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没考虑朕的感受?(2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4827 字 6天前

朱允通领了圣旨,

在乾清宫,那就是重臣参加的小朝会,

看来老朱确定了刑部等衙门参与办理假钞案,不让不会通知自己去的。

匆忙用了午膳,朱允通进宫了。

他来的稍微有些早,刚过午正,大概还有两刻钟才到小朝会的时间。

午门外,不少重臣已经到了。

秋日和煦,众人晒着太阳,等候进宫。

朱允通意外地看到,朱允?也来了。

他想起了老钱的情报,锦衣卫的房元化千户曾经给了朱小二一万贯。

这是一笔巨款!

绝不是一个锦衣卫千户该拿出来的。

房元化很有问题。

只是还不确定他是否和假钞案有关联。

不过,朱允?推测朱小二没有卷入假钞案,至少没有主动卷入。

朱允?还不至于如此下作,他也不敢,更没有这个实力。

朱允通不急不忙地走了过去,远远冲朱允?招招手,

“二哥。”

朱允?和善地点点头,

“三弟。”

重臣们纷纷侧身过来施礼。

朱允通一个罗圈揖回了礼,笑道,

“咱怎么听到“辞官”,谁啊?”

众人哈哈大笑,齐刷刷看向吏部左侍郎黄元济。

黄元济老脸一红,拱手道,

“殿下,是下官。”

朱允通吃了一惊,竟然真有人辞官不做。

“黄侍郎,为何?遇到困难了?”

黄元济躬身道:

“殿下,下官发现龙骨上的文字很有意思,想潜心去钻研,分辨出那到底是什么字。”

朱允?在一旁皱眉道:

“黄侍郎,你正当壮年,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怎么能挂冠而去?”

“等你退了再去研究也不晚嘛!”

黄元济嗫嚅着回道,“二殿下说的是,说的是。”

朱允?却拍拍黄元济的肩膀,

“二殿下就是可惜你的才华。”

黄元济老脸一红,谦虚道,

“下官哪有什么才,不过是读了几本无用的书。”

朱允?:

他才不知道黄元济有什么才华,不就是喜欢收藏古董吗?

朱允?继续道:

“大明永远不缺官员,但是最缺乏潜心学问,不问世事的人。而后者的这种纯粹,才是中原文明延续的根本。”

“黄侍郎,咱支持你去研究龙骨的文字。”

黄侍郎很感激,

“谢谢殿下支持!”

重臣纷纷侧目,刚才众人都是一阵挽留,唯独通殿下却附和。

朱允通又问道,

“黄侍郎,如果陛下准了,你有什么打算?”

“禀殿下,下官自然是回家乡,收集龙骨,潜心识别上面的文字。”

朱允?挑挑眉毛,连连摇头,

“老黄啊,你糊涂!”

黄元济糊涂了,急忙拱手道:

“呃,请殿下指教!”

朱元璋接着他的肩膀,大声劝道:

“老黄,你听我的,搞研究必须在京城啊,这可是帝国的核心,什么消息没有这里快,龙骨也是这里最多。”

黄元济解释道:

“殿下,下官家里有几亩薄田,勉强能支撑下官的研究。如果留在京城,日常开销就是不菲的一笔钱了。”

听到他们谈钱,朱允?厌恶地后退了几步。

朱允?笑了,

“钱是吧?如果陛下准了,你就本王的别院,报你的名字。”

黄元济心里一跳,

“殿下,这是何意?”

众人似乎也猜到了朱允?的意思,都停下交谈看了过来。

朱允?伸出两根手指头,

“两万贯!”

嘶!

重臣的老眼全都瞪圆了。

如果有这笔钱,谁还当官啊?

一辈子贪污腐?,也难积攒这么多。

朱允?冷冷地看着老三炫富,想着房元化给了自己一万贯,自己都失态了。

朱老三一张口就是两万贯,就这么轻松地送出去了。

朱允?羡慕嫉妒恨。

为什么自己没有这么多钱?!

黄元济也惜了,他的绰号可是“貔貅”,对钱财最为注意,

一万贯彻底将他砸晕了,

“殿......殿下,当真?”

朱允通笑道:

“这是咱给你的启动资金!以后,每年给你五千贯作为研究经费!”

嘶!

每年近八百万斤大米!

黄元济这贼听!

竟然就这么发财了!

重臣羡慕的眼睛都红了,要不老夫也辞官了吧?

每年有这么多巨款,还当个鸡儿的官,每天起早贪黑、担惊受怕的,哪去做学问,时间大把的?

看着众人都有些失态,黄元济也张大了嘴在失神,朱允通故意道:

“老黄,做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你要有心理准备哦!”

应天府尹董长义率先醒悟,当即大声道:

“这谁做的住?也就黄侍郎有这个心力!”

工部尚书秦逵大声,

“板凳要坐十年冷’,通殿下的这句话震耳发聩,必将流传千古!”

朱允通汗颜,这是后世的一位大教授的对联上联。

重臣们仔细琢磨,也是这样,做学问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成绩的,甚至可能忙了十年也没什么成果。

还要辞去官职,成为虚有其表的乡绅。

相比手上巨大的权力……………

犹豫再三,他们只能在心中叹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老夫还是保留权力,?殿下的钱和老夫无缘?!

他们的目光又落在了黄元济的身上,心里都在盘算,怎么让黄貔貅多请几次客?

必须去秦淮河最好的画肪!

请最红的头牌!

上最好的酒!

宫门开了,司礼监来了一个太监引大家进去。

客套一番后,礼部尚书詹徵走在最前面。

朱允?为了表现敬重老臣子,故意落在了后面。

看着朱允通,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己奋斗了这么久,也不过是一万贯多一些的财产。

可是朱允?一出手就是一万五千贯,

自己的高点,竟然是朱老三的地板,朱允?十分落寞。

他万万没想到,兄弟之间差距这么大。

黄元济为了感谢朱允通,故意落在最后,陪着一起走。

为了避免沉默,他随口问道:

“通殿下,下官听说您发现了假钞案的巨大线索?”

朱允?点点头,

“是的,但是线索又断了。”

他没有隐瞒,这种事很快就会传开了,这个时代的保密意识几乎就是没有。

黄元济有些好奇,

“这帮人胆子不仅大,行事竟然这么缜密的吗?殿下猜测是哪些人?”

朱允通摇摇头,

“不好猜。也许是元朝余孽,也许是元末的一些旧势力,甚至有可能是倭寇。”

两人一边走,一边低声说话,眼看前面到了乾清宫。

黄元济低声道:

“殿下,下官学过一些倭语,需要通译的时候,殿下只需要吩咐一声。”

朱允通有些惊讶,

“你还会倭语?”

黄元济有些小得意,

“下官在松江府担任过一任知府,那时为了抗倭,就学了一些。”

朱允通喜出望外,这个时代的人很谦虚,黄元济说学了一些,那肯定是能说很流利的倭语的。

京城的通译也不多见。现在就多一个人才储备。

真是意外收获!

“黄侍郎,咱记住了,需要的话一定麻烦你!”

朱允通重重地拍了拍黄元济的肩膀,

可惜自己就会“依内”“欧内桑”“八嘎”,没法完整地和他交谈几句。

黄元济见殿下真的有需要,也十分欣慰,急忙连声道:

“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乾清宫。

众人鱼贯而入。

朱元璋已经坐在了御座上。

众人施礼后落座。

先讨论的是朝廷的重要政务。

朱允通和朱允?掌握的信息很少,都识相地坐着,一语不发。

中途,蒋琳也来了。

一个时辰后,朱元璋才缓缓道:

“现在京城发现了大量的假钞,今天米价已经在快速上扬,这个案子必须尽快破了。”

“鉴于案子影响恶劣,情况紧急,锦衣卫一个衙门办的话人力就不够了。”

“朕决定,刑部、应天府、五城兵马司,这三个衙门汇合锦衣卫,共同查办这个案子。”

“抓到的犯人,统一由北镇抚司关押、审讯,各衙门要每天互通有无,不得隐瞒消息!”

刑部尚书杨靖、应天府尹长义、朱允通都站起身,拱手领旨。

朱允?这才发现,今天兵马司的指挥使洪永强没有来,显然是朱允?代替五城兵马司领旨的。

他的心里有些酸,自己在的工部和这个案子无缘。

朱允通领旨后坐下,

上首,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声,

朱允通察觉,老朱在刻意忍耐。

他的心情十分复杂,太子去世后,老朱衰老的太快了,和去年比,简直判若两人。

去年还是很富态,像个富家翁,现在已经老态龙钟了。

雄狮已经老去了!

朱元璋扫视群臣,又威严地说道:

“七天之内,必须破案!”

负责的官员再次拱手领旨。

朱元璋微微颔首,

“那就散了吧。”

群臣起身告退。

朱允?有些失落,今天没自己什么事,自己就是陪朱允通来的。

他突然发现五城兵马司其实很重要,反而是工部,公务都是按部就班的,没有一点挑战性,沉闷的像一潭死水。

重臣陆续向外走去。

开了这么久的会议,都有些累了,众人都默不作声,脚步有些沉重。

老朱没说谁哪个衙门牵头,

但是众人心中都有数,办案的衙门刑部的地位最高,但是?殿下的地位最为尊贵,

应是杨靖和通殿下两人做主了。

朱元璋揉揉酸涩的老眼,轻微地活动了一下老腰。

眼睛还盯着群臣的背影。

他看到了蒋?灰头土脸的样子,心中不由地一阵烦躁。

刚才朕都没有问蒋琳,这个白天有没有什么进展,

唯恐蒋说没有,那样丢的不仅是锦衣卫的脸,朕也脸上无光。

这狗东西太不长脸了!

假钞案再出问题,锦衣卫指挥使就该换人了。

狗无用了,那就换一条更凶恶的狗。

朱元璋注意到,朱允通龙骧虎步,腰杆挺直,在一群弓腰塌背的大臣中异常显眼。

他的目光有些复杂地看着朱允通出了大殿,融入外面的一片光团之中。

心中不由地感慨万千,

不知道何时,这孩子长大了,

竟然能一个人对抗锦衣卫,还不落下风。

老朱自然明白的小心思,本来想敲打一番的,

没想到,没等自己出手,蒋琳已经被朱允通一巴掌抽的找不到北了。

自己用的最趁手的猎犬,竟然被一个皇孙给碾压了,

朱元璋的心里五味杂陈,?儿没考虑咱的感受吗?

那是咱的狗呢!

蒋?一路木着脸,失落地回了衙门。

心中一团烦躁的火在跳动,必须将手下这些混蛋都操练起来,

这么久了没有线索,竟然被一个皇孙抢了先。

朱允通他有咱人多吗?

有咱的线人多吗?

有咱的耳目多吗?

他什么也不是,偏偏第一个找到线索。

蒋琳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位子岌岌可危,甚至自己的脑袋已经是暂时寄存在脖子上的。

蒋?快步进了公房。

他现在看哪个手下都不顺眼,

心中已经下了杀意,在陛下砍了咱的脑袋之前,必须先砍了你们。

看他满脸含霜,手下都噤若寒蝉,走路都轻手轻脚的。

蒋?却一拍桌子,

“人都死绝了吗?"

“还能喘气的都进来!”

“给老子好好说说,你们都发现了什么鬼?”

衙门的佥事、千户、百户都放下手中的东西,在外面汇聚之后,进了公房。

时候不大,公房就挤满了人。

蒋琳目光冷冷地扫视手下,一群人低着头,鹌鹑一般站着,

这让他更生气了,讥讽道:

“都哑巴了?不会说话了?要回你娘身边重新学说话吗?”

一个千户急忙上前拱手道:

“票指挥使,印刷作坊已经筛查完毕。在官方注册作坊没有什么发现。”

蒋?怒喝,

“那没有注册的呢?黑作坊呢?都去找了吗?”

千户吓得脸都白了,急忙拱手道,

“指挥使,黑作坊也都查了,有一家发现了线索。”

蒋琳被气笑了,

“那你就直接说线索,?哩?嗦的那么多干什么?你他娘的长的是狗脑子吗?”

千户吓得说话都有些磕巴了,

“指......指挥使,属下写......写了文书,放您桌子上了。”

蒋琳这才发现桌子上放了一叠纸。

终于有线索了!

蒋?激动的手直哆嗦,急忙打开。

原来在皇城东南角发现了一家黑作坊,里面竟然找到了印制宝钞的雕版,还抓了两个印制的工匠。

蒋?既高兴,又愤怒,他拍着桌子大吼,

“你们这些混蛋!这么重大的发现,为何不早说?”

看文书上的时间,手下中午就发现了。

早点告诉自己,下午的小朝会何至于如此尴尬,头也不敢抬,孙子一般地憋在那里,最后灰头土脸地滚出来。

当时,他都能感觉到陛下的愤怒和失望。

如果下午禀报这个大成果,陛下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还有什么发现吗?”蒋?满怀希望。

如果还有的话,那就凑合在一起,现在就去找陛下炫耀。

手下都纷纷摇头。

蒋?有些失望,厌恶地摆摆手,

“滚!都滚出去!”

蒋琳气的眼珠子血红。

好好的一次邀请赏的机会,被这群笨蛋给糟蹋了。

手下纷纷逃难一般,快步走出公房。

院子里,一群人面面相觑,没线索的时候挨骂,大家都忍了。

本以为有了这么重大的发现,肯定要被指挥使重重地夸奖一番,说不定赏一笔钱。

没想到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指挥使今天太狂躁了。

众人失望地叹息几声,三三两两冲外面走去,

得了,再去查找线索吧!

蒋琳呆坐良久,终于缓过劲来,这才拿起文书,

“备马!”

这么好的消息,还是要禀报陛下,挽回陛下对锦衣卫的信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