在最后,没办法也只能跟着走了。

朱棣气的脸皮发紫,没想到兄弟们没一个支持自己。

老朱捧着茶杯看着儿孙陆续出了大殿,一语不发,眼神闪烁,神情淡然,此刻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远处,周云奇弓着腰,低着头看着面前的地砖,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见。

出了乾清宫,朱允通冲秦王、晋王两位王叔拱手道谢,刚才朱棣咄咄逼人,幸好有这两人帮着解围。

秦王高冷地点点头,大步走了。

晋王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

朱允?出了乾清宫,直接去了别院。

这几天太子下葬,他已经十多天没有去别院了,更没有机会和老钱见面,不知道邢氏女死后,谣言止住了吗。

朱允通骑在马背上陷入沉思。

朱棣之前提过要将炼钢作坊归于朝廷,但是被老朱当面拒绝了。今天朱棣再提,老朱却是这幅做派,这让朱允?十分心寒。

太子尸骨未寒,这就要迫不及待地谋夺财产吗?

玄真子所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果然一点也不假。

在外人眼中,他仿佛是皇子皇孙中最耀眼的,风光无限,名下产业都是日进斗金的独家生意,可是谁知道他现在承受的巨大压力。

事情在向最糟糕的方向发展,难道真的只有造反一条路了吗?

老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继承人?

~

别院。

朱允通刚在桌子后坐下,许小棠就送来一叠档案,

“公子,这是郑国公府送来的。”

朱允?接过档案,却没有急着打开,

“小棠,你九叔和你家联系过吗?”

她的九叔要跑海贸,可是大明禁海,朱允?就让他去了琉球。他是带着全家还有一批水手去的。

根据张庆松的回禀,许家老九已经买了两艘大船,开始了第一趟航行。运的是瓷器、绸缎,去的是倭国,准备换一些白银回来。

许小棠摇摇头,

“九叔自从去就没和家里联系过,他走的时候说了暂时不联系,担心连累家人。”

朱允?沉吟了片刻,缓缓道,

“过几天,老吴会去秦淮河的那个别院,将红薯和花匠一起带走。”

“殿下,这......”许小棠愣了,

殿下视若珍宝的红薯,怎么突然要转移,

“殿下,是有麻烦了吗?”

朱允?摇摇头,

“本王也不确定,以防万一吧。只有老吴带人去,才能允许搬走,其他人是万万不行的。”

“奴婢遵令!”许小棠见他神情凝重,急忙应了下来。

“凤凰春在北平府的那个总代,叫周什么的,停了他的代理资格。以后北平府一带不设总代,谁能运过去谁赚钱。”

“殿下,那样会不会窜货?”

“随便他们了。”

这个周姓的商人其实就是朱棣的人,凤凰春销往全国各地的产品都是用总代理制,这些基本上都被各地的藩王把持。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凤凰春的一瓶精油如果运到北平府,价格能翻个五倍。朱棣只是做了中间商,却赚了暴利。

朱允?只想求财,过去对此也睁一眼闭一眼,毕竟自己不能赚了所有的钱。

但是现在朱棣竟然公然下刀子,那就彻底不合作了。相信其他藩王看到这块空白,肯定会去抢夺的。尤其是燕王附近的秦王、晋王,还有即将去封地的辽王、宁王。

朱允?打开了档案,

里面的纸张有些发黄,甚至还有虫子蛀过的痕迹。

这是玄真子的档案,详细记录了他的来历,师承,还有一幅玄真子的画像,和朱允见过的真人十分相像。

朱允?吩咐许小棠收起档案。

之后他没有急着去批阅文书,那些都不重要了。

他拿起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开始琢磨哪些需要迫切安排的。

老朱现在的态度,他必须两手准备,一手准备继位,一手准备造反。

直到日上正午他才起身,带着蓝九和去了戈江茶楼。

二楼雅间,等他点的饭菜送上来,老钱来了。

“老钱,来一起吃吧。点了你的那份。”

“多谢殿下,属下现在一天两顿饭,已经不吃午饭了。”老钱躬身谢过,恭敬地站在一旁。

朱允?没再客气,

“老钱,邢氏女的案子了结了吗?”

算一算时间,邢氏女死了足足半个多月了。

老钱拿出了一个大信封,

“殿下,江宁县昨日宣判的。这是抄录的卷宗。

卷宗封皮上写着“王延翰杀邢大秀案”,王延翰就是“王秀才”,“邢大秀”就是邢氏女。

朱允?打开了卷宗。

江宁县请了多名郎中,鉴定王延翰患了疯症。

按照大明的刑律,“凡疯病杀伤人者免议”,疯子杀人是不用承担责任的,王秀才被当堂释放。

县衙责令其家属严加管束。王秀才的父母都不在了,县衙将他交给了他的岳父。

邢氏女丈夫早死,一个女儿外嫁,县衙没有再判王秀才赔偿。其实即便判罚,王秀才也拿不出钱了,土地、家产早就邢“神医”给骗光了。

朱允通合上卷宗,“老钱,那些关于本王、凉国公的谣言呢?”

“殿下,邢氏女死于她自己宣扬的‘神仙附体’,属下也派人四处传播,将邢氏女坑蒙拐骗的恶行告之天下,她几乎成了笑话,她传的谣言就没人再传播了。”

朱允?微微颔首,十分满意。

虽然计策是自己想出来的,但是最终是玄真子完善并去实施的。

玄真子当天下山,邢氏女当夜死亡,这人蛊惑人心的水平很有一手。

“朱允?、黄子澄有什么反应?”

“殿下,黄子澄气急败坏,派人去江宁县,要求判王秀才绞死,但是县令没有理会。朱允?殿下最近没有出宫,不知道他是如何反应。”

朱允?笑了,

“天子脚下,影响这么大的案子,县令怎么可能乱来。”

朱允?拿起筷子,“老钱,辣椒长势如何?”

“殿下,辣椒已经摘了一批红辣椒,按照您的吩咐,除了留种,其他的都是扒皮晒干。”

“老钱,稳妥起见,辣椒暂时不能拿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