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带着赵长平踏出家门,村里的汉子们都下地农忙去了,只有生下老人孩子在晒着太阳看着顽童的玩闹,一公里外东面就是滔滔不绝的东海,东面则是绵延起伏的桃花山群峰。
在东南面临近村边的牌坊上书“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简单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这里风景的特点。穿过牌坊后,迎面的小溪就是桃花溪。溪的右侧,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
走过这一片树林,一座环廊建筑出现在面前。桃花亭,临着东海与桃花山岔口建造,传说是当年村庄刚刚落成之时,和村口的牌坊都是朝中一位告老还乡之人路过此地资助建造的,老人在此生活半年有余,随后返乡,这里后来就成了文人士子踏青休息之地。
看着在前世不曾见到景色,赵长生双臂大长,狠狠的呼吸着这没有汽车尾气,似是充满着自由气息的新鲜空气。
桃花溪一带的景致,使得赵长生一片赞叹,想起《桃花源记》中的一段词高声念叨:“忽逢桃树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若在阳春三月探访此地,定会看到桃树盖头,浓淡相间,有的红如碧血,有的艳如胭脂。
就在赵长生还在感慨之际,意识海中的《黄庭经》突然加快了吞吐灵气的速度,第一页读书篇似是隐隐约约显现出一丝丝字迹,只不过此时的赵长生没有注意到罢了。
就在赵长生沉入美景不可自拔之时,身后传来了赵长平的叫声:“二哥,二哥,快来阿,我抓到一条大鱼,你快来看啊”
赵长生听到后转身看去,之间赵长平满脸天真烂漫的样子,额头漏出一丝汗渍,双颊跟头发上落满了鱼儿挣扎之时溅落的水珠,看着高兴欢乐的长平,赵长生心底一丝满足之感浮现,随后想到家里的事情,跟王家之人,暗暗握了握拳,随后咧着嘴笑着快步上前,跟自家小妹玩闹了起来。
临近中午之时,才跟着带着双手抱着鱼儿小妹,返家而回。
到家之后,不见赵父,问赵长安,赵长安也表示摇头不知,赵长生脑中闪过一丝疑问也没在纠结。
午饭过后,赵长生带着赵长平在自家院子,刮着上午从桃花溪中抓的一条大肥鱼的鱼鳞,耳边也时不时的转来一些妇女们的调笑之事。
原来是在离着自家不远的大榕树下坐着一群农忙过后无所事事的妇女们在谈论着家长里短,谁家的小子调皮了,谁家的闺女看上谁了,各种八卦,充满在她们的口嘴之间。
‘听说了没,赵家二郎的傻病好了?!”
“真的?”
听到有人不信,那个说这话的妇女急忙反驳道:当然是真的了,今天早上我还见到他跟着长平一起有说有笑的出来着,怎么可能有假!”
“俺也看到了,看着比以前不一样了,好像变俊俏了。”
“二蛋他娘,你是不是有发春了啊,哪里能看出来变得俊俏了!”
“呸呸!你才发春了呢,骚蹄子!这活莫让我家男人听到,否则又要跟我吵架闹事了”
哈哈……似乎是想起来这家汉子平常的事迹一样,闻声大家都是哈哈大笑。
不过这赵家二郎看起来好像就是有点不一样了,哪感觉..对那感觉有点像戏文里的书生一般”听到这话的婆娘们也愣愣的点点头道:“赵丁柏一家这是要祸去福来啊!万一哪天出个读书的种子就不得了咯。”
听到这话后,妇女们也点点头围着赵长生读书的事情大聊了一番,好一会儿转身聊起了别的新鲜事。
赵长生此时正在家中跟赵长安一边打听着这个世界的情况,一边帮着小妹刮着鱼鳞。
院子的大门被推开,赵父满脸疲惫之色进了院子,赵长生跟着大哥赶紧迎了过去。
“爹...”赵长生的话还没说出口,赵父就摆摆手打断了赵长生的话。
对着赵长生道:“我没事,收拾下,一会跟我去一趟宗祠。”
赵长生听到赵父亲的话,也没在说话,这时小妹则懂事的去收拾了一会去宗祠所用的香火蜡烛,纸质的金银元宝。
这个世界因为鬼神显现,所以家家都常备着香火蜡烛等祭拜之物,以备不时之需。
拿着小妹收拾好的东西,赵父对着赵长安说了一些话后,带着赵长生就前往了宗祠所在之地...(未完待续)