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宁有种乎(2 / 2)

逐鹿 尹三问 1656 字 23天前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适才的神气一扫而空,何坤战战兢兢,不住求饶。

地上的五个莽汉也是不住颤抖,其中一人的裆部已经滴滴答答,谁会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一个弱冠少年如此胆大包天,杀死了押送的士卒,难道他想造反吗?

“何伍长,在下一介小民,似乎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处心积虑害我呢?”尹旭怒目喝问,何奎不禁吓的哆嗦。

“这个”

“我的耐性是有限度的!”尹旭手臂一动,何奎颈上多出一条血痕。

何奎顿时全身颤抖,战战兢兢道:“好好,如实相告,饶我一命如何?”

尹旭冷冷一笑:“说还是不说?”长剑往前一递,一行鲜血顺着剑刃流淌,滴滴答答落在草地上。

鲜血在脖间流动,胸口湿淋淋的,一片鲜红。何坤颤声道:“是表妹让我收拾你的,她是香溪亭长夫人。”

“哼哼!”尹旭冷冷一笑,果真如此,与自己的猜测相差无几。凡事必有原因,何坤故作此举有明显报复的意思,但是自己与其并无恩怨。只有在香溪镇,得罪过马氏与吴有才,当日离开时何坤也曾在吴仲家停留,以及临走时吴有才不怀好意的眼神。至于何坤与马氏的亲戚关系,却不曾想到。

“好汉,我已如实相告,可以放过我了吗?”何坤小声试探着。

“放过你?让你去找官兵抓我?还是去找你那不知廉耻的表妹啊?”尹旭似笑非笑道:“再说了,我几时答应过放过你?”话音落地之时,长剑抹过,一缕血红。

何坤应声倒地,已经成了一具无声无息的尸体。一双眼睛仍旧睁的大大的死,似乎在质问:我说了,为何还要杀我?

残阳如血!

尹旭肃然立于最后一丝余晖当中,全身如同镀金一般闪耀着光芒,手中一柄长剑自然垂下,剑尖处,鲜血依旧滴滴答答。弱冠少年的身影是那样高大,不由地给人强烈的震慑。

五名押送的士兵全死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民夫们不禁有些恐慌,茫然不知所措。

年轻人走过来,笑容带着几分赞赏,拍拍尹旭肩膀,说道:“兄弟,有胆识!”

尹旭这才回过神,转身对青年躬身一拜,说道:“多谢兄弟相助,还未请教兄弟高姓大名?在下尹旭,表字东来。”

年亲人哈哈一笑道:“我叫蒲俊!”

两人又问过年纪序长幼,尹旭大上一岁,蒲俊赶忙改口叫大哥,自此之后两人便以兄弟相称。

说话之家,营地中呼声不断,一众民夫惶惶不安,嚷成一片。

押送的五名士卒死了,接下来如何是好呢?自己前往骊山?回家?还是民夫们茫然不知所措。一阵慌乱之后,有人将目光投向尹旭,毕竟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希望能得到一个说法。

此时尹旭倍感压力沉重,适才杀人是迫不得已,如今这局面该如何收拾呢?

站在原地沉思片刻,尹旭长出一口气,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各位兄弟叔伯,先对大家说声抱歉!因我一己之事,累及大家。”尹旭躬身一鞠,续道:“我本一介小民,无意间得罪了亭长妻儿,不想其竟然买通伍长何坤,要取我性命。在下无奈,迫不得已,只能杀之自保。”

众人初时并不知具体缘由,此时听了尹旭解释,不禁纷纷点头,原来如此。,

“我知道大家现在都为难,想着该何去何从?现在可以有这种几种选择,一是,自己主动前往骊山服役。路途遥远,一路艰辛可想而知,就算到了骊山又如何呢?有几人能平安回来呢?况且没了官兵引路,少不得会误期,会是怎样的待遇?”

“二是回家,少不得被官府知悉,少不得要躲藏一时。请务必小心,万一被官府发现,秦律严苛,大家是知道的;三是,去官府禀报。这样不仅能光明正大回家,或许还能免除今年的徭役。放心,我不会拦着,官府迟早会知晓。但是明年呢?说不定还要去修陵墓,筑长城,去了能回来吗?”

“还有就是,暂避山林,静候时机,起兵反抗暴秦。诸位如何选择,请自便好了。”

起兵反抗暴秦?不就是谋反吗?人群众顿时炸开了锅。前三条众人可能都有思量,唯独第四条,众人压根就不敢往那想。

见到这幅情景,尹旭淡淡一笑,朗声道:“大家想想,这些年暴秦严刑峻法,赋税徭役何其繁重,我们都过的啥日子?躲过了今日,明日呢?后天呢?到头来还是一个死。”

“大家可曾记得,我等本是大楚子民,是亲人灭亡了我们的国家。可还记得,南公当年所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身在楚地,东来本事楚人,尹旭自称大楚子民倒也算“名符其实”。

众人皆是心神激荡,自秦人统一之后,赋税徭役确实繁重不堪,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尹旭的一句话点醒大家本乃楚人,心中的故国情怀重新燃起。仔细想想,如今无论如何,似乎到头来都躲不过一死。营地上顿时群情激愤,。

见时机成熟,尹旭心一横,站到一块大石上,振臂高呼:“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