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千秋功业,自今日开始(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771 字 6天前

凌晨。

月明星稀,雾气迷蒙。

松江府,四更鼓响。

城外,一支军队冲出晨雾,打破了清晨的静谧。

士兵每人背着一杆长枪,腰挎钢刀,总旗以上将领多了一把短枪,

士兵沿江踏着整齐的步子,列队进入了朱允的码头。

在将官的口令声中,队伍最后列成了方阵,安静地站在码头,

江水缓缓地冲刷着河岸,

夜风拂过,带着战旗猎猎作响。

蓝九和站在一处高地,扫视众人,两千一百人,这是自己训练出来的全部将士。

他不禁有些激动。

一年多的心血,今天就要检验训练的成果了。

蓝九和大声喝问:

“你们是谁的兵?”

“殿下!”士兵们齐声回答。

“你们拿谁的饷?”

“殿下!”

“你们忠诚于谁?”蓝九和再次提高了声音。

“殿下!”

士兵们齐声大吼,声浪四溢,雾气翻滚。

蓝九和微微颔首,这几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很能凝聚人心,将士们识字的不多,能记住这三个道理足够了。

“登船!”

码头边已经有船队在等候,士兵在基层军官的指挥下依次登船。

码头有三个泊位可以同时登船。

船满了就悄无声息地滑入水道,缓缓向前,等候编队。

看着一艘一艘大船消失在江心,蓝九和心中感叹不已。

一共七艘大船,除了中间三百料的旗舰,其余六艘全都是两百料的货船,

这些都是殿下身边的许小娘子暗中储备的,和明面上的快船不同,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大船的存在。

即便是他,也是最近要登船才知晓船队的存在。

虽然有许家的支持,但是能将这些货船管理的井井有条,许小娘子是大才!

旗舰已经停泊在码头,蓝九和带着亲兵登船了。

半个时辰后,士兵已经全部登船,船队在江心完成编队,顺流而下,直奔东海。

别院。

朱允?已经起床了,在宫女的伺候下穿好了衣服,里面一身劲装,外套礼服,

简单用了早膳,他直接去了书房。

再过一个时辰就该出发了!

书房只有许小棠在,正在整理往来的公文。

后院的一个管事婆子来了,

“奴婢给殿下请安!”

“进来吧。”朱允?放下毛笔。

宋阿婆进了书房,奉上一封信,

“殿下,这是最新的消息。

老钱留在了京城,宋阿婆现在负责浙东一带情报的。

朱允?打开了信,只有一句话:

“长兴侯已至太仓州。”

耿炳文要来了,至少比朱允?预计的要快了三天,看来老朱对这里很不放心啊。

朱允?在烛火上烧了纸条,

“你负责的范围,南到温州,北至登州,重点是卫所的情报。卫所的情报集中在三个重点。”

“重点之一,是兵力部署、军械、军粮、战船这些情报。”

“重点之二,是卫所的将领,千户以上,从千户到都指挥使,这些将领的家属、财产,是否贪污,是否盘剥下属,和上司的关系,对朝廷的认可程度,之前的仕途经历。”

“重点之三,是百户、总旗、小旗,这些基础的将领的情况,他们和士兵的关系,以及对朝廷的认可程度。”

“至于各州府县的官员,只需要了解个大概就行,他们不是重点,他们也不足为惧。”

各州府的文官,马庆南一直在关注,朱允通就不打算再浪费宋阿婆有限的人手了。

宋阿婆躬身领了谕令,告退了。

侍卫前来禀报,

“殿下,浙江都指挥使谢于道、松江知府马庆南来了。”

朱允?微微颔首,

“咱马上就出发。”

朱允?问许小棠,

“我需要大批量的造船,手上还有多少余钱?”

许小棠大眼睛眨巴了一下,

“殿下,账上没钱了。”

朱允?吓了一跳,

“炼钢作坊、凤凰春的钱呢?”

许小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架子上拿下一叠纸,奉了上去:

“殿下,您看这是对应的财务状况。”

朱允?接过去,放在了书桌上,将纸铺开,

一张纸几乎铺满了大半张书桌,上面绘制了表格,

看表头,第一张是现金流量表,

朱允?掀看了后面几张,分表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每一张表都很清晰,数据详实,字迹娟秀,显然出自许小棠之手。

许小棠在一旁又给了一记重锤,

“殿下,现在账上的钱,只够给手下发三个月的俸禄。”

朱允通看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有些眼花缭乱,由衷地佩服,

“小棠,辛苦了!”

许小棠微微笑了,

“谢殿下!”

朱允?挑大项看了几眼,嘴里还在念叨,

“怎么花的这么快?”

等看了具体的数据,他无话可说了,生产枪支、刀枪弓箭、火药、琉球造船、养的六千多军人全都是吞金兽。

看到天量的花销,资金竟然全部来自两个作坊,朱允?甚至感到自豪。

许小棠的快船刚开始有收益,又收缩来了浙东、松江府沿线、福建,现在赚的钱能维持投入已经是管理有方了,暂时不指望有钱。

朱允?揉揉额头,

“钱要断流了。”

自己离开了京城,炼钢作坊、凤凰春还能不能保住尚不可知。如果这两个聚宝盆没了,单是士兵就养不起了。

许小棠安慰道,

“殿下在奴家九叔那投了钱的,等九叔来了,奴家和他算算账。”

朱允?微微颔首,

“善!”

海贸现在是暴利,估计能多喘息一个月。

打下新地盘,就要继续扩军、造船,主要是造船太耗钱了。

两个作坊即便维持正常,钱运出来也困难了,

即便不考虑转运的问题,加上海贸也远远不够。

许小棠柔声问道,

“殿下,许家还有些钱,可以拿来渡过眼下的难关。”

许府过去是有名的大海商,家财颇为丰厚。

朱允通沉吟了一下,摇摇头,

“我再想想办法。”

许府的钱财只能解一时的困难,但是这样无异于杀鸡取暖,是饮鸩止渴。

眼下还不是最紧迫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开一个新的财源,一个能赚取暴利的财源。

五更鼓响。

朱允?出发了。

周一沙、周二沙、公孙虎都在外面等候,周二沙还扛着朱允的斩马刀。

前厅,谢于道、马庆南已经在恭候。

众人见礼后,簇拥着朱允通向外走去。

薄雾霭霭,士兵在两旁打着火把,队伍浩浩荡荡直奔码头。

这次朱允?带了侍卫,一共五十人。

雾锁长江,

能见度很低,完全看不到江面,只能听到江水拍打堤岸的“哗哗”声。

即便到了码头,众人也只能隐约看到几艘船影影幢幢的样子,

马庆南有些犹豫,

“殿下,这雾有些大,要不要等太阳出来再出发?”

朱允?摇摇头,

“马知府,无妨。”

谢于道吓了一跳,不能再拖延了,

“马知府,沿着海岸线走,完全没有问题的。”

马庆南见他们两人都坚持,便不再劝了,他也知道殿下的计划,兵力都在外海等候,不能随便更改。

朱允?下了码头,一路走到泊位才站住,

“各位,咱先告辞了!”

马庆南拱手送别,

“殿下,下官预祝一帆风顺!”

朱允?笑着点点头,

“肯定顺的!”

朱允?的座舰已经在等候。

谢于道跟着到了泊位才发现,朱允豪华的两层楼的座舰不见了,等候的是朝廷给配的四百料的大船。

谢于道压住好奇心,装作没有看见,殿下愿意走就行了,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

等朱允?上了船,谢于道带着亲兵也想跟着上去。

踏板上,周二沙挡住了去路。

谢于道微微颔首,

“周内官,本将要和殿下一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