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陛下选择大,还是选择小?(2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3296 字 6天前

杨靖却没有这么乐观。

现在捉的都是小鱼,大鱼儿一条都没有抓到,甚至都不知道大鱼在哪里。

朱允?笑着从后面走了进来,

“什么喜事,各位都在齐声叫好?”

众人纷纷起身施礼,朱允?还礼后,众人后分宾主落下,朱允?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上首。

杨靖、蒋?他们都心生感慨,五城兵马司现在是通殿下说了算了,洪永强有些尴尬了。

洪永强请病假了,因为他和朱允不是很对付,最后他以退为进,干脆闭门不出。

他本以为?殿下会礼贤下士,去登门拜访,没想到殿下压根没理会,直接接管了五城兵马司。

关键是陛下也装不知道,任由自己的孙子去折腾。

不得不说,虽然陛下杀王公大臣从不手软,但是对自家孩子那是真的放纵。

现在陛下命令查案,压根就没点洪永强的名字。

眼看着洪永强前途无亮了,估计他现在都没脸来兵马司了。

董长义心中暗笑,洪永强分不清大小王,竟然跟皇孙怄气,自找的麻烦。

蒋琳却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殿下不仅打过他这个指挥使的脸,甚至还打过信国公汤和的脸,

洪永强竟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洪指挥使糊涂啊!

朱允?开口问道,

“刚才本王听到,有新的突破了?”

蒋琳拱手道,

“禀殿下,昨夜锦衣卫查获了印制伪钞的黑作坊,还抓了两个工匠,锦衣卫正在乘胜追击。”

蒋琳有些得意,虽然殿下抢先了,但是锦衣卫也不差,立刻取得了重大的收获。

他又让手下送来抄录的卷宗,分给几个人。

朱允?翻了翻,有用的内容很少,工匠只是招募来干活的,知道的信息少之又少。

他记住了作坊的地点,就将卷宗放在了一旁。

朱允通又问道,

“蒋指挥使,他们也是单线联系的吗?”

蒋?有些尴尬,

“呃,殿下,是这样。”

工匠根本不知道谁让印的假钞,更不知道假钞运去何方,因此锦衣卫没办法迅速扩大战果。

朱允?微微颔首,

“姜和泰他们也是如此。上线送纸的、下线接收的,全都断了。

公房的气氛有些沉闷,现在抓的都是孤证?

朱允?掏出一张纸,

“大家都传看看吧,这是户部负责造桑穰纸的工匠的鉴别书。”

“经过工匠的仔细辨别,假钞用的并不是桑穰纸,它是一种和桑穰纸十分类似的纸。”

“甚至假钞用的纸,并不是用桑树皮造的,而是一种不知名的材料。”

他转手递给了杨靖,杨靖双手接过仔细看了一遍,之后给了蒋琳。

蒋?扫了一眼就直接给了长义,他早晨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造纸的工匠都在诏狱呢。

等众人都看完了,朱允?继续道:

“现在要入户盘查,甚至要在路上设置卡子盘问路人。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本王建议将五城分到各衙门。”

众人都表示同意。

朱允?说道:

“五城兵马司的将士最多,就拿了中城和西城;”

“刑部负责盘查东城;”

“锦衣卫负责盘查南城;”

“应天府负责盘查北城。”

众人齐齐拱手领了谕令。

朱允?知道,能分工的也就这些了,眼下知道的都太少了,众人在这里也商量不出什么,

“各位,不如将手下都派出去,仔细寻找各种线索。”

“每天傍晚的申时,咱们将发现的线索汇总起来,彼此通报当天的发现。”

“等有了明确的方向,咱们再做更详细的分工。

杨靖完全没有查案的方向,第一个附和道:

“下官赞同。”

之后,蒋琳、黄长义也都表示赞同。

朱允?站了起来,沉声道:

“现在米价飞涨,人心惶惶,京城谣言四起,陛下对咱们抱有殷切的希望。各位都要督促下属,全力以赴。”

杨靖他们齐齐拱手称是。

朱允?摆摆手,

“那就散了吧,申时再说。”

蒋琳先告退了,他现在急着去扩大战果。

朱允通没有客套,而是直接告诉他,

“蒋指挥使,这次抓的姜和泰、钱来福他们,下午就会送去诏狱。你要告知施永良,做好接人的准备。”

蒋琳拱手领命,退下了。

董长义没有什么压力,悠然地带着邓辉走了。

-

杨靖磨磨蹭蹭落在了最后。

等众人都走了,他才陪着笑,躬身道,

“殿下,案子太复杂了,刑部一点头绪都没有,您能否给下官指一条明路?”

刚才他一直注意观察?殿下,发现殿下胸有成竹,不急不躁,一幅胜券在握的样子。

他相信,殿下对假钞案肯定有了明晰的方案。

朱允?笑道,

“刑部那么多侦缉高手,还需要本王什么建议?”

杨靖苦笑道:

“殿下,实在是没头绪,不知道从何入手才对。昨夜他们忙碌了一夜都没合眼,却什么也没发现。”

朱允?见他言辞恳切,便说道,

“杨尚书,印刷的作坊就在白果坊,而钱来福他们送纸的街口却在南城的东阳街。”

杨靖听明白了,拊掌道,

“殿下高明!那下官就命令捕快,重点巡查从作坊到这个街口的路段。”

肯定有人目击了运送的车辆,甚至认识运纸的人。

朱允?点点头,

“本王估计锦衣卫也在查,但是你们可以派衙役去找各坊的坊正,仔细询问线索。”

杨靖立刻来了精神,当即一个长揖,感激道:

“多谢殿下点拨。”

杨靖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朱允?也出了衙门,在城里晃悠。

现在街上多了不少盘查的岗哨。

刚过了一个锦衣卫设的卡子,前面不远就是应天府的衙役在盘问路人。

沿途的坊,也有不少士兵、衙门在询问。

又转悠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锦衣卫,衙役都在撤离,中城只留下了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在盘查。

看来分工的命令传达下去了。

路过中城的一个巷口,他看到一个摆摊子的道士,

一旁挂着的旗幡上写着四个大字:

“铁口直断”。

朱允?笑了,

“这个道长好大的口气。

“公孙虎,你们看着马,咱过去会会他。”

他翻身下马,晃晃悠悠地过去了。

玄真子招呼:

“这位贵人,测字呢?还是测八字?不准不收钱!不准您砸了贫道的摊子。’

朱允通笑着坐下,

“测字。”

他随手拿笔写了一个字,推了过去,低声问道,

“山里怎么样?”

玄真子微微颔首,

“殿下,都很好!已经储备了一些钢条,后续还会运来一批。粮草也储备了一些。”

朱允?微微颔首,

“很好!”

玄真子询问道,

“殿下在查假钞案?”

“是啊,”朱允?摇头叹息,“线索都断了。”

公孙虎、公孙豹各堵住了两端,行人看到是两个内官,都掉头换了个方向,或者远远地绕开。

算卦的摊子只有朱允通、玄真子两人,没人过来打扰。

玄真子捻着胡子,疑惑地说道,

“贫道也打听过,那些道上的好汉,竟然没人承认,甚至之前都没听说谁做假钞。”

朱允通有些意外,

“莫非是过山虎?咱本来怀疑是坐 干的。”

“可是如果是外来的势力,那到底是谁要栽赃我?还将明德印书坊拉下了水?”

“莫非是藩王,咱和燕王关系就很差?”

玄真子轻轻摇摇头,

“殿下,贫道认为藩王没有这个胆。只要陛下还在,他们都只能夹着尾巴蹲着,燕王也不敢。”

朱允?摇摇头,

“燕王一直在觊觎炼钢作坊,关大匠身边就有他的人在盯着。”

玄真子笑道,

“他不过是想要炼钢的方子,绑架关大匠,他可是不敢的。”

“殿下说过,他还想要火枪的图纸吗?燕王这是在积蓄力量,等陛下驾崩那一天。”

朱允通微微颔首,玄真子的分析也有道理。

如果燕王现在动作大了,难免被老朱给敲打。

朱允?点点头,不由地苦笑道:

“到现在,咱都没发现敌人是谁。”

玄真子也有些纳闷,

“殿下,敌人也许不在京城。”

朱允?也很迷惑,

“不是藩王,不在京城,还能有哪一股势力和自己过不去?”

最后,他决定先放下这个问题,

“先不管是谁了。案子查清楚了,应该就有线索了。”

玄真子低声道:

“殿下最近要小心,不要再被锦衣卫或者陛下抓到把柄。

“明德印书坊这件事,可大可小,就看陛下如何去用了。”

“大了,陛下就会借题发挥,阎秉德就要再次陷进去,甚至阎家都危险;”

“小了,那就是息事宁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朱允?问道,

“那道长以为,陛下会倾向于大,还是倾向于小?”

玄真子神情凝重,

“贫道倾向于认为,陛下会选择,借此敲打殿下,挫了殿下的锐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